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环球资讯+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环球资讯广播《环球军事报道》。报道世界军事资讯、分析全球安全战略、追踪武器最新动态、深入解读战史战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房住不炒科技兴国  ·  价值观-63:李世民集团与李渊集团的斗争,为 ... ·  5 天前  
房住不炒科技兴国  ·  价值观-63:李世民集团与李渊集团的斗争,为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环球资讯+

(听故事)朝战中——爱骂人的彭大将军与傲骄的麦克阿瑟(上)

环球资讯+  · 公众号  · 军事  · 2017-04-19 19:58

正文

线收听本节目,请点击文章底部左下角  

 ↓↓↓

 阅读原文

作为朝鲜战争交战双方的最高军事统帅,彭德怀与麦克阿瑟两人都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都有着极其鲜明的个性。那么,在朝鲜战争中,两人展现出的个性有哪些不同?各自不同的个性对交战双方及战争结局产生了什么影响?麦克阿瑟怎么会任性的不带护航飞机就单机飞到鸭绿江畔?这位狂傲的麦帅又怎么主动为志愿军当起了“间谍”?彭德怀怎么会是登上朝鲜战场的志愿军第一人?他的一番怒骂又怎会骂出一个“万岁军”?本期军史解密,李涵为您讲述:彭德怀与麦克阿瑟的战场轶事(上)  
     


  二战结束后,在战功卓著的军事家麦克阿瑟身上荡漾着“四种气”,即名气、狂气、躁气和霸气。 
  先说名气。 
  麦克阿瑟的全名叫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他出身于军人世家,父亲曾任美国军队中将,驻菲律宾的军事总督。这彭德怀可比不了,彭德怀父亲只是湖南湘潭县一个小村子的贫雇农。麦克阿瑟长得仪表堂堂,身躯高大,很有军人的气质和潇洒,是个超级明星,人气极旺。他是世界级的,是世界知名的军事家。这可以用三点证明:优异的成绩、非凡的经历、卓著的战功。 
  首先来说说优异的成绩。麦克阿瑟考取的大学是西点军校,这个西点可是太著名了,以至于有些人认为西点军校就是世界军校的Number one。它培养了大批世界名将,被称为“美国将军的摇篮”。在这样一个人才济济的学校中,麦克阿瑟也是出类拔萃的。他学习刻苦,成绩出色,4年的学生生涯,除了一次考了第四名,其余均是全班第一,到毕业时他的4年平均成绩高达98.14分,创下了西点军校的纪录。 
  非凡的经历,可用几个“最”来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因战绩突出而晋升为著名的“彩虹师”师长、少将,成为当时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少将。他不但是西点军校著名的毕业生,而且还在1919年,39岁那年被任命为美国西点军校历史上最年轻的校长。当了校长后,麦克阿瑟实行大刀阔斧的军事改革,带领西点军校进入现代军事时代。1930年麦克阿瑟出任陆军参谋长,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也是当时美国唯一的一位四星上将。当时美国还没有五星上将的说法,1944年美国国会为表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功卓著的将领,才设立了一种新的特级军衔——五星上将。而在后来的美军五星上将中,麦克阿瑟是唯一参加过3次战争的将领,两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他都参加了。 
  

 

卓著的战功。麦克阿瑟的名气是靠在战场上拼打出来的。巴顿将军曾骂过麦克阿瑟,但最后还是服了他。尤其是二战中,麦克阿瑟曾作为远东美军司令,在亚洲对日本侵略军的作战中,靠“越岛战术”或叫“蛙跳战术”而声威大震。他作战勇敢,在战争中从不考虑个人安危,曾经数十次进入日军火力封锁区,一次又一次地和第一攻击波的部队一起登陆,并诙谐地说:“能打死我的日本子弹还没造好!”

