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关的朋友闲聊时说:现在人是咋了?怎么什么事都要“怼一怼”?到我们这办事的是这样,单位之间,企业之间也是,就不能好好说话?
有点无奈,但这是“吃瓜群众”的时代,事情就是不怼不撕无人知,就连沉默的理工男聚集的科技公司,在舆论场的戏份也是越来越多。像今日头条和腾讯之间的口水战就愈演愈烈。
怼成了文化?也不见得。微信公众号
龙门(Longmen518)
的文章给了我们一个新角度去认识这件事——那就是”公关“。今日转载此文,以供诸位朋友多一个观点来参考。
近日,今日头条公关再度开炮:“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今天,我发现了腾讯的一个大秘密》,直指腾讯屏蔽了西瓜视频。腾讯回应道,该网址含有大量违法赌博内容。
从张一鸣朋友圈怒怼马化腾“发枪”至今,已经过去了两周有余。5月8日,张一鸣朋友圈称“微视抄袭抖音”,马化腾回应称诽谤;5月18日,抖音称“博物馆H5”两次遭微信封杀,微信回应称:是诱导分享触犯微信规则;5月21日,“腾讯马化腾”出现在抖音的热门推荐上,用户只要一打开就能看到。 这场与巨头之间的战役,注定很漫长。
媒体人李岷评论称:然而蓄意碰瓷者总能成功引起群众如你的关注,悲哀。似乎一言惊醒在这场纠纷中围观的“梦中人”。
从过去的心怀理想的AI公司到今天骁勇善战的“公关公司”,今日头条似乎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而这种改变也许是在快意恩仇的,也许是在饮鸩止渴。
今年1月30日,今日头条以“不正当竞争”将百度诉至法院,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正式受理了此案。
当时,百度对此回应称,当一家企业自身的发展遭遇困境、陷入焦虑时,不应该通过公关战和诉讼战等不当方式转嫁,更不该以此扰乱正常媒体舆论环境、侵占公众法律资源、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与百度的这场“战争”已经不是今日头条第一次喊话巨头,从商业模式和市场业务中的竞争到对簿公堂。
不难想见,今日头条已从过去一家低调、克制、崇尚技术的公司,自如切换到一家高调、傲慢、动辄“掐架”的公司。如果说,过去的头条到处都是张一鸣的影子,今天的头条已然只有李亮的影子。
一直以来,张一鸣都将今日头条定位成AI技术公司,“用算法做内容推荐”是他最引以为豪的理念。在李亮加入之前的这个阶段,今日头条虽然偶然会出现负面信息,但很少会卷入对峙、纠纷中。
甚至,在今日头条平台上发表“点名张一鸣”的文章,账号也相安无事——可以想见,张一鸣的个人风格对公司产生深刻的影响。
投资人刘俊曾把张一鸣描述为“个性太温和,有时会过于Nice,说好听点叫正派,说难听点是迂腐。譬如有些自媒体用头条号发头条的负面,头条也不删。问他怎么回事,说是要尊重作者,人家辛辛苦苦写的稿子不能乱删。”
2016年,张曾参加央视的《对话》节目,时任今日头条高级副总裁柳甄对他的评价是:“太不会说话了!”
过去低调、甚至有点内敛的张一鸣,甚至不接受媒体的采访。很难想象,他在极短时间内性情大变,甚至公开撂狠话。
短短几十天内改变了CEO长达数年的理性形象,究竟是谁的“功劳”?
有业内人士透露,在今年巨大的监管压力下,今日头条面临的危机和围剿可谓空前。为了重新制定对外的公关战略,重振头条内部的士气,柳甄挖来了李亮担任公关副总裁。
这位“3Q大战”中为360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将,前同事对其的评价是,“人很nice,但做事很360”。
有分析人士认为,自从李亮加入以后,他带来的“铁腕政策”和“硬汉作风”,可能就是过去一年今日头条公关画风突然变的“360化”的原因之一——今日头条“这种亢奋,在当年的周鸿祎和360身上,我们也曾见证过。”
而这种战斗风格,不仅体现在今日头条与百度的纠纷中,也体现在平台与自媒体人的关系上。
“只要媒体人写的稿子是偏负面的,今日头条不会像先前那样尝试与作者沟通写这些稿子的原因,而是一律判定为是竞争对手派过来的黑公关,然后要么封杀媒体的头条号,要么是寄一封律师函”。
至于近年来,头条与微博、腾讯、百度、知乎发生摩擦也从未停过。
微博曾诉控今日头条在微博毫不知情、并未授权的情况下直接从微博抓取自媒体账号的内容,微博副总裁曹增辉直接表示:“这种公司做的再大,也赢得不了任何尊重。”头条却毫不自省,回应 “只许州官放火“。
头条与知乎自悟空问答抢答主后,发生了多起纠纷,最近更是诉之法院,称遭网文恶意诋毁,起诉知乎索赔百万。
在和各方博弈中充满“攻击性”的策划,都不难看出强势公关背后的强力主导。今日头条的公关逐渐走上了一条“快速止痛、快速决斗、战无不胜”的道路。
自媒体人阑夕也在朋友圈中表示:头条的这个风格,呵呵,真的越来越360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