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剑客
军中三剑客:保卫基层、剑指时弊、深度解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政府网  ·  习近平同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会谈 ·  2 天前  
政事儿  ·  楼琅坚,新职明确 ·  2 天前  
长安街知事  ·  巴基斯坦总统,明起访华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剑客

别让缺失的4年军龄,成了我们的落寞

三剑客  · 公众号  · 政治  · 2017-05-21 21:32

正文

★更多精彩尽在微信公众号 :三剑客

英雄不问出处  图/唐建平

文/震霖;copyright ©三剑客



近段时间,剑客君收到了很多剑迷们的邮箱来询,一个集中问题:地方大学生、国防生的军龄,那缺失的4年军龄,咋就成了很多人的失落4年?

到底怎么回事了?我们一起来看。


1.涉及哪些人?

军龄涉及的战士群体,我们会专门进行分析,今天先讨论军官群体。

这部分群体大体为地方大学培养的国防生,毕业后入伍的纯粹地方大学生,毕业后考了军校研究生的地方大学生,还有一路在地方大学读到硕士博士后才入伍的研究生,还有因为特殊原因,从军队外单位特招入伍的其他特殊人才。涉及类别不少。

这些人员,可以统称为地方大学生军官。

单拿国防生说,2000年5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颁发《关于建立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育军队干部的决定》后,国防生规模迅速扩大,最高峰时这样的地方院校达到117所。学校数量庞大,国防生少不了,再加其他类别地方生军官想必更少不了。

在这些政策制定之初,据一些专家学者们当时预测,到2010年,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军队干部比例达到60%,我无法求证,但2010年已经过去多年,这一数字恐怕又长了吧。

至少,直观的感受是,任何一个部队的地方大学生干部,都是数量比较大的群体。


2.有哪些政策体现?

在我国现行《兵役法》《现役军官法》《文职干部条例》《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中都写明是“服现役”,也就是部队执行中的“军龄”。

同时上大学的两个人,一旦你读了地方大学,毕业之时响应国家号召欣然入伍,那从此以后,你就要经常面对这样的尴尬问题。

军龄的差别不仅仅显示在级别资历章上少挂了4年标识,还有方方面面真金白银的差别。

比如军龄工资,转业费基数少了4年,转业排名打分少了4分,转业后的各类经济补偿自然全部如此。

除了转业工作外,部队提及“军龄”“服现役”的地方很多,有全军的,也有少部分单位的,比如随军家属安置、家属小孩落户、单位分房、孩子入学入托等福利政策,都有这类表述,在这一情况下,军龄少4年,往往从根本上决定了不少人无法入围。

再比如,规定干部服现役满20年,可以将探亲假从20天延长至30天。又是军龄!

我知道,这些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这样的例子很多,相信每个单位都不会少的。


3.《军官法》:“服现役”=军龄?

军龄,在部队是个绕不开的话题。许多政策规定、福利措施、惯例安排都跟它直接挂钩,这些大大小小的政策,往往与每个军人息息相关,影响着他们的切身利益。

公开发布的《现役军官法》,其中第七章第四十三条明确规定:

“军官平时服现役的最低年限分别为:

……担任连级职务的,副职十年,正职十二年;

担任营级职务的,副职十四年,正职十六年”……

在执行上“服现役”被认定为“军龄”,而且是年限要满。

在进退走留问题上,《现役军官法》无疑是最权威好用的首要依据。


4.让我们来解剖麻雀:

今年转业截止时间是3月31日。

在这一时限下,东方参谋是2000年9月入读地方大学,2004年6月大学毕业后直接入伍,正营中校,军龄是14,服现役是12年9个月,离正营16年差得远;

而司马干事,跟他同一年上大学,同一年毕业到单位,同一职级,但司马读的是军校,于是他的军龄是18,服现役是16年9个月,符合正营16年规定,走了;

诸葛助理员是2004年9月上军校入伍,军龄是14,服现役是12年6个月,于是符合正连12年政策,走了!

东方和司马相比,同等条件下,走留方面的条件劣势比较明显。


5.进一步分析

按照这政策,如果东方达不到团以上职级,明年、后年、大后年也是不满足转业条件,但是他自身的年龄在增加。

他永远在同职级中面临这样的无奈问题。他总是要与上两级的最低服役年龄一样,似乎这是一个悖论。

这里还有一个矛盾之处,文件规定:转业是按“服现役”,也就是军龄执行;但实际上转业包括计划分配和自主择业两种,而自主择业又明确说地方大学4年是算在内的。

给人的感觉,有点莫衷一是。


6.军校生有话说

“你有红军两万五,人有十年寒窗苦。”

这是陈赓大将在创立哈军工之初,针对一些革命战争年代出身的干部,看不上那些大学毕业直接入伍的专家、教员、科技工作者时,所说的话。

其实,毋庸讳言,现在部队依然流传着这些形形色色的“看不上”,隐隐存在着这样的“ 鄙视链条 ”:战士提干(考学)——军校生——国防生——纯粹地方生,鄙视就这样似有还无地传递着。

其实,这不是好现象,只是无聊的内耗。

看了这文章,或许军校生会说:我在最宝贵的时光读军校,天天五公里,被管得那啥一样,你们那时在自由散漫,风花雪月呢……

地方生往往还会抛出那么一个硬道理:当初,明明是国家运用各种政策把地方生当人才引进来的,有“请”的成份,自带干粮参军入伍,有“高尚”的成份,怎么一进来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