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论述了作者对于信息冗余和成为“很厉害的人”的思考。作者认为世界上99%的信息都是垃圾,强调保持一种从本质出发看待问题的视角的重要性。文章指出,要成为很厉害的人,需要明确目标,确定赛道,学习同一赛道内的成功经验,远离愚蠢的垃圾信息。
作者强调要保持远离愚蠢的垃圾信息的习惯,这样才能保持清醒。
文/风墟
2024年最大的感悟,就是我终于发现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
这个世界上99%的信息都是垃圾。
所以我们人生中最有价值、也是最困难的一件事,就是
【保持一种始终从本质出发去看待问题的视角】
。
因为只有直击本质的认知才是有意义的,除此之外,一切的认知都是冗余的垃圾。
有一天我在知乎刷到这样一个问题:
要怎样努力,才能成为很厉害的人?
这个问题下面有3780个回答,这些回答里有的很煽情,有的罗列出很多条原则,有的写的非常复杂让人感觉逼格满满。
但是浏览着这些回答,我总是觉得非常别扭,就是像什么
停止内耗、兑现承诺、精通阅读、了解自己、没有情绪之类的,这些方法“和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有关系吗?
停止了内耗就能很厉害吗?精通阅读就能够很厉害吗?兑现了承诺就能够很厉害吗?
这些答案统统都是:
不一定
。
有的甚至是和成为很厉害的人没有丝毫的关系,这些方法只是隔靴搔痒,只是听起来很有道理,只是笼统的废话罢了。
思考这个问题的方式,应该是先确定【很厉害的人】的定义,什么是很厉害的人?这些被认为是很厉害的人最根本的共性是什么?
顺着这个思路去思考,我们会发现,
“很厉害的人”指的是在某一个领域拥有远超普通水准的特长的人。
你的小说火遍了全网,可是你从不信守承诺,没关系,别人会认为你很厉害;
你打仗能够以弱胜强,但是你脾气很差爱发火,没关系,别人会认为你很厉害;
你射箭百发百中,但是你一点都不了解自己,还是没关系,别人还是会认为你很厉害;
在这里我们会发现,所谓的信守承诺、了解自己、没有情绪等等这些丝毫不重要,这些对于成为很厉害的人也没有任何帮助。
要成为很厉害的人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认定一个领域,持续深入的去练习,直到你能够远超平均水准。
这样就可以了,这样就足够了,除此之外,别的任何方法都是冗余、别的任何话语都是废话。
想明白这一点之后,我发现原来这个世界99%的信息,都是像那个问题下3780个回答一样的垃圾信息。
大部分人的大脑就仿佛智障一样,他们喜欢绕圈子,喜欢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喜欢关注80%不重要的部分而忽视20%的关键。
他们对于明明是更高效率、更正确的做事方法视而不见,转而只会依靠自己的本能和习惯,不断地重复错误的方法却希望能够侥幸收获一次成功。
他们喜欢说废话,喜欢做只是感动自己但没有意义的事,对于明知道是浪费时间的行动却会囿于面子或习惯、而非要去把时间给浪费掉。
他们缺乏目标,由于缺乏目标,所以他们会沉迷于“笼统的自我提升”,比如给孩子报早教班、不走理工科却要专门学高数、不出国不需要查国外文献却要花大量力气学英语、阅读文学名著等等。
读名著、学英语,这是再政治正确不过的“正事”了,毕竟全世界的人都认为学习是正确的,提升学历是必要的,过去的我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并且我还以自己阅读名著为荣,认为自己很有品味。
但仔细想想,实际上所谓的名著本质上只是具有较高艺术性的文学作品,而文学作品蕴含的有效信息密度其实是非常低的。
(左岸记:应该是说要从文学作品中获得有效信息不是一般人能很容易做到的。)
如果你是为了拓展自己的知识储备、那么你应该去学习专业的教科书;
如果你是为了开阔视野,那么抖音的效率比名著更高;
如果你是为了学习写作技巧,那么不如直接去读《救猫咪》;
