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史事挖掘机
世界古代史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历史与秩序  ·  惊心动魄,地球历史的24次大转折 ·  昨天  
上下五千年故事  ·  汉武帝临死前,发布一残忍的旨意,过了1948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史事挖掘机

明朝“最后”的武将,被清兵一箭穿喉而亡

史事挖掘机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1-12 00:00

正文

关注本平台后,每天为您挖掘8篇历史史事


铁骨虎将黄闯子


弘光元年五月十日,南明弘光帝朱由崧孤身棄城而出,潛入駐紮在蕪湖的靖南伯黃得功軍營之中。旋即十五日清軍入駐南京,弘光政權文武百官如錢謙益等數十權要均剃發降清。清軍搜尋朱由崧不得,舉兵向蕪湖進發。







崇祯十四年鲍家岭大战以官军的胜利而告终。


殊死大戰後的夕陽顯得格外靜谧,僥幸存活下來的兵士,伴著這血腥般的殘霞麻木的打掃著戰場,不時給著尚未死透的敵人補上一刀,諾大的戰場上隱約起伏的無力慘叫聲暗昭著大明王朝已到竭力末路。


總兵黃闖子半倚在草地上,默然看著眼前的一切,只有臉上尚未結痂的箭傷帶來的陣痛才讓他找到了生命的知覺,這箭傷是他不顧親兵阻攔,豪飲鬥酒後親赴戰場拼殺時留下的。


此戰活捉農民軍兩員大將,其中三鹞子王興國還是張獻忠手下最爲勇猛的將領,此時正該享受大戰勝利後的喜悅,可闖子卻根本高興不起來。


他回想起這些年南來北往的征伐,腦海裏不斷翻滾著不祥的念頭。洪督師在遼東戰局陷入困境,中原一帶殺來殺去都是漢家子弟,爲何大明的敵人這麽多就是殺不完?


闖子只是個武官,仗越打越多,也越來越擔憂其這些根本不屬于他考慮的,也不是他所能想明白的事情。爲了不被這些無關的思緒困擾,他逢戰必痛飲數鬥,以此麻痹自己,沖入敵軍陣營見人就殺不顧生死,闖子這名號便由此被喊出來。  


闖子雖是個粗人,但也是有名字的,他原名黃得功。


從小就沒了父親,跟著母親四處漂泊,一直從合肥輾轉到開原衛。

▲黄得功(?—1645年),号虎山,明末开原卫人,其先自合肥徙。军中号黄闯子,官至太傅、左柱国,封靖国公。

闖子從小好酒,十二歲那年,聞到母親釀酒香醇,竟按捺不住偷喝了精光。後來遼東邊事緊張,家中貧瘠讀不了書,闖子又生的高大威猛,便拿起刀去了遼東投軍。  


闖子仿佛就是爲戰而生,初上戰場便毫無畏懼,像只嗜血的饑餓雄師,百總怎麽也拉不住,眼看著他提著刀奔向敵陣。


激戰後大家都以爲這個生猛的新兵蛋子枉死在了敵人手上,誰知闖子拎著刀左右夾著兩顆清軍人頭,帶著滿臉凝固的血痂徑直走向百總追討犒賞。


回家後便將首級換來的五十兩銀子交給了母親,這些銀子母親過了一眼,最終還是換了酒喝。  


戰場上敵人的熱血總能讓在酒精刺激下的闖子極度興奮,闖子便義無反顧的走上了行伍之路,這一去便是一生。  


闖子終究是天生的軍人,在遼東邊境抵抗滿人時,憑借作戰勇猛、屢獲戰功迅速被提拔爲經略的親軍,旋即立功升任到遊擊將軍。


正當剛被提拔的闖子以爲此身將爲大明守邊一輩子時,大明朝積攢半個世紀的毒瘤全面爆發,中原地區掀起轟轟烈烈的大規模農民起義,闖子的命運也隨之改變。  


隨著中原農民軍之勢愈燒愈烈,各地衛所兵士根本無力抗衡,各路官軍四處圍剿,疲于奔命且收效甚微。這種不利形勢下,一大批邊境優秀中下級將領被征召入京,崇祯九年闖子被提拔爲副總兵,入京分管京師衛戍部隊。崇祯十一年,闖子率領禁軍跟著時任總理熊文燦出京赴陝西平叛。  


想到這裏,闖子一陣苦笑,早知道大明後來的敵人都是一群餓得半死的農民,而且怎麽殺都殺不盡,當初還真不如在遼東跟滿清蒙古人幹個痛快!


初時,闖子恨透了這群亂臣賊子,國家正處邊患四起困境之時,可李自成、張獻忠這些混賬東西竟然還趁亂反叛,立誓不殺盡此賊絕不還京!然而隨著戰事的進行,闖子敵人殺的越多,官升的越高,卻越來越糊塗。 

 

闖子入駐京師時才見識了泱泱天朝之繁盛,只歎邊境寒苦,卻從未曾想到本該富裕繁榮的大明朝內陸腹地竟已成人間煉獄。

行軍之處除了少數的城鎮,闖子見到的均是荒無人煙、浮屍餓殍之地,這觸目驚心的慘象讓他難以置信這竟是邊人口中向往的中原大地。



更令闖子始終不願面對的是每次對陣時,站在敵軍隊伍第一線拼命的都是些瘦骨嶙峋、餓的連槍都舉不穩的老農。


這哪裏是打仗,這分明是送死!  


