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讨论了在线问诊和网络购药带来的便利以及随之产生的电子处方乱开等问题。新华网记者进行线上购药调查发现,某些平台为追求交易量和用户满意度,简化问诊流程甚至使用AI开处方,存在不少隐患,包括药物滥用、药不对症以及市场秩序紊乱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在线问诊和网络购药改变了传统医疗消费方式。
近几年,方便、快捷的在线问诊、网络购药受到了广大民众的欢迎,为民众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关键观点2: 电子处方乱开滋生诸多问题。
某些平台为追求交易量和用户满意度,简化问诊流程,甚至使用AI开处方,导致药物滥用、药不对症等问题。
关键观点3: 国家对于网络购药有明确规定。
为确保用药安全,国家对于通过网络向个人销售处方药有明确的规定,包括确保处方来源真实、可靠,并实行实名制。药品网络零售企业应当与电子处方提供单位签订协议,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方审核调配。
关键观点4: 平台需压实责任并探索建立更智能、更严格的监管机制。
为解决电子处方存在的问题,平台必须压实主体责任,把国家网络购药相关监管规定落到实处。同时,应探索建立更智能、更严格的监管机制,确保在线问诊和购药的安全。
正文
手机上点一点,就可以网上开出处方,买药还能快递到家……近几年,方便、快捷的在线问诊、网络购药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医疗消费方式,还大大提升了民众的买药体验,但像电子处方乱开等问题也随之滋生。
近日,新华网记者进行“线上购药调查”,发现某些平台为追求交易量和用户满意度,简化问诊流程,甚至使用“AI开处方”。忽略了对患者病情的详细了解和评估,这样的电子处方,看似高效,实则存有不少隐患。除了药物滥用、药不对症,还可能滋生处方药代购、扰乱市场秩序,甚至骗保等乱象。
国家有明确规定,通过网络向个人销售处方药的,应当确保处方来源真实、可靠,并实行实名制。药品网络零售企业应当与电子处方提供单位签订协议,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方审核调配。
方便大家买药和保障用药安全,并非“此消彼长”,应统筹考量。
平台必须压实主体责任,把国家网络购药相关监管规定落到实处;在线问诊的医生也应履行“先问后诊”职责。此外,还应探索建立更智能、更严格的监管机制,让问题电子处方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