除非你只是为了享受阅读名著的快乐,那么你当然可以去读,但这时候你阅读名著本质上和在起点追一部爽文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随着AI的迅速进化,学习英语的必要性也在大大降低。
而且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花费功夫学习英语实际上就是浪费时间,因为他这辈子的确就是用不到。
(左岸记:很多人会跳出来说,学习英语还是很有用的,可以通过学习语言获得和这门语言相关很多知识,但这或许真只是对一部分人而言吧。)
还有学历的问题,这些年我有太多的客户,说自己花费很多年的时间读了硕士读了博士,结果出来找工作没有任何一点用,还不如当初本科毕业直接工作,到现在攒了三四年工作经验,薪资也会很可观了。
大部分人喜欢的是人云亦云,喜欢遵循政治正确,而没有直面客观事实的勇气。
他们会因为觉得“反正提升学历肯定不会错”,于是就死命的去卷学历;
会因为觉得大家都是正常的工作结婚生子,自己也必须遵循这个步骤;
会因为觉得学八字排盘是基础,所以一上来先花两三个月的时间学习排盘。
其实世上的很多事情非常简单,只是大部分人不知不觉的被教育成了傻逼。
全世界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大量冗杂无用的知识,极大地拉低了一个人成长的速度。
除了的确需要多年积累的“科研型”的专业之外,大部分的学科里充斥着压根没必要学的垃圾知识,很多大学专业毕业后你会发现你当初学的东西根本用不上,或者是早就过时了。
你当初在大学里学了四年,但出来工作你还是需要从头学起——然而这个从头学起根本也没你想的那么难,你可能花费一两个月就学会了。
我在B站一个视频下看到这样一个评论,说怎么找工作呢?
先去网上搜搜面试攻略,然后直接去找工作。找工作的过程中通过和HR的沟通加深你对于行业的了解,然后争取混进去。
混进去之后边做边百度问同事,不出一个月,直接速成。
这就是对的,这才是聪明人应该有的做事方法。
很多事情的确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困难只是因为大部分人他们习惯了用一种很慢的节奏去做事,他们自己无意识的就在让自己按照一种慢吞吞的方式去推进。
而他们之所以这么慢,做事情总是拖拖拉拉,分析问题总是不能抓到要点,
本质上还是因为大部分人是压根没有任何目标的。
他们只是依据本能的混一天算一天,他们并没有非常强烈的想要追求什么,非常明确的想要得到什么。
他们当然也想拥有好的东西,
但他期望的是能够以他最习惯的方式毫不费力的得到
——
而他最习惯的方式恰恰是一种最愚蠢的方式,是最慢的、或者说是不可能实现目标的路径。
然后有了目标感一切就不一样了——目标意味着一个明确的方向,一个我一定要达到的地方。
既然目标是明确的,那接下来自然而然的就应该规划清晰的路线——
因为目标清晰,所以路线清晰;
因为路线清晰,所以他会长期保持清醒的大脑。
我要成为很厉害的人,这个是目标,那就先把目标定义清楚,确定什么是很厉害的人;
要确定什么是很厉害的人,你会发现“厉害”的根本定义只有一个,就是一个人能够把任何一件事情做得非常牛逼,那就可以了。
任何事情都可以,哪怕是一个脑瘫能够在跳起来的时候迅速用左脚大拇指扣下右鼻孔里的一块鼻屎;
小刘身为一个男人但是竟然能亲自生下了一个孩子;
隔壁李老太家的狗能和李老太手拉手连续做25个后空翻……
不管他是人是狗,是聪明还是智障,只要一个人能够有一项牛逼的特长,那么他就是厉害的人。
(左岸记:当然要避开自己的无知,花很多的时间去掌握“屠龙之技”,结果学成后发现这世上没有龙。)
所以我们要目标明确,要明确不要笼统,要精准不要含糊。
不要问怎样提升自我,
而是要问提升抗压能力的方法有哪些?
不要给你儿子报编程班试图提升他的逻辑思考能力,而是直接给他买一本思维训练书;
不要向故意攻击你的人解释自己,而是直接祝福他全家今晚在油锅地狱集合。
在你的人生有了明确的目标感之后,你会发现你一下子变得好轻松,原来大部分事情其实都很简单,都是可以直击要点,轻松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