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厕所关乎民众健康和福利,中国政府现在全面重视这个问题,我们觉得非常棒。”英国厕所协会负责人雷蒙德·马丁对新华社记者说。
小厕所,大民生。厕所问题不仅关乎百姓的日常生活,也是中国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一面镜子。自2015年以来,中国推行的“厕所革命”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受到广大群众和游客的欢迎,也收获海外人士的广泛赞誉。
牵着民生 连着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短板。
“中国政府发起‘厕所革命’,努力改善公共厕所设施,值得称赞。”马丁去年7月就在协会网站上转发了一篇详细介绍中国“厕所革命”的文章。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意识到厕所对建设文明社会的重要性,他对厕所问题的重视让人赞赏。我们希望英国政府和领导人也能学习这种精神,重视这个问题。”马丁说。
肯尼亚肯雅塔大学文学专业博士生菲利普·埃