但這些送死的老農爲什麽要鐵了心跟著李匪張賊\與朝廷做對,何不回家種田盼個好收成?!  


母親一直教育他要忠君愛國,朝廷現在又如此器重他,他決不能辜負皇上的期望。


闖子最初堅信這一切都是該死的李匪張賊\迷惑老百姓,降而複叛,害的大明內憂外患,害的大明子民如此悲慘。


但腦海中時時浮現京師達官顯貴的酒肉奢靡、醉生夢死,反觀眼前兵士和流匪的瘦弱淒慘,讓他不禁懷疑起到底誰是大明真正的敵人。  


闖子沒讀過什麽書,終究是弄不懂這其間的緣由。  


闖子的思緒隨即被親兵的急報拉了回來。


急報寫到張獻忠已經率軍攻陷廬江、鳳陽兩郡縣,督師急令他移師廬州,防範張匪不得有誤。闖子起身看了一眼身後的戰場,不再猶豫,翻身上馬揮揮手讓親衛鳴鼓整軍,火速向定遠縣進發。 

 

闖子率先鋒五千精銳騎兵在英山縣、太湖縣之間的石牌追趕上張獻忠,張獻忠稍一交鋒便感不敵,便立即引兵撤退。  


闖子見狀親自騎快馬追趕,最近時距張獻忠不足尺余,一箭便可將其斃命。可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闖子卻將滿弦之弓松了下來,望著張獻忠狼狽逃竄的背影輕歎了一口氣,拔馬退了回來。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明思宗朱由检于煤山自缢殉国。


因斬殺叛將劉超被朝廷封爲靖南伯的黃闖子,三月下旬才接到勤王诏令,火速引兵北上。剛走到安徽境內,四月十七日便得到確切消息,先皇已薨于國難,太子及兩位皇子無一人逃出。


闖子聽聞後,面北痛哭,幾度昏厥。


已爲朝廷征伐多年的闖子早就不是只知痛飲殺敵的莽夫了。如今正處國家危難之際,已身爲伯爵的他必須站出來爲國獻身,來不及悲傷,當務之急便是速速確定大寶之位。


黃得功聯合諸將立定主意後,便多番督促鳳陽總督馬士英擁戴福王朱由崧登極皇位,無須理會東林、複社一群宵小的無妄之議,率軍奉福王入南京監國旋即稱帝。


得功因定策之功被晉升爲靖南侯,鎮守滁州、和州,興平伯高傑鎮守徐州、泗州,東平伯劉澤清防守淮安、揚州,廣昌伯劉良佐鎮守鳳陽、壽州,號爲四鎮。


至此,大明一脈得以延續,士民軍衆終于奉得正朔,南方大片疆土資源仍然掌握在明廷手中。整頓河山,仍可于李順、滿清一戰。


然而事情卻不像黃得功想的那麽簡單。


朝堂內部最先出了大事,老長官馬士英起用阮大铖後,與東林舊臣的矛盾公開尖銳化。馬士英依仗四鎮之力,轉而將屠刀舉向了自己人。得功本來就厭惡這些只耍嘴皮的東林複社一衆,盡是些勾心鬥角、道貌岸然的家夥,死不足惜,但也知道在如此緊要關頭引發內鬥並非明智之舉啊!


黃得功最恨這些文官傾軋,可從沒想到武將之中也有如此狼心狗肺之輩!


史督師爲防四鎮之一高傑擁兵自重、不聽調遣,派其暗中牽制。得功一直敬重史督師爲國忠烈,以大局爲重便聽從調遣駐軍儀真。不久聽聞其兄弟登萊總兵黃蜚將赴任之時,得功親率三百親兵爲其接風。


正當得功行軍到高郵土橋下令造飯之時,伏兵四起,豎起的正是高傑的旗號。得功立即拿起鐵鞭投入戰鬥,無奈埋伏的敵人太多,箭镞如雨,身邊親衛一個個倒下,不得已只能邊戰邊退。
敵人一軍士冒死舉起長槊橫刺到得功跟前,得功借勢一拉,反手將其砍死。得功前後親手殺死數十人,敵軍素知得功威名,猶豫不敢再次上前。得功趁隙怒吼一聲翻身上馬飛奔回營。


誰料儀真軍營也剛擊退高傑的偷襲部隊,損失極爲慘重,得功眼看跟隨自己南征北戰的弟兄竟死在了自己人手裏,極其悲憤,痛下毒誓定將親自手刃高傑。


得功隨即一邊將此事上報朝廷,一邊整兵尋求高傑決戰報仇。


正當兵馬開發之際,從南京派來了朝廷安撫勸和的使者,也帶來其母親病逝的噩耗。


得功平日最爲孝順,當即勒令停止進軍。史督師聽聞此事後,親自來到得功軍前吊喪。


史督師勸得功“今將軍以國故捐盛怒,而歸曲于高,是將軍收大名于天下也”,得功一面素來敬重史督師無私奉國,一面也是念朝廷初興,不願同室操戈,雖然始終記恨高傑,卻最終還是爲大局按兵未發。


