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t 1.
7月13日,华泰柏瑞发布高级人员变更公告,宣布副总经理李晓西因个人原因离任,并无转任公司其他工作岗位的安排。
嗯呐,又是一位曾经的百亿级别基金经理。
从百亿到几十亿到几个亿再到离职需要多久?
3年时间。
互联网是存在记忆的,现在往回去搜过去李晓西的投资理念,我们依然能够搜得到。
哎,你说这样的基金经理离职能够去做什么呢?
转型去做FOF吗?
对于公募FOF来讲,公募基金过去的业绩差得一塌糊涂,所谓的养老基金亏成麻瓜,已不再有公信力。
对于私募FOF来讲,今年是猛烈出清的一年,除了少部分募资型的私募FOF,大量的私募FOF已经凉凉。
转身加入小基金公司呢?
不好意思,别人可能嫌弃你太贵,还真不一定要你。
所以,为什么今年是金融行业相当惨烈的一年。
过去所造就的孽,成为了现在的果。
还有,今天我看到了一组有关于私募的数据,根据数据统计:
国内股票量化私募规模降从23年年末的1.21万亿元下降至7800亿元,600亿+规模的量化已全部清零。
嗯呐,从去年开始都在骂量化,管理量化,现在来看确实有成效,规模下降了其对于市场的影响肯定就减少了。
只不过,之前我们看到的市场是8000亿成交的市场,现在变成了6000亿。
任何事件都有其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
好与坏终归还是取决于我们怎么用,怎么看。
24年以来的半年时间,在私募领域已有271家管理人注销,16家管理人新增。
行业出清大趋势已经摆在了眼前,谁都能看到,反应到市场上亦也是市场无信心的体现。
●
Part 2.
今儿,市场成交量6000亿出头。
6000亿的市场有什么好聊的呢?
某大会从今天开始开,开到18号。
我们能够看到指数非常稳健,四大行再创历史新高。
这是很经典的一幕啊,开会不让跌,权重稳指数,其它股票猛跌。
二季度的国内的经济数据出来了,低于预期。自4月份以来,各种指标(PMI、消费、出口)都显示出增长势头普遍下滑。在房地产市场方面,由于自5月份以来政策放松力度加大,虽看到6月份房价下跌幅度有所放缓,但整体下行趋势不太可能在下半年完全逆转。
原先在盘中的时候,我没想清楚为什么港股会跌得这么厉害。
盘后我“想清楚了”:
从周末开始全球市场都开始在交易特朗普。
虽然特朗普是大力提倡降息(降息利好港股),但他对于美元逆差有着强烈的抵制。
就当前国内的经济情况来讲,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没有之一。
若外资从这样的角度去交易港股,也没问题。
毕竟刺激内需的手段没也没出,本身对于经济的预期就低,二季度经济数据也一般,那再预期低一点也没啥...
暂且先是这个理由吧...其他还没想到
最后补充一下,会今天就开始开了。
但是至今还没有流出来一句话,很奇怪。
这次会到底会讲什么,值得期待下了...
今天,我没操作。
继续持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