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鲁柏祥博士
企业让企业家去经营,让我来帮助企业家好梦成真——鲁柏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岛日报  ·  知名巨头宣布解散!曾风靡全球 ·  3 天前  
青岛日报  ·  知名巨头宣布解散!曾风靡全球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鲁柏祥博士

【鲁水豆腐】|《我将如何死去》

鲁柏祥博士  · 公众号  ·  · 2018-11-03 11:03

正文


01

一场秋雨一场凉


今年的秋天,注定不平凡。短 短54天内, 五十几 位文艺名家相继离去。有网友说道,“他们好像做好了交接仪式,把世界交到了我们的手上。” 回忆和怀念 是这个秋天 的旋律。

死亡是人一生中无法逃避的。孔子说, 未知死,焉知死。 也有人说,未知死,焉知生。鲁言则为,“只有将死这个问题想明白,才会明白应该如何‘生’!”站在终点看起点,站在结果看过程,站在“死”去思考“生”。

因此,小编在上周作业中节选了一些精彩片段,希望能给带来大家一些启发。

02





▲向上滑动

死亡不再成为一个令人恐惧的问题,而成为一个令人深思的哲学命题。“向死而生”,知道最终死亡的结局才会慎重的对待活着的每一秒。

《论语》有言:“未知生,焉知死。”孔子定知必有一死的结局,但却将话题转向了更具现实意义的生。一个人如何面对死亡,其实也就是如何认识自己的生命。因为人生拥有定额,人才会选择快速经过以追求速度或是转弯抹角以延长时间的不同方式。因为生命总是被有限的框架所限制而结局一致,所以不同的人要演出不同的角色、不同的风格。“我将如何死去”,其实也是“我将如何活着”。

我必将难逃一死,死亡向来无助,而活着是一件必须自助的事情。能将自己的生命融入一个家族、一个国家、一个世界,而后死去,这是我所能想到的最好的离别。不,是最好的活着。

——赵书琪




小时候,我的理想是走遍世界各地的乡村,拍摄那里的生活,拍摄路途的风景,发现周围大多数小伙伴对此也很感兴趣,但我认识的大人里没有一个是从事这样一条路的,我很是奇怪。现在我的理想变了,我也懂得了大人为什么对小孩的理想只是一笑而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数人理想变成了梦想,再后来又变成了梦,因为有一种生活叫现实生活。大多数人都不会坚持拥有理想。而真正坚持去拥有理想的人,往往都是将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并有所作为的人,因为他们懂得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是与个人对社会的价值是联系在一起的。也因此,我改变了理想,走遍农村也许我会看到很多感人的画面或者让我心情愉悦自然风景,但这些终究是一个人的享受,更可以说是自娱自乐。看到农村的贫穷质朴,我想我能不能带给他们不一样的快乐,带给他们不一样的生活,能不能也让他们去拥有理想,不要被生活压倒。因此我想,当我死去要带着一份成就感在农村 百姓的欢乐笑声中死去。

—— 米尔外提·卡马勒江



知生而后知死,事实上,人是三维动物,过去无法改变,未来不可触及,我们每个个体所能把握的,只有当下,用眼去看,用耳去听,用行动去实践,不断慎思修行,便无惧死亡。

—— 吴涵韬




“我还没有实现自己的抱负。”这是个无解的命题。哪怕我全心全意投入到伟大的事业中,踌躇满志,我仍然有可能壮志未酬身先死,更何况我的抱负是个宏大的工程——我想要举起法律和道德,维护世界的公平与正义。不怕夸下海口,这大概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命题之一,也是全人类追求的目标。自古以来,多少先辈为了它抛头颅洒热血。我无法肯定这个伟大的工程能否在我有生之年竣工,因此,我能做到的,只是时时刻刻为它添砖加瓦。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哪怕仅仅是举报同学在考试中的作弊,也是对这个事业的贡献。

——孔颖琛



什么叫好好死去?像古代贵族那样拥有享有丰厚的陪葬品一样的财富权力?还是终到老去仍然有着美丽的容貌?我认为都不是,为金钱或者权力这样的东西而死,似乎算不上什么选择。大卫•福斯特•华莱士认为,大多数情况下,在追求财富或名望中死去只是我们的“默认设置”而已,问题不在于我们选择为错误的东西而死,而在于我们实际上没有去选择。,无法看到在自己生活中可能真正有意义的东西。这样做的时候,根据华莱士的说法,我们冒着这样的风险“使舒适、富足、可敬的成人生活变得死气沉沉,无知无觉,在日复一日间让我们臣服于自己的头脑,臣服于自然默认设置的那种独特、彻底、威严的孤独。”

我盼望着,当迟暮之年回顾这一生时,我会为自己曾经选择了某个想法、选择了读感兴趣的某本书籍、选择了哪一个老师的某一门课、选择了和哪一个陌生人成为了朋友等等选择感到无比自豪。但愿他日我被别人提起的时候也是个有故事的人,而不至于为平庸之辈被草草带过。

——连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