麦克阿瑟的许多知名战例是上了教科书的。这里仅举朝鲜战争中美军仁川登陆的例子: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朝鲜人民军势如破竹,迅速将南朝鲜军队打到了最南端。这时,麦克阿瑟在釜山一带积极防御的同时,组织了仁川登陆。仁川港的特点,就是每天只能在短时的涨潮时登陆艇才能冲上海滩,否则,就会陷进烂泥滩中。因此,被认为是朝鲜最不适宜两栖登陆的港口。然而,麦克阿瑟却力排众议,于9月15日凌晨向仁川发起了出其不意的突然攻击,一举扭转了整个战局,不仅挽救了濒临失败的美军与南朝鲜军,而且使美军与南朝鲜军由失败、退却、防御转入了进攻,麦克阿瑟更是威名大震,成为制造神话的人。有人说:“仁川登陆是有史以来最高明、最大胆的战略进攻。”

  

麦克阿瑟有名,也更重名,喜欢沽名钓誉。尤其是仁川登陆战役成功以后,他越发把自己神化起来,做了很多非常滑稽可笑的事情。1950年11月25日,也就是在“联合国军”被志愿军在第一次战役中歼灭1.5万人,还没有找到志愿军踪迹的情况下,麦帅从东京的司令部赶到南朝鲜第八集团军司令部,通过记者向全世界发布了将向北方发动全线攻击的命令。当天中午,按原计划他将返回东京。待登上座机后,他突然对驾驶员托尼·斯拖里说:“朝西海岸飞,然后沿鸭绿江向北飞。”麦克阿瑟的理由是,“要研究一下地形,还要寻找一下敌人的活动迹象。”这个命令使所有人都大吃一惊,随行参谋们面面相觑,不甚惊恐。因为没有战斗机护航,非常危险。而麦克阿瑟却说:“敢于进行这次飞行的胆略是最好的保护。”

无奈之下,飞行员驾驶飞机飞向西方,然后沿鸭绿江向北飞行,看到了白雪皑皑、冰天雪地的中国东北大地。目之所及,鸭绿江已经冰封,没有人迹。于是,麦克阿瑟放心了。对于这次飞行,除了得到一片对其勇气的赞扬声之外,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是典型的作秀之举。假设当时中国有了具备战斗力的空军的话,麦克阿瑟此行凶多吉少。当时的随行记者就抱怨说,“这次飞行真有必要吗?” 
  

再看彭德怀元帅,他只上过两年小学,最高学历是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毕业。 
  名气,在世界范围内,麦克阿瑟把彭德怀比下去了;狂气,更把彭德怀比了下去。仁川成功登陆后,麦克阿瑟的确很狂,那真是狂傲得不可一世。 
  


  麦克阿瑟的狂气体现在哪些地方呢? 
  首先是对总统狂:威克岛会见。当联合国军准备越过三八线时,杜鲁门总统要与麦克阿瑟见面商讨战局。但麦帅借口忙离不开身,总统只好屈尊到距离美国本土7000公里以外的距离南朝鲜比较近的一个叫威克岛的地方,与部下麦克阿瑟进行会晤。总统毕竟是总统,杜鲁门也要面子啊,杜鲁门的“独立号”专机在威克岛上空转了好几圈,在确信麦克阿瑟已经在下面接机时,才命令飞机降落。麦帅虽然在机场迎接总统,但没有敬礼,而是握了握手。按要求,军人是必须给总统敬军礼的。会晤时,当杜鲁门明确问麦克阿瑟中国会不会出兵时,他肯定地说,中国不会出兵。因为“那一定会遭受极为惨重的伤亡”。会谈尚未结束,麦克阿瑟就显示出不耐烦了,就想离开。据现场目击者回忆:“麦克阿瑟掏出一块金怀表,看看它,用手指慢慢地擦着玻璃表蒙,然后放到口袋里。”这是美国军人对美国总统汇报工作吗?当时一些记者就描述说,这不是上下级的见面,而是两个国家元首的国际会谈。
  对自己人狂完,对对手更狂。10月25日,志愿军在温井打响了第一枪,歼灭了南朝鲜第六师500多人,而整个第一次战役联合国军被歼灭了1.5万人。就这样,麦帅仍不相信中国主力军队已经参战,说“我始终认为中国出兵是象征性的”。为诱敌深入,第一次战役后,彭德怀命令志愿军主动后撤。于是,麦克阿瑟判断志愿军后撤是“因兵力不足,装备低劣而怯战后退”,又吹嘘:“联合国军对鸭绿江沿岸实施的空军突击,已迫使中共后续部队不能进入战场”,并说“我肯定,战争在两个星期之内就会结束”。他还说了他一生中最狂的一句话,他说中国军队“不是一个不可侮的势力”,也就是说,他认为中国军队是一支可以随便侮辱的军队。可见,麦克阿瑟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这的确不是一个理智的最高军事指挥官应作出的判断。 
  而狂妄之余,麦克阿瑟又超常规地作出了一个惊人之举——甘愿做志愿军的“谍报员”。军史解密,李涵正在为您讲述:彭德怀与麦克阿瑟的战场轶事(上)

