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金融深度
深度关注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领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斑马消费  ·  谁来接力营救两面针? ·  17 小时前  
Clinic門诊新视野  ·  PCR Tokyo Valves ... ·  2 天前  
新青年麻醉论坛  ·  阜外晨课 | ... ·  3 天前  
新青年麻醉论坛  ·  二氧化碳波形:机械通气患者的“生命曲线”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金融深度

金融产业增长乏力,绿地集团称将全力开发数字门户吉客通APP

新金融深度  · 公众号  ·  · 2020-01-09 18:24

正文

文/初九

编辑/小新


2020年1月8日,绿地控股发布了2019年业绩快报公告。


公告显示,2019年公司共实现营业总收入4225亿元,同比增长21%; 实现利润总额305亿元,同比增长26%;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9亿元,同比增长31%。

作为一家以房地产和基建两大核心业务的房产巨头,绿地控股表示,公司的金融、消费、健康、科创等其他产业与地产主业双向赋能协同共同发展。 1月8日,绿地控股董事长、总裁张玉良表示,金融产业全年实现利润总额35亿元,同比增长40%,占集团总体净利润约四分之一。

绿地集团执行总裁、绿地金融董事长、总裁耿靖刚上任时曾表示,绿地集团要求绿地金融2015年的利润占集团净利润将近50%。 新金融深度注意到,绿地金融在2016-2019年的净利润一直占集团总体净利润约四分之一左右,占比几乎是零增长。 此外,绿地吉客通作为整合绿地金控旗下各交易中心、财富管理、网络小贷以及消费金融场景等一站式B2C数字平台,目前APP中却并无实质产品,不少投资项目均显示售罄或系统繁忙。

业内人士表示,房地产企业入局金融,不仅能够扩大融资渠道并提高盈利能力,而且有利于房企打造多元化的业务格局。 但是,金融业务的“自融”之嫌一直是地产公司头上挥之不去的阴影。 可以看到,除了绿地控股外,恒大集团、万达集团、华润置地集团、万科、卓达集团等房地产企业纷纷在金融领域布局,但迄今为止,成功者依然寥寥。


1

绿地吉客通APP无实质产品,此前涉嫌违规销售

绿地集团执行总裁、绿地金融董事长、总裁耿靖表示,年内绿地金融通过全力开发数字门户绿地吉客通APP,依托融资租赁、交易所和小额贷款牌照,以及依托区块链技术、AI智能、大数据,面向绿地集团产业生态圈内的C端、B端和T端业务全面布局金融服务体系。
2011年4月,绿地集团成立了绿地金融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绿地金融”)发力金融,而绿地吉客通APP是绿地金融旗下产品。
2018年9月21日,吉客通APP曾在绿地吉客通的官方公众号宣传,此后便沉寂了。
时隔一年多,吉客通APP于2019年12月23日再度宣传,似乎预示着绿地集团在金融方面要发力了。


据介绍,绿地吉客通是绿地金融切入金融科技,实现数字绿地的重要切入口; 是整合绿地金控旗下各交易中心、财富管理、网络小贷以及消费金融场景等一站式B2C数字平台。
进入APP,底部有理财、基金和生活功能。 理财功能部分展示了高端理财产品。 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5-9.0%。值得注意的是,该理财产品的起投额为50万元,由贵州省绿地金融资产交易有限公司为交易提供服务。


基金功能展示了现金宝收益、明星基金等基金产品。新金融深度在使用时,该页面陷入瘫痪,出现“ 系统繁忙,请稍后重试 ”字样,而其他页面均正常。


生活功能,教育、地产具体内容为绿地集团旗下教育、房地产业务,酒店、旅游暂无内容。
新金融深度注册绿地吉客通APP后发现,其高端理财产品始终显示已售罄。 而且无法查询到任何消息。


据自媒体报道, 绿地吉客通APP内产品涉嫌存在多种违规行为,涉嫌违反多项监管规定,包括间接向社会公众进行融资或销售金融产品,与互联网平台开展合作、投资者适当性标准低于监管要求的合格投资者标准等。
绿地吉客通的高端理财起投金融为50万元,但实际起投额仅为1万元,一期募集金额却高达上亿元,投资人数显然超过监管要求。 对于这类产品,监管要求权益持有人累计不得超过200人,投资于单只固定收益类产品的金额不低于30万元等。
以上看来,绿地吉客通APP并无实质产品,且涉嫌违规销售。
但就耿靖的发言“年内绿地金融要全力开发数字门户绿地吉客通APP”以及圣诞前的注册有礼活动,绿地吉客通似乎在重新改造。


2

获多元化金融牌照

企查查数据显示,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为“绿地”或“绿地集团”)是一家全球经营的多元化企业集团,创立于 1992 年,总部设立于中国上海,在中国 A 股实现整体上市(600606.SH),并控股多家香港上市公司。
企查查数据显示,股权穿透后,绿地集团的最终受益人为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最终收益股份为46.4882%。

新金融深度发现,绿地集团早在2009年甚至更早,眼光就不局限于房地产,着手布局金融。
2009年3月,绿地集团发起设立上海奉贤绿地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高达7亿元,2014年后又分别在重庆、宁波、青岛、广州设立小贷公司,其中2017年7月成立的广州市绿地吉客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拥有网络小贷牌照。
2011年4月,绿地集团成立绿地金融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绿地金融”)发力金融。
早在绿地金融成立前,绿地集团还投资锦州银行(00416.HK)、东方证券(600958.SH)和上海农村商业银行等,持有少量股份。2015年年底,绿地金融收购杭州工商信托近20%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2013年8月29日,绿地集团与贵州省政府签署金融战略合作协议,拟在发起设立外资小额贷款公司、商业银行,组建金融资产交易所、金融租赁公司等方面开展合作。
2014年5月12日,贵州省绿地金融资产交易有限公司由绿地金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独资设立,经贵州省金融办批准,注册资本5000万元。之后,绿地与上海、宁波、重庆、南昌、青岛等城市的金融合作也正在加紧推进。
2015年9月设立绿地(亚洲)证券有限公司,持有香港金融管理局4号和9号金融牌照。
2015年绿地还曾推出P2P平台绿地金服,但如今绿地金服已停摆,其官网目前显示为“道堃资产”, 提供基金财富管理、道堃私募基金、数据等。

2017年6月,绿地金融成功收购第三方支付牌照,并成立绿地联行支付,介入科技金融领域。
据不完全统计,绿地已获得了包括银行、证券、信托、支付、网络小贷等在内多元化金融牌照。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认为,“房地产企业纷纷进军金融业是希望拿到各种各样的牌照,以方便自己的融资,而获得融资后又可以促进房地产的发展,提高企业的销量及竞争力。”

3

金融+房地产成功者寥寥


各大房地产巨头都青睐金融,但迄今为止,成功者依然寥寥。


除了绿地控股外,恒大集团、万达集团、华润置地集团、万科、卓达集团等房地产企业纷纷在金融领域布局,参股、控股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公募基金、互联网金融等成为他们涉入的领域。

虽然绿地集团早已拿下的诸多牌照,在互联网金融及消费金融领域也大有用武之地,然而相关业务始终不见起色。

耿靖 刚上任绿地金融董事长时,绿地集团就要求绿地金融2015年的利润占集团净利润将近50%。 耿靖 也曾公开表示,在实现目标规划及形成跨越式增长的盈利模式后, 互联网金融事业部 将独立为公司,吸引外部投资者加入,并择机寻求在资本市场上市。


绿地金融在2016-2018年分别实现净利润39亿元、20亿元、25亿元,贡献了集团总净利润的约四分之一。2019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