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明灵动的文章力求简明扼要。
一幅画不宜有冗余的线条,一台机器不应有多余的零件。
同理,一句话不应有冗词,一段话不应有赘句。”
编者按:
初学写作者总是急于将脑袋所想内容全都表达出来,却往往忽略了词语的选择。然而,你选用怎样的词,就有怎样的句子,甚至段落,文章。大多数失败或成功,都是积累而成。我们写文章的时候,应该挑剔的对待每一个词,不需要它多么的华丽,或者平凡,而是最能表达那份情绪的词。
1.
限定词:起限定作用的词。
2.
形容词:用来限定名词的词。比如说:
“智慧的统治者”中,“智慧的”就是形容词
3.副词:用来限定动词的词。比如说:
“他飞快地跑着”这句话中, “飞快地”就是副词
▼
很多初出茅庐的作者以为堆砌形容词和副词就可以烘托名词和动词的活力。假如他们把某一天的天气描述为“炎热的、干燥的、晴朗的而且灰尘漫天的一天”,他们就会以为可以把这一天描写得更加生动逼真。然而,正确的做法几乎总是恰恰相反。
为什么大量使用形容词和副词的文章一般都是不能采用的呢?下面我列举其中六个原因加以说明:
1.用得越多,效果越小。
当作者使用一连串的形容词或者副词的时候,它们的效果就会互相抵消。当读者读到这个被修饰的名词或者动词的时候,读者的脑海里很难或者根本不可能留存这一连串限定词的全部印象。
2.当作者把所有细节都灌输给读者的时候,他其实是在贬低读者的智力。
这个做法假定的条件是,读者本人压根儿没有任何想象力可言(作为读者,我们总要把自己联想到的许多细节线索贡献出来。无论作者如何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描写某辆“汽车”的模样,读者还是会用自己心目中汽车的形象代替作者笔下的汽车形象)。
3.通常更好的做法是留下空白,逼迫读者不得不驰骋自己的想象力。
这样一来读者就必须把文本变成自己的东西,从而更能全心全意地参与到文本的创造活动中去。假如这个文本同时也是读者本人用心参与创作的作品,他是不会搁下它的。
4.过度使用形容词和副词的作者往往使用的都是普普通通的词汇,
大多是他们此前听到有人在同样的语境中使用过的,于是乎,流于俗套的恶果马上就显现出来了。我们很少能在稿件中发现真正不同凡响的形容词和副词。
5.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形容词和副词往往还会削弱它们所限定的中心词。
这就好比作者告诉读者说:“这个名词(或者动词)劲道不足,无法自立,所以我才要使用几个形容词(或者副词)把它限定一下(或者强化一下)。”
6.假如一部作品使用的形容词和副词过多,自然就得多用逗号,
这会拖阅读的后腿,其总体后果就是读者读起来速度非常缓慢,感觉非常不流畅。假如作者抽出时间朗读一下自己的作品,他们应该自己就能发现这样的毛病。
▼
● 削减用量。
奇妙的是,你只要通读自己的文章,并且砍掉大部分的形容词和副词,就可以提升你的文字水平。至于具体要删除哪些东西,你可以留心三个地方:
(1)
多个形容词并用的地方。剔除所有形容词,只留一个。
在决定保留哪个形容词的时候,问问自己哪个词是最强烈、
最不同凡响的?问问自己,假如只能给这个名词或者动词加上一个修饰语,那么哪个词是最重要的?(通常你会发现,其中有一个形容词或者副词的意义要比其他同类词是你更迫切表达的。)
(2)
找出所有普普通通的或者俗套的形容词
