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 down / keep up 这类短语,宾语如接名词,放中间、放后面,都可以;
但如果是接代词,则只能放中间,只能 put it down,不能 down it。
像柯林斯这类词典,还会在 put down 释义末尾标注一下:[V P n (not pron)],意思是一样的:短语接代词,代词不能放末尾。
语法点本身倒不难,困扰我的是——
为什么
。
也就是说,为什么,名词可以在短语中间后面随便放,代词就不能呢?
为什么,明明语法、语意都算说得通,put down it 就不行呢?
久思不解。
*
后面查资料,也见过一个说法,大意是:
代词放末尾,会导致短语不平衡。
这个理论认为,英文各类成分,都可看作带有重量,名词、动词等实词重,代词轻,put down it 代词缀尾,两边重量悬殊,好似跷跷板一边倒,不好。
是个新鲜角度,但我总是觉得,好像哪里还是不够,无法自洽。
于是好些年,这个「为什么」也就一直这么悬着。
直到昨天,突然想到,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这个代词必放中间的规则:
新旧信息。
*
什么意思呢?
无论汉语英语,说话、行文都是从旧到新,从已知到未知,这是大脑接收信息的习惯。
好比「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长得真是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由旧及新,朗朗上口。
如果不新旧反了,就会觉得奇怪,比如:「山里有座庙,从前有座山」。
而且,新旧信息往往也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好比,「你既是总裁,也是丈夫」,接下来要说的是「你也要顾家」;但「你既是丈夫,也是总裁」,接着多半是谈要顾事业。
…
put it down 短语中,it 是代词,而凡有代词,多是
指代
前文
出现过
的名词,即:
it = 出现过的名词 = 旧信息。
这样的短语中,动词 put 必须放最前,引领动作,没得选。这时,如果宾语是代词,那这个 it 必然是说话、听话双方都知所指何物;
于是,重点不在 it 这个已知信息,而在最后这个表动作介词,是 put it
down
,还是
up
,还是
aside
?
介词缀尾,信息更顺,意思也更清晰。
当然,如果宾语为名词,那宾语既可能是新信息,也可能是旧信息,放中间、放末尾都常见,慢慢地也就不加界定了。
*
这些年学语法,养成了个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