专栏名称: 网剧帮
网剧帮成立于网络剧元年2014年8月,是国内第一家服务于网络剧、网络大电影的专业互联网影视平台。网剧帮,帮助互联网影视人成长;致力于中国网络影视产业的商业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百晓讲新闻  ·  3岁,100亿!影史首位! ·  昨天  
河南日报  ·  95.10亿元!创造新纪录! ·  昨天  
北京晚报  ·  王宝强:知道,但不能说……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网剧帮

《都挺好》的大结局不太好

网剧帮  · 公众号  · 电影  · 2019-03-27 18:31

正文


昨天,热热闹闹播了一个月的《都挺好》迎来大结局,不到一天的时间里,《都挺好》的豆瓣评分由8.2下跌到7.9,最终还是未能保住8分。

豆瓣开分8.5

3月26日《都挺好》豆瓣评分

评分迅速下降的原因,想必是很多豆瓣网友履行承诺的结果,早在开播时,网友就放出话“如果强行大团圆,就回来打1星!”

不出网友预料,《都挺好》从40集开始就有洗白苏大强、苏明成的嫌疑,最后两集更是强洗苏大强,虽然编剧为苏大强埋下给苏明玉买资料的长线,赚足了观众的眼泪,但仅凭此就能填平苏大强的“作债”么?苏明成一个浪子回头的戏码,就能洗脱妈宝、啃老、家暴男的标签么?一路摸爬滚打好不容易获得成功的女强人苏明玉,最终离开对自己恩重如山的师傅回家照顾鳏夫父亲,这样就是与自己的和解么?


导演简川訸在阐述《都挺好》的创作初衷时说,“这部剧聚焦原生家庭,是想让观众正确面对过去的积怨,不能回避,更不能躲避。希望引导观众释怀,放下。”《都挺好》的编剧王三毛说“原生家庭欠你的,你得靠自己找回来。找不回来就是一场灾难,找回来就‘都挺好’。”


理是这么个理,中国人也一直信奉“家和万事兴”,所以《都挺好》的合家欢结局注定能获得更多人的接受。但情呢?在这些接受的观众中,有多少是普通正常家庭?又有多少是面临原生家庭矛盾的人?


现实版的“苏明玉”有多少?《人物》做了一份调查问卷,收到了819份反馈,发现重男轻女、暴力、对女性的刻板印象、不和睦的家庭关系……这些都是伤害产生的原因,而这些伤害对女孩们造成的影响也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严重。


@羡羡

我出生时,我父亲得知是个女孩后,看都没看我一眼,就出去务工了。6年后,我弟弟出生,父亲兴高采烈地买了许多东西给母亲,还托着弟弟的生殖器拍了张全家福,而我站在旁边,脸上没有一丝笑容。母亲安慰我说手心手背都是肉,我却感到更加伤心了,因为我只是手背。

我心疼他们那么拼命工作,但同时也厌恶他们对我的冷落和忽视。也许是因为缺爱,我一直很自卑。通过阅读、出来上大学,我也在慢慢地自我修复,但看到同学讲述父母如何爱护他们时,我心中又总有一片落寞,像是一块很大很丑的伤疤,即使穿上漂亮衣服,它也还在那里。即便我长大了,疤也只会随着身体长大。

(来自于《人物》网友的问卷反馈)


按照电视剧《都挺好》的逻辑,面对嫌弃、漠视、不公平的原生家庭时,你要像苏明玉那样随叫随到并且心甘情愿地为他们“擦屁股”、花钱,当然前提是还要像苏明玉那样有钱。假设剧中苏明玉没有出人头地,又会是什么境况?苏明玉会不会被逼着砸锅卖铁给苏父养老?


事实上,原著中的结局才是最接近于现实的:


明玉打消苏大强和小蔡的结婚幻想之后,一切都恢复了平静。过年的时候,明哲打电话问候苏大强,苏大强含泪说出自己过年没有人安排,吃的是昨夜的冷饭。原来,小蔡提出要带自己的儿子来一起过年,可苏大强觉得这得花他很多钱,就打发小蔡自己回去了。明哲非常心痛,便打电话给早已断了联系的明玉,哀求她过年的时候照顾苏大强。明玉无奈,将苏大强带来和石天冬一起过年。

全书完。


书中,苏大强没有得阿尔兹海默症,没有大彻大悟;苏明哲在美国守着自己的小家,习惯性的求明玉解决父亲的问题,成全自己孝子之心;苏明成直接不知所踪,而苏明玉她没办法和苏家和解,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因为她无法、不愿故作大方地原宥和宽恕。”


电视剧《都挺好》的问题是将现实主义故事改成了一个理想式童话故事,在那个世界中,人性的暗角总会被照亮,伤害总能够愈合,血缘是无法斩断的亲情纽带......苏明玉与苏家男人的内斗可以暂时偃旗息鼓,一家人将矛头对准舅舅家,看起来团结、和睦,而苏大强的阿尔兹海默症更像灵丹一样,化解了所有矛盾。


知乎网友@子不我思评价《都挺好》:


我不喜欢这看似圆满的大结局,在现实生活中,漫长时光里刻骨铭心的伤害与漠视,根深蒂固的龃龉和裂缝决对不是上嘴唇一碰下嘴唇,一句轻飘飘的原谅就可以抹杀弥合的。正因为是最亲的人,所以他们给的伤害更让你痛不可当,所以才更没有办法轻易原谅。


已经拥有事业、友情、爱情的苏明玉内心已经富足,为什么还要将她硬生生融进原生家庭,获取凉薄的亲情来成就所谓的圆满?

的确,将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需要承担过审的风险,如果以原著的结局拍出来,尖锐、敏感的负能量,很大可能不会过审,所以将结局改成合家欢,可以理解但令人难以接受。因为明明是一次可以挑破很多原生家庭脓疮的机会,却在最半破不破之时戛然而止,包裹上纱布草草了事,不禁让人遗憾。


用不了多久,苏明玉与其母亲身上所遭受的“重男轻女”问题又会在其他人身上上演,因为苏明玉的结局是原谅,被“理所应当”安排得明明白白。所以那些与苏明玉面对同样问题的人,他们的家庭在看到《都挺好》的结局时,会有怎样的思考?


如果结局注定是大团圆,在改编的时候,为什么不把角色打造的和缓一些?就拿苏明成来说,将书中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的高材生,黑化成学习差、好吃懒做油嘴滑舌的啃老男,这样做的确能够增强人物之间的冲突,制造更多的话题性,却也为后期苏明成与苏明玉的和解,埋下可能会产生的不合理性。


比如朱丽为了解决苏大强的买房问题,找苏明玉借钱,苏明玉欣然应允,借了20万给朱丽。但在此之前,苏明玉和苏家没有任何缓和关系的契机,甚至遭到苏明成暴打,还被朱丽在电话里质问,试问苏明玉为什么愿意帮苏明成和朱丽出这20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