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腊月二十八,我又回到了故乡——河南宝丰县李庄乡贺窑村,想到小时候过年的锣鼓声、弦子声和红灯笼,心头便不由一热,更加生出了几分对过年的期盼。
我的老家是个偏远的乡村,这几年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变得更加地时尚和亮丽了。门前的水泥路修得更加宽敞,以便于私家车通行;路两旁堆积的垃圾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排列有序的风景树;有的人家门前还挂着两个大灯笼,和我儿时自己做的灯笼相比更显得大方气派。
我欣然着美丽的乡村,但总觉得少了一种过年的味道。噢对,是少了锣鼓声和唱戏声。
打铜器、唱大戏、做灯笼的老传统调制成的年味是我永远也戒不掉的乡情。记得过去每逢大年初一这天,村里各家都会早早地起床包饺子,吃饺子前一定要放鞭炮和焚香的,说是祭神祭祖的。
吃完饺子,村民们会把珍藏了一年的铜器搬到大街上。一面大鼓由强壮的汉子高高抡起鼓槌再用力地落下,周围几面鼓一同敲起来,庄稼汉们还敲起了铜锣。一声“起”,霎时,“咚咚呛,咚咚呛,咚呛咚呛咚咚呛”,声音震天。乡亲们在一旁看着,谈笑着,脸上都洋溢着迎新春过新年的喜悦。
春节打铜器这一习俗从我小时候到今天从未断过,这铿锵有力的鼓锣声敲出了浓浓的年味,敲出了游子心里最难忘的乡情。遗憾的是,现在打铜器的阵容越来越小了,打铜器的汉子也变成了不再年轻的老人,声音也不像往昔那般震天响地、振奋人心。
我的家乡,不仅打铜器有名,家乡戏也非常出名。记得小时候,每到春节和元宵节,村里都会搭戏台,唱大戏,做灯笼。
这唱戏,可真不容易。刚入冬,村民们就开始学戏了。我们放学后,都会跑到戏屋里去看。看他们怎样“三五人百万雄兵”,看他们怎样“走几步万水千山”,看老演员怎样教新演员唱:“花木兰羞答答施礼拜上……”回到家,我们还能有模有样地唱几句,有时还能博得家长的表扬呢!
(来源:新华网)
今年过年回家,遇到了初中的老师,谈起我的家乡。
他说:“你村子里是不是人人都会唱戏?你们春节还搭台唱戏吗?”
我顽皮地说:“你想不想听?”
没等他回答,我张口就唱:“刘大哥讲话理太偏,四千岁你莫要羞愧难当”。
我问他,“像吗?”
他说:“像,像常香玉,像申凤梅。”
(来源:人民网河南频道)
但现在再去村里,就看不见那些戏台咯。土石搭成的戏台变成了钢筋水泥筑成的村委会,看戏的地方变成了小广场,那里也成了我们村的文化大院。在文化大院里,女人们伴着《最炫民族风》、《小苹果》的乐曲尽情地跳着广场舞,小孩子们也跟着跳。可是,这劲爆的舞曲,热闹的舞姿怎能比得上那昔日的锣鼓声和弦子声啊!
春节去姑姑家,她正在听戏。我看着不再年轻的“铁梅”,心里生出了几分惆怅。邻居大爷经常夸我姑姑在《红灯记》里铁梅演得好唱得好,今天村里却再没有“铁梅”了。我问姑姑:“你这么喜欢唱戏,收徒弟了没有?”她摇了摇头:“年轻人大多都外出打工了,在家的却喜欢唱歌跳舞。唱戏,没有接班人了啊。”
(河南宝丰马街书会/王双正 摄)
我也不由感慨:时代不同了,对物质的追求使很多人的心难以沉下来去敲鼓、拉弦子、唱戏。年轻的村民更偏好听流行歌曲,孩子们热衷于学拉丁舞和街舞,有的孩子更热衷于玩手机和玩电脑,至于元宵节动手做灯笼这一习俗也早就没有了踪影。
(网络配图)
如今,现代科技的发达、文化的多元化、互联网的普及冲击着流传多年的传统文化,很多充满回忆的习俗和仪式感都逐渐消失了。
这些年,我一直在外地工作,锣鼓声、弦子声、红灯笼已恍然如梦,这成了多少游子走不出的声音、品不够的年味啊!我有时会想,他们何时才能重回到村民们的生活中,看年轻的庄稼汉列出强大的阵容,敲出欢乐和祥和,唱出热闹和幸福,挂起亲自做的圆圆的灯笼呢?
(河南宝丰马街书会/何五昌 摄)
都说现在年味淡了,是啊,那铿锵的锣鼓声,那飞舞的水袖,那亮丽的唱腔,那红红的手工灯笼,千转百回,我只能让他们住进我的梦里了。
社场、祖母、柿子树丨回不去的老家
小县城居然可以体验“VR购物”丨回不去的老家
挂雪的貂儿、通电的土炕和忧伤的玉米丨回不去的老家
供稿者:刘瑞霞
编辑:付慧敏
视频/图片:制图—齐逸凡、无特殊注明的由供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