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
专注于光伏与新能源电力相关领域,更多内容敬请关注 guangfu.bjx.com.cn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

15省,新能源超越火电!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  · 公众号  ·  · 2025-01-27 14:44

正文

会议推荐

《2023年风光项目开发地图》与《2023能源央企新能源版图》
咨询:153 1319 9667(微信同)
国家能源局数据, 截至 2024年 1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 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 8. 86 亿千瓦 风电装机容量约 5.2 1 亿千瓦, 二者 合计 装机规模 14.07亿千瓦, 逼近火电 14.44亿千瓦的装机容量。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4年6月底,太阳能与风电装机累计容量为11.8亿千瓦,已超过煤电11.7亿千瓦装机规模,这也是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首次超过煤电。

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各省区市也在依靠当地资源条件持续发力新能源。截至2024年12月底, 我国31个省区市中已有15个省区新能源装机在整个电源结构中占比超过火电,成为主力电源。

这些省份分别是青海、甘肃、西藏、河北、宁夏、新疆、广西、海南、湖南、内蒙古、江苏、湖北、山东、河南,以及吉林,其中,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的省/区有4个,分别是新疆、内蒙古、河北、山东。

内蒙古
2024年,内蒙古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超4100万千瓦,再次刷新年度新增新能源装机纪录。截至2024年底, 内蒙古新能源总装机规模达到1.35亿千瓦,提前一年实现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的目标, 是“十四五”初期新能源装机规模的2.7倍。

2024年内蒙古新能源累计发电量超2000亿千瓦时,其中外送电量达600亿千瓦时。2025年,内蒙古将继续加快推进“沙戈荒”大基地、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等新能源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年内新增新能源并网装机4000万千瓦,新能源总装机规模超过1.7亿千瓦。

青海
截止2024年12月底, 青海电力总装机突破7100万千瓦, 清洁能源、 新能源 装机占比分别达94.6%、70%, 在全国率先实现新能源装机和发电量占比“双主体”。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青海省清洁能源装机达6788.8万千瓦,其中,水电1644.5万千瓦、光伏3631.7万千瓦、风电1268.3万千瓦、光热21万千瓦、储能200万千瓦/661万千瓦时。

甘肃
截至2025年1月2日,甘肃省电源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达到6446万千瓦,占电源总装机容量的64%。截至目前,全省在运火电2616万千瓦、占电源总装机的26.1%,水电971万千瓦、占电源总装机的9.7%, 风电和太阳能装机均已突破3100万千瓦,新能源已成为省内第一大电源。

甘肃省能源资源储量丰富,电源种类齐全,其中风能、太阳能技术可开发量分别为5.6亿千瓦、95亿千瓦,位居全国第四、第五。目前已建成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张掖、武威、白银、定西、庆阳建成5个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兰州、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建成6个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在运电源形成“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新格局。

西藏
截止1月13日,西藏电力装机容量中清洁能源占比达91.44%,基本实现清洁能源供电。数据显示, 目前西藏水电、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占比分别为53.72%、36.32%、1.4%。

据悉,西藏拥有丰富的清洁能源资源,水力资源可开发量1.8亿千瓦,光伏资源可开发量98亿千瓦,风能资源可开发量1.1亿千瓦,发展潜力巨大。

河北
截止2024年12月, 河北省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已突破1亿千瓦,占电力总装机比例超六成, 位居全国前列。风光发电正逐步取代煤炭发电成为河北主体能源之一。

近年来,河北全力推进风电光伏项目。目前,全省每年生产绿电超过1500亿千瓦时,每年节约标煤4500多万吨,大约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亿吨。按照全省统一规划部署,河北正在加速构建风、光、水、火、核、储、氢多能互补的能源体系,预计到2030年全省新型能源体系初步形成。

宁夏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宁夏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4132万千瓦,同比增长14.78%。 宁夏新能源装机容量已占宁夏电力总装机容量的57.83%。

宁夏近5年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年均增长率为12.57%,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总电力装机容量比重从2019年的41.2%提升到57.8%,成为继青海、河北、甘肃后全国第四个新能源为第一大电源的省份。

新疆
截至2024年12月30日,新疆年内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3557万千瓦,位居全国第一,新疆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达到1.003亿千瓦,成为西部地区首个新能源装机过亿的省份,其中 ,风电装机4364万千瓦、光伏装机5666万千瓦,占到全疆电力总装机的55%, 位居全国第四,是“十四五”初装机规模的2.8倍。

