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雷峰网
中国智能硬件第一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专家称诗人很难被AI取代#】阎志在#亚布 ... ·  15 小时前  
DeepTech深科技  ·  “踢掉”OpenAI之后,Figure ... ·  昨天  
新浪科技  ·  【#联想称将在AIPC端侧本地部署DeepS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雷峰网

CES 2017:高通、英特尔、NVIDIA的野心与暗战 | IoT技评论周刊

雷峰网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1-08 22:15

正文

雷锋网招人了!


加入雷锋网,分享AI时代的信息红利,与智能未来同行。听说牛人都 点了这里




过去一周,全球的目光都聚焦在了CES 2017,国内外的科技企业纷纷应景在这一舞台上花式秀了一把肌肉,这其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高通、英特尔和NVIDIA这三家芯片商之间的较量。


在PC、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三家企业行业基石般的地位是众人皆知的,不过按照常人逻辑,高通与英特尔、NVIDIA本应是井水不犯河水,他们之间并没有太多的正面竞争,但从这次CES来看,三者的交集似乎越来越多了,人工智能、物联网以及无人驾驶等领域将成为下一个火药味十足的战场。


高通用骁龙835宣告入场人工智能



早在CES 2017开幕前的几天,也就是1月3日,高通的年度旗舰处理器骁龙835的PPT就被国内外媒体传的满天飞,而这款处理器也确实没有让大家失望,性能的进一步提升已经让骁龙835坐稳了最强移动处理器的位置。


先来看看骁龙835的配置:


它是首款采用三星10nm FinFET(LPE)工艺的处理器,集成了高通自主研发的8核Kryo 280架构(相比骁龙820的第一代Kryo架构有不小的提升),4大核最高主频2.45GHz,4小核最高频1.9GHz,此外,骁龙835配备Adreno 540GPU,并且集成下行速率高达1Gbps的X16通信基带,支持QC4.0快充技术等等...


用数据量化一下这一配置的带来的提升:骁龙835的体积比骁龙820缩小了30%,而且整个处理器的功耗降低了40%,性能大幅提升27%;另外,搭载该处理器的工程机在安兔兔上的跑分更是达到了残暴的181434,吊打市面上任何一款移动处理器都不在话下。


看到这里,或许你已经有所意识,骁龙835毫无疑问将成为今年高端手机的标配。但IoT科技评论想说的是,上述按部就班的配置性能提升并不是这款处理器的关键所在。


根据高通官方的介绍,骁龙835加入了机器学习的特性,它集成了一个骁龙神经处理引擎,而该引擎的SDK都可以向第三方提供。该SDK支持现在流行的神经网络框架,例如Caffe和Google Tensorflow的支持,同时还支持基本的神经网络模型, 以及对具有Hexagon向量扩展(HVX)特性的Hexagon DSP的增强。


这些特性意味着什么?


智能化的电池管理以及提升设备的安全性都是机器学习带来的好处,但高通这次是想向外界传达的信息是骁龙835已经不仅仅是一款手机处理器,他们宣称这款处理器完全适合无人驾驶、VR/AR等更复杂的领域。显然,在英特尔、NVDIA双双占领人工智能应用高地之后,高通也不甘心沦为看客。



英特尔祭出芯海战术,CPU、基带、FPGA一个都不能少



相比高通,英特尔刷存在感的欲望更加强烈,他们用“芯海战术”赚足了眼球,CPU、基带、FPGA...不一而足。


CES开幕前夕,在高通发布骁龙835的同时,英特尔用一系列第七代Kaby Lake处理器吊了一下观众的胃口。事实证明这只不过是一个烟雾弹罢了,英特尔的大招其实还在后面。


1月5日,英特尔推出了业界首款同时支持6GHz以下频段和毫米波频段的5G调制解调器。凭借这款调制解调器,英特尔在高通最擅长的领域先下一局,顿时业界一片哗然。


虽然高通曾在去年10月推出了一款5G调制解调器,但这款调制解调器只支持毫米波频段,而当时高通也对外表示,他们的下一步计划就是要实现6GHz以下频段的支持。但现实很残酷,英特尔抢在了高通前面。


6GHz以下频段是全球通用的频段,这对设备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根据英特尔官方的资料,这款5G调制解调器除了基本的支持超宽频操作、超低延迟的千兆级网络吞吐量之外,它还与英特尔6GHz以下频段5GRFIC和28GHz 5G RFIC(去年的MWC上发布)搭配来使用,这也是其能实现同时支持两个频段的主要原因。


英特尔还填补了5G应用在汽车领域的空白,他们在CES现场推出了GO™智能驾驶5G车载通信平台。该平台提供的就是连接作用,例如把汽车传感器数据上传到机器学习系统、实时下载高清地图、进行空中固件和软件升级等等。


不仅如此,英特尔CEO科再奇还在全球科技媒体的见证下展示了英特尔芯片在VR/AR上的成果。众所周知,英特尔于去年的IDF大会上推出的一套移动MR(Merged Reality)头显方案Project Alloy,其内置RealSense,可实现Inside-out 6自由度空间定位。半年之后,该方案的生态雏形已经出来了。科叔宣布Project Alloy将开放给开发者,并计划与顶级 OEM 合作,并且将在2017年Q4推出 Project Alloy 的消费版产品,第三方厂商都可以推出基于这套方案的产品。


除此之外,在汽车领域,英特尔还推出了Arria 10FPGA汽车解决方案(收购Altera还是有回报的);在物联网领域,推出了包含系统级芯片、内存、存储以及无线连接的模块化计算卡...总之,英特尔在试图告诉我们:他们已经不再是死守PC市场的那个芯片供应商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