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清廉龙江
发布廉政资讯,涵养清风正气。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四川日报  ·  四川三台通报52岁女子献血后突然昏迷去世 ·  16 小时前  
四川日报  ·  曹兴信,被“双开” ·  昨天  
为你读诗  ·  一缕藏香,独享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  3 天前  
四川日报  ·  妙瓦底,再遣返111人! ·  3 天前  
四川日报  ·  “不给就捅死你!”司机李某,已被抓获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清廉龙江

中国纪检监察报 | 珍惜组织的教育与挽救

清廉龙江  · 公众号  ·  · 2025-02-19 15:30

正文

先后3次受到组织处分,仍然不知敬畏,我行我素、执迷不悟,最后因犯受贿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近日,有媒体披露了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应急管理局原党委委员、副局长杨钧受贿案相关细节。
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悔改,一错再错。杨钧第一次被处分,是在2019年3月,因在工作时间与他人在茶楼聊天喝茶,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第二次和第三次则分别在2022年3月和9月,因不正确履职和以学习培训为名变相公款旅游,分别被给予政务警告处分、党内严重警告处分。3次受到组织处分,杨钧本应痛定思痛、引以为戒,但他却不知止、不知戒,利用职务之便大搞权钱交易,在车辆超限超载执法、工程项目建设等工作中非法收受他人给予的财物107万余元,最终锒铛入狱。
屡教不改、一错再错,根源在心中缺乏对纪律的敬畏。党纪是规范党员言行的标尺,对纪律规矩时刻保持敬畏之心,思想才不会出格、行为才不会逾矩。然而少数党员干部面对组织的处理,口悔心不悔,言改行不改。有的抱有“侥幸心”,认为自己被查是“运气不好”,只要做得“足够隐蔽”就不会再被查到;还有的长了颗“玻璃心”,受到处分后就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认为自己仕途无望了,于是便开始自我放纵,屡查屡犯继续“踩红线”……种种不良心态,反映出少数党员干部纪法意识淡薄,不把纪律当回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二十条明确规定,对“违纪受处分后又因故意违纪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应当从重或者加重处分。
组织处理和处分不是目的,为的是教育和挽救干部,防止其重蹈覆辙。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对于日常监督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组织进行谈话提醒,或者作出党纪处分,是帮助党员干部纠错改过、回归正道,避免其由“小过”酿成“大错”。党员干部倘若认识不到组织的良苦用心,不珍惜组织教育与挽救的机会,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受处分党员干部唯有端正思想态度,珍惜组织的教育与挽救,知错必改,才能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纪在法前,纪严于法”,是严管,也是厚爱。对受组织处分干部不能“一处了之”,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用好思想政治工作“传家宝”,常态化开展回访教育,引导受处分党员干部迷途知返、有错即改。受处分的党员干部千万不能把党纪处分当耳旁风,一定要引以为戒,时时提醒自己严以正身,让党纪处分教育党员的根本目的真正发挥出来。
(张景林)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更多精彩,为您推荐

李希在黑龙江调研时强调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

许勤: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 持续加力建设勤廉龙江

中国共产党黑龙江省第十三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决议
黑龙江省纪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传达学习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

黑龙江省纪委监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集体(扩大)学习会议

黑龙江省纪委监委召开学习贯彻全省两会精神会议


黑龙江省纪委监委领导班子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中国纪检监察报 | 坚定必胜信心、如磐恒心和坚强决心

边学文:以严明纪律促进干部担当作为

《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 一刻不停推进反腐败斗争

完善一体推进“三不腐”工作机制

中国纪检监察报 | 黑龙江纪检监察机关全过程参与、全链条跟进、全覆盖监督 保障亚冬会高质高效廉洁安全

《勤廉龙江》第二期 | 黑龙江省纪检监察机关有关负责同志解读十三届省纪委四次全会精神

图解 | 十三届黑龙江省纪委四次全会决议

十三届黑龙江省纪委四次全会关键词 | “八个更加”
十三届黑龙江省纪委四次全会关键词 | “四个牢牢把握”
十三届黑龙江省纪委四次全会关键词 | “八个聚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