得功雖然粗魯不識文墨,卻是天性忠勇仁義,能爲大事國體而忍一時之氣。高傑後來進取河南之時,在睢州被總兵許定國設下鴻門宴擊殺,其家屬俱在揚州。


得功手下將士群情激憤,紛紛要求趁機襲擊以報前仇,最終得功以國事爲重不忍報複,而勒兵移駐廬州。


這邊四鎮內鬥未熄,武昌甯南侯左良玉又于弘光元年三月二十三日,打著“清君側”旗號起兵反叛。朝廷立即下令四鎮軍馬攔江堵截,然而四鎮卻早已不聽朝廷指揮,且內部也是矛盾重重,朝廷能倚靠之師唯獨得功一部。此時的清軍在擊破李自成後,也于江北虎視眈眈,圖謀大舉南下。


四月初,左良玉病死于九江之上,得功迅速進兵于銅陵邀擊左良玉之子左夢庚,戰事進行的異常慘烈。左良玉的軍隊人數衆多,且爲諸鎮中最強,得功將主力部隊全部投入戰場仍不能取勝。得功顧不得其他,只能再次率親兵親赴戰陣,身中三箭才將左軍擊退。


正在此時,遠在揚州鎮守的史督師傳來急報:四月十八日清軍南下圍困揚州。此時四鎮之中得功剛取得慘勝,部隊傷亡極大,且路程遙遠,救援不及;高傑已死,其子年幼無力約束部將,早已分崩離析,各部紛紛投降清軍;劉良佐駐守京師救援不及;劉澤清則一直與清軍眉來眼去,在被派往救援揚州之時便已降清。


“檄各鎮援兵,無一至者”,四月二十九日,揚州城破,史督師拒降被殺,數十萬百姓被屠。


得功接到史督師爲國殉身的消息後,痛不欲生,卻也能頓足大哭,毫無辦法,只能斂兵駐防于蕪湖,依托長江防衛京師。

得功看到皇上披頭散發孤身一人潛入營帳時,驚訝不已,隨即便明白大勢已去。立即跪下痛聲說到:“陛下死守京師,我等必能誓死抵禦,而今陛下爲何聽信讒言,棄國至此,這軍營兵伐之地,臣如何守護陛下周全啊!”


皇上扶起得功也是滿臉淚珠:“除卿之外,朕無處所依啊,京師已于十五日被清軍占領了。”  


得功此時才知道朝局變動如此之巨,文武官員均已降清,弘光朝廷的命運全部寄托在自己身上了。


頓時心中大恸:“先思宗皇帝命我勤王,兵馬未至而先皇殉國。後史督師急令馳援,路遙兵乏不及而殉難。今日皇上直入我營,再不守護周全,何顔面大明千萬百姓!”旋即跪倒再拜:“臣定當以死效命!”  


得功本來打算擁帝赴杭州再圖大計,不料四鎮之一廣昌伯劉良佐已于十六日降清,正率領清軍自南京追至蕪湖,得功無奈只能整兵決戰。  


決戰前夜,得功照例喝的伶仃大醉,獨自坐在船頭看著江浪起伏,心中甚是惆怅。

得功趁著酒意胡思亂想,到底是誰害的這大明江山如此多難,文臣武將?滿清流匪?


得功怎麽也想不明白,越想不明白便越痛飲,痛飲完又是痛哭,來來回回直到麻痹而無知覺才昏睡過去。  


決戰第一天,得功依托水軍抵擋住清軍的猛烈攻擊。


兩軍激戰正酣時,一個盤著大辮子的清軍摸上主船,一不注意差點砍下得功的左膀,得功吃痛怒喊,反手一刀結果了這個勇敢的滿族勇士。主將受傷,隨即鳴金收兵,清軍也未追趕。  

史事挖掘机


长按下面二维码2识别就能关注本平台


关注本平台后每天为您挖掘8篇历史史事

決戰第二天,得功早早包裹好受重傷的左臂,右手拾刀指揮手下八個總兵整兵再戰。岸上卻傳來故人熟悉的聲音,得功大爲驚訝,沒想到四鎮之中與其交情最深的劉良佐竟已叛變,此刻正在岸上勸降。得功來不及感傷旋即扶船痛罵,不料這一罵卻指明了主將的位置。  


“嗖”,一支利箭劃破江面,直指主船而來,得功躲閃不及,頓時咽喉血流如注。得功使盡最後的氣力將箭拔出,破碎的喉嚨發出嘶啞低沈的怒吼聲:“殺!”  


得功無力的擡起腰刀旋即又滑下,瞠目中夾雜著不甘和怒火,終究還是失去了光澤。  


大明武將之魂倒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