“疆电外送”是消纳新能源的方式之一,截至2024年度,新疆累计外送电量超过8600亿千瓦时,其中新能源外送占比近三成。目前,新疆正深入开展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疆电外送特高压第四、五通道研究论证和疆电外送整体布局研究。正在建设的“疆电外送”特高压第三通道——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将接入风电、光伏、光热等新能源1020万千瓦,新能源电量占比超70%。预计该工程建成投运后,新疆新能源外送电量将实现绿电过半。

广西

2024年, 广西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4000万千瓦,达4119.7万千瓦, 同比增长54.8%,占比43.5%, 成为广西装机第一大电源。

2024年,广西电网仅分布式光伏就累计并网22.3万户,同比增加151%;累计并网容量1036万千瓦,同比增加159%。通过加快完善电力市场体制机制,扩大绿电交易规模,2024年广西绿电交易电量突破90亿千瓦时。

湖南

截至2024年12月底, 全省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达2982万千瓦,超过传统火电成为第一大装机主体。

2023年底,新能源装机首次超过水电成为湖南省第二大电源。2024年,湖南继续能源逐“绿”。进一步完善新能源部门联席会议机制,联合审查并发布2024年风电和光伏发电重点项目清单、总装机规模869.8万千瓦,并协调自然资源、林业等部门加快用林用地审批,督促违规建设项目限期整改,规范“农光互补”、分布式光伏等项目管理。

江苏

截至2024年10月底,江苏发电总装机规模超19700万千瓦,同比增长13%。其中, 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已达8252万千瓦,约占42%,历史性超过煤电,标志着新能源成为江苏第一大电源。 新能源装机规模中,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装机规模占总发电装机规模比重分别为12%、28%、2%,合计占总装机规模的42%。

江苏是全球海上风电装备综合产能最大的基地之一。仅盐城一地,海上风电整机产能就占全国40%以上,海上风电装机规模超1180万千瓦,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此外,江苏光伏产业全球领先。2024年前10个月,江苏分布式光伏净增装机规模超1400万千瓦,位居全国第一,月均增量超140万千瓦。

湖北

截止2024年11月, 湖北风电、光伏装机容量4125.23万千瓦 ,占全省电源总装机容量的34.39%,已超过火电(占比33.83%)、水电(占比31.78%), 成为全省第一大电源, 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绿色动力。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和适应新能源迅猛发展的形势,湖北加强了电网建设、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今年1月—9月,全省电网工程完成投资142亿元,同比增长27.8%。华中特高压环网即将建成,湖北接受外来电力的大通道加上特高压大电网的新网架格局更加稳固。

山东
2024年, 新能源和可再 生能源发电装机达1.15亿千瓦,占比历史性超过煤电, 山东长期“偏煤偏重”的能源结构得到根本扭转。

作为能源生产和消费大省,山东能源消费总量和碳排放总量占全国的近1/10,过去“一煤独大”问题突出。近年来,山东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规划建设胶东半岛核电、海上风电、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陆上风电等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十四五”以来,山东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以年均25.2%的速度增长。2025年,山东将力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新增2000万千瓦。

河南
2024年, 全省全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超7500万千瓦,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超越火电、新能源发电装机超越煤电的“双超越”,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突破50%、全年发电量突破1000亿千瓦时的“双突破”,达到1158亿千瓦时,占全省电源发电量的比重超过三成,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超过四分之一。

随着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迅速提升,为统筹可再生能源消纳和保障电网安全,河南出台政策明确分布式光伏公平参与运行调节,在全国率先建成省域分布式源网荷储协同控制系统,实现分布式光伏线上群调群控,2023年累计调控39天,有效保障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吉林
2023年, 吉林省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856.1万千瓦 ,包括风电、光伏、生物质在内的新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省发电总装机的40.4%, 超过煤电成为省内第一大电源。

2024年,吉林新增风光装机超过600万千瓦,是正常消纳能力的10倍,新能源产业投资突破1100亿元。氢基绿能产业园配套新能源80%实现自发自用,开启全国首创新能源直供模式。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8%。

海南
截至2024年11月底,海南全省发电上网电量中, 清洁能源(含气电、储能)装机占比82.9%, 发电量占比69.14%,能源转型走在全国前列,及早实现“双碳”目标的先发优势明显。
2025年,海南初步建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清洁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达到83%,清洁能源岛初具规模。到2035年,能源清洁转型基本实现,清洁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达到89%,海南清洁能源岛基本建成。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整理)
— END —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