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梅奥国际
关注梅奥医疗,掌握医疗行业最新动态!在这里,我们每天都会精选医院管理和医院营销好文来与你分享。作为国内首家专业的医疗品牌服务商。梅奥用实力来树行业标杆!梅奥国际官网:www.mayocc.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生研究所  ·  他嫌弃你时的生理反应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梅奥国际

该怎么对医院院长和医生实施绩效考核?

梅奥国际  · 公众号  ·  · 2018-09-25 17:40

正文

怎样设置绩效考核挂钩机制,让院长们心服口服?又该如何通过考核实现医院公益性和经济性的平衡?

绩效考核应把握“五大关键”

医院的绩效考核为什么那么难?难在哪里?政府要求体现公益性,患者希望满足各种需求,但医院在发展中又遇到很多问题。在这种矛盾的环境中,千万不能用传统的非黑即白的理念来解决,而是要在这些矛盾中寻找平衡点。

“绩效考核到底与什么挂钩才能让院长高度重视?对一个医院来说,不给医保,院长不着急,老百姓着急;不给拨款,院长不着急,医生着急。”高解春作了进一步分析,只有让医院院长在乎的绩效考核才能真正发挥切实作用。为此,梅奥国际介绍总体思路有四点:体现医院公益性;保证医院管理运行;设立正向的衡量标准;设置客观性、量化性和可比性的指标。

“从来没有人说公益性做好了,医院运行是一塌糊涂的。”为了产出良好的社会效益,保持医院良好的运营状态,在对医院进行导向时,不仅需要强化社会满意,重点考虑病人利益和医院运营效率,还要兼顾医院经营、管理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重视职工对医院院长的态度,淡化运营效益。

在考核过程中,重点把握五大关键:科学性和全面性相结合;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综合考量;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并行实施;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兼顾;社会效益和运行效率平衡。”

保费用控制、医疗收支预算执行情况、引入工作难度系数等。

支招医院内部绩效改革

传统的医院岗位工资制度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比如以学历职称工龄为依据,无绩效概念;岗位职责难以量化,大锅饭痕迹明显;国家制定行业标准,院长科主任无管理手段。而且薪酬分配时存在诸多弊端,比如过多强调工龄职称,缺乏量化质化指标;简单劳务收入分配,未能体现绩效贡献;太多纵向共性分配,忽视横向个性分配。结果导致对医院发展导向作用不强,对精英骨干凝聚作用不够。

为了解决考核与分配中存在的这些主要问题,申康中心进行了考核方向改革,一方面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为契机,实行工资总额预算,引导市级医院坚持公益性办院方向;另一方面以转变医院运行机制为主线,改革医院内部绩效考核和分配制度,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改革过程中,严禁将药品收入、检验检查收入、耗材收入等经济指标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个人的考核指标,严禁将科室收支结余直接作为收入分配基数。

围绕患者满意、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病种难易度、临床科研产出和教学质量、成本控制盒医药费用控制、医德医风等核心内容,建立医院内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实行分级分类考核,建立以绩效为基础、以考核为依据的收入分配制度。根据考核结果,在分配中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提高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待遇,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业绩突出的员工倾斜,充分发挥岗位绩效工资的激励导向作用。

加强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是政府办医主体的重要职责,是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引导公立医院端正办医方向和行为、提升医院专业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自2006年起对所属公立医院的院长进行绩效考核,初步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和操作办法。

各市级医院在考核指标体系的引导下,纷纷在提高病人满意度、提升医疗护理质量、加强费用控制、注重节能降耗和提高效率、加强学科人才建设和科研创新等方面狠下功夫,从运营数据可以看出,市级医院的绩效指标均呈改善趋势,绩效考核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得到理想实现。

(一)病人满意度持续上升 。全市医疗机构病人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开展绩效考核以来,市级医院病人满意度持续上升,“十一五”期间平均得分为92分,高于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平均水平约1分。

(二)医护质量有所提高。数据显示,上海市“医院管理年”医疗护理质量督查结果显示,“十一五”期间市级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平均得分,分别从低于全市三级医院、与全市三级医院持平,转变为连续数年高于全市三级医院平均水平,医疗护理质量持续明显提高。

(三)医疗费用得到控制 。“十一五”期间,市级医院门急诊与出院均次费用年均增幅分别为3.39%和3.96%,低于全市三级医院平均水平(4.31%和5.22%),分别较本市同期居民消费指数(CPI)年均涨幅高0.79和1.36个百分点。与“十五”期间门急诊和出院均次费用7.89%和6.48%的年均增幅相比,均次费用增速有所控制。

(四)医疗业务量良性增长。市级医院门急诊、出院和住院手术业务量连续呈两位数增长,增长速度明显超过全市三级医院平均水平。同时,住院医疗服务占全市医疗机构和三级医院医疗业务量的比重增幅,均高于门诊医疗服务,凸显了市级医院诊治疑难重症和承担危重病人抢救任务的功能定位,并为满足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平均住院床日稳步下降 。“十一五”期间,市级医院平均住院日降至10天以内,年均降幅超过1天。在最具可比性的综合医院对比中,2010年市级综合医院的均值为9.34天,低于全市三级综合医院平均水平,年均降幅为0.76天。

(六)人员效率不断提高。2010年,市级医院的每医生门急诊人次、每医生出院人数和每医生住院病人手术人次,分别较“十五”期末增长45.93%、59.55%和75.36%;综合性医院每医生人均服务量增幅也高于本市三级综合性医院平均水平,工作效率明显较高。

(七)能耗消耗得到控制 。“十一五”期间市级医院平均每万元业务收入的能耗支出年均下降5.05%,有5家医院年均降幅超过10%;每万元医疗收入的卫生材料支出年均上涨2.08%,2010年有12家医院较上年同比下降。市级医院提高了节能降耗意识,加强了相关制度建设和内部管理,在业务量不断上升、物价指数不断攀升的情况下,能耗、卫生材料等成本支出得到了一定控制。

(八)学科人才建设与临床科技工作进步明显。市级医院不断推进学科人才、临床科研和医学教育等工作,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