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钱币室
每日更新,多多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钱币室

马未都逛摊捡漏道光碗,观复同事求让,马未都只说了一句话

钱币室  · 公众号  ·  · 2020-02-01 00: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潘家园对马未都这种京城老藏友来说,感情非常深厚,潘家园从八十年代开始,一直演变到了今天正规的旧货市场模样,对于圈外人来说,不过是改头换面,对于圈里人来说,也是见证其中的人生百态,大起大落。直到今天,马未都依然会时不时到潘家园溜达,对于他来说,捡漏已经不能让他有更多高兴了,但这个过程依然使他感到非常有意思。

马未都一次去潘家园逛摊,很巧就碰上一个湖蓝色的瓷碗,特别小件,都快顶的上蘸碟了,摊主非常实诚,虽然开价300块,但是马未都还价200,他也爽快答应了,这就是潘家园里的买卖,虽然充满机会,也充满了人情味。观复的同事与马未都同去,他也喜欢这个碗。

单色釉并不罕见,在没有图案。瓷器上有彩,确实看着非常漂亮,但也缺少一种朦胧美感,就好像一首曲子,有个词就能直白听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但是没有歌词,那就变成千人千面,多了些许内在需要琢磨的美感。

其实这件瓷器还是有些许渐变的酱黄色,就围绕在口沿的位置,一圈让边缘非常突出鲜艳,所以整个小碗从釉色上看,立体感非常好。有趣的是盘子的底部,除了刻款“道光年制”外还多了一个“文”字。

在清代,瓷器的烧制技艺越发成熟,所以普通人家用上瓷器,也是非常常见的事情,但是在婚丧嫁娶红白喜事上,家里的瓷器肯定是不够用的,为了聚会添置瓷器,这就有些“奢侈”了,古代老百姓想了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就是找邻里借这些碗具。

这一借一还,要是图案纹饰不同,还比较好区别,但是单色釉就显得非常难分辨了,大家有可能用的颜色都差不多,好借好还就需要一些办法,于是每家都在自己的碗上刻上字辈或者姓,借出去的碗都能追根溯源,自然就不会因为还碗而闹得不开心。

古人在解决大问题的时候,往往都会偏向于每人负责一个小问题,这听起来有些复杂,每个人都要忙活,但这就让规则有序,非常好落实和执行。而文化的传承,就是这样齐心协力一点一点完成的。

马未都在观复的同事看上这个碗,马未都当时只说了一句话“你拿去吧”。他自己对此解释是,逛摊对他来说,过程比结果重要太多了。

美女带“破碗”来鉴宝,称是奶奶临走前留下来的,专家:无价之宝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