 

  

1950年11月24日,在那次传奇式的鸭绿江飞行之前,麦克阿瑟宣布要他的士兵孩子们“回家过圣诞节”。并向全世界公布了“联合国军”的钳形进攻计划安排。从11月下旬到12月25号圣诞节,时间是一个月,他将战役的开始和结束时间都公告了。钳形攻势,即兵分东西两路,进攻路线安排也公告了。伦敦《泰晤士报》还报道说,“7个联合国师——3个美国师和4个南朝鲜师——以及英联邦旅已准备就绪,去进行据称是最后的进攻,以扫荡从西海岸至南朝鲜部队已经到达的地点这段鸭绿江下游地区”。这样,麦克阿瑟等于把自己进攻的时间、地点、行军路线、兵力、目标等等都告诉了彭德怀。

战争中,想获得这样又详细又准确的情报简直难如登天。而志愿军却不费吹灰之力。对此,有记者评论说,这“显然是一种奇特的打仗方式”。美国约瑟夫·格登写的《朝鲜战争——未透露的内情》一书中记载:“也许历史上还从未有一位将军像他那样,在光天化日之下把自己的计划毫无保留地暴露给敌人。”因此说,麦克阿瑟是志愿军的高级谍报人员。

正是在这种“狂”中,麦克阿瑟彻底丧失了理智和起码的冷静判断。而此时,这位麦帅遇到了一个真正的对手,一个抱着一雪民族百年耻辱而忘我的硬汉,因此,在疯狂之后,麦帅走麦城也就是必然的了!约瑟夫·格登在自己的书里记述到:1951年春天,麦克阿瑟到“三八线”以北的南朝鲜军第9师视察时,面对如山倒一样的兵败,“麦克阿瑟颓然倒在吉普车的前座上,仿佛已经完全精疲力竭。并未表现出他一贯的信心和盛气,就连他那顶著名的油渍斑斑的军帽,这一天也不显得怎么精神,他是一个战败的人。” 
   
 

   
  狂,必然伴随着躁,麦克阿瑟也不例外。先是进攻犯急躁。当向三八线推进时,先是提出感恩节,也就是11月末推进到鸭绿江(感恩节是每年11月的第四个礼拜的礼拜四),在被击败的情况下,竟又提出让美国大兵们们回家过圣诞节(12月25日)。结果圣诞节成了志愿军的大规模进攻日。

接着逃跑也犯急躁。在圣诞节攻势中,联合国军攻得快,逃得也快,几乎到了慌不择路的地步,一路就狂逃到了三八线。其中有的联合国军在一个星期之内竟退了250公里。其实,只要战术指挥沉着得当,完全不用这么玩命的逃,因为志愿军的攻击受到的制约很大,靠两条腿,靠肩扛背驮,太原始了。只是志愿军的凌厉攻势太过出乎意料,麦克阿瑟慌神儿了。 
  

再说霸气。对于中国,麦克阿瑟是瞧不起的,或者说根本就不屑一顾。早在1950年6月30日,他就在没有请示的情况下,擅自访问了中国台湾,要蒋介石出兵3.2万人到朝鲜。这引起了杜鲁门的极大反感,当然建议也被否决了。麦克阿瑟的霸道态度和做法,对新中国是有刺激性的,对彭德怀是有影响的。也正是由于他的霸气,才出现了在朝鲜战场上认识失真、判断失据、决策失误和战略失策,从而导致失败。

最为可笑的是,当美国政府感到战争无望,确定用和谈结束战争时,麦克阿瑟竟然对中国发了一个不是最后通牒的“最后通牒”,他公开宣扬:“要把我们的军事行动扩展到中国的沿海地区与内陆基地”,“赤色中国就注定有迅速发生军事崩溃的危险。”也就是说,他要对中国全面开战。这事毛泽东、彭德怀根本就没有理他,杜鲁门却不干了!对另外一个国家宣战、发通牒这么大的政治事件,是该我总统说了算还是你司令官说了算?不要说美国,就是任何一个国家,这都是不能容忍的!很快,气愤至极的杜鲁门于1951年4月10日签署了解职令,解除了麦克阿瑟的职务。并且,麦克阿瑟还是通过广播得到消息的。由于时间紧,麦克阿瑟无法举行美军惯常的指挥官交接仪式,也无法向部队发表惯常的告别演讲,冷冷清清地登上飞机,落寞离去。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的身上,也有四种气,就是胆气、脾气、静气和正气。 
  先说胆气。 
  彭德怀有胆气,尤其是在面对强敌时,他是天王老子都不怕。有人说,如果对手是鬼的话,彭德怀简直就是“鬼见愁”!
  在决策出兵朝鲜抗美援朝问题上,彭老总是起到了重要作用的,这需要异乎寻常的胆气。如果说,出兵朝鲜的决策是由毛泽东做出的,那接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的帅印,可以说尽显英雄本色!最开始,毛泽东原本想让粟裕挂帅,但粟裕有病在身;又属意林彪,因为林彪不仅能打仗,并且东北边防军主要是四野的部队,将帅熟悉。但林彪因身体不好,也推辞了。

在征询彭德怀的意见时,彭德怀二话不说,不就是打老美吗,打! 有人问:打不赢怎么办?彭德怀回答道:“打不赢就当解放战争晚解放几年”。这一点与毛泽东的想法非常一致,毛泽东也说过,打不赢就退回来,但你美国总欠我们一笔账,我们什么时候想打,我们就打。至于打败了会不会影响个人声誉,彭德怀根本就不予考虑。对彭总的这种面对危局敢担大任的英雄本色,毛泽东早就有过高度评价:“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骋。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彭德怀的胆气在朝鲜战场的三次遇险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第一次遇险发生在志愿军刚进入朝鲜时。司令部前移是彭德怀一贯的风格,而彭德怀更是进入朝鲜战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第一人。1950年10月19日傍晚,夜已经黑下来了。在第一批志愿军过鸭绿江之前1小时,急于了解战场情况的彭德怀仅率4人,一辆吉普车,一辆电台车,最先进入战火纷飞的朝鲜。秘书杨凤安说:“只身入朝,太危险了。”彭德怀说:“后面是我的几十万大军。”21日上午,他到达大洞与金日成会谈,当时金日成没有带电台,而途中彭德怀的电台车还掉了队。这时天上大批敌机呼啸而过,四周炮声隆隆,前后左右都是敌人,只是敌人不知道敌方的两个统帅都在这里。

 

那么,彭德怀的两次怒骂,起到了什么效果?彭德怀又为何在两次战役中局面占优的情况下,下令停止进攻?万岁军的称号究竟是如何叫出来的?军史解密,明天李涵继续为您讲述:彭德怀与麦克阿瑟的战场轶事(下)


  《文史精华》李炳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