(比如前文“炎热的”),
然后把它们砍掉。
(3)
另外寻找不同凡响的名词或者动词进行替换。
假如这些词已经足够强烈,就不必用形容词或者副词进行额外限定了。
● 把现有的形容词和副词用较不常用的词汇来代替。
现在,你已经把多余的形容词和副词全都砍掉了,你要把注意力集中到那些剩下的词语上来。很有可能,针对每个词你都能想出一个更不一般的、更出人意料的替代词。在较小的篇幅范围内,这种做法似乎不能产生让人刮目相看的效果,不过在更大的范围内这样做的效果就很明显了。在300页的稿子里随处可见俗不可耐的形容词和副词,累积起来这个稿子给人留下的印象就只能是平庸的。
● 强化你的名词和动词,达到它们无须形容词和副词加以修饰的程度。
你与其说“他是一个残酷无情的男人”,不如干脆说“他是一个暴君”;你与其说“她是一个善良的、仁慈的女人”,不如干脆说“她是一个活菩萨”;你与其说“这是一场一泄如注的雨”,不如干脆说“这是一场暴雨”;你与其说“他在很快地跑”,不如干脆说“他在冲刺”。正如你可以找到更好的形容词或者副词一样,同样的方法至少有时候能让你想出更强大的(或者更精确的)名词或动词,而这样的词压根儿就用不着形容词或者副词。
● 有时候你可以用比喻(类比、明喻或隐喻)来替代形容词。
你与其说“他把办公室打理得窗明几净、井井有条”,不如干脆说“他把办公室打理得像一条船一样”;你与其说“这人长得身材魁梧、体格健壮、膀大腰圆”,不如干脆说“他的体格就像熊一样壮硕”;你与其说“他大口吃东西,吃相一点儿也不优雅”,不如干脆说“他吃饭时一副狼吞虎咽的样子”。你当然不想把稿子里的每个形容词或者副词都用比喻来代替,不过偶尔这样效果很好,可以进一步削减形容词的数量,同时更多的直观形象也可以充实你的文章。这样做还可以减少文字的绝对数量,读起来也更显紧凑。
“囚车沿着
崎岖颠簸
的公路
急速前行
,有时很快地
紧急地
急转弯,避开那些
正面
撞向
泥乎乎
的挡风玻璃的
又大又胖
的飞虫。
炎热、潮湿、憋闷
的天气从
打开的
窗户里灌进
滚滚热浪
,让人们不得不用
脏兮兮油腻腻
的抹布擦拭
满是汗水黏糊糊的
额头,在
脏兮兮
的额头上留下了黑乎乎的印迹。罪犯正在
迅速
逃窜,在
让人视力模糊的
薄雾中越来越难以看清了。最后,他们把他拉到公路的
左边
,汽车急刹车时发出
吱吱嘎嘎
的尖叫声。他们迅速地跳下车,飞快地跑向那辆
加长的深色的破旧的
卡迪拉克车。他们
慢慢地
掏出手电筒,
明亮的
光柱照向汽车里那些
面色苍白困惑的大惊失色的
人的脸上。一名警察掏出他那支
大大的沉重的金属制的
枪,
高高地
举过头顶,另外一名警察摸出
光溜溜的银光闪闪的
手铐,在汽车里面的人那
警惕的恐惧的
脸前面
危险地
晃动着。他们
高声
命令
汽车里的人
下车,汽车门
慢慢地小心谨慎地
打开了,发出吱吱声,
咔嗒咔嗒
地,还在不停地摇晃。”
这段话有许多问题,不只是形容词和副词,但是我主要关注的是形容词和副词的问题。在有问题的地方下面画线(
黄色字体部分
),这些部分可以砍掉或者用更好的词语替换。
你不是总能把自己想表达的意思都传达出来,但是最起码你的表达要更加紧凑。让我们看看上面这个例子修改之后的情况:
“囚车在颠簸的公路上疾驶,时而急转弯避开那些撞向挡风玻璃的大蝗虫。闷热的天气从车窗灌进来,让人们不得不用抹布擦拭额头,在额头上留下黑乎乎的印迹。罪犯正在逃脱,让人在薄雾中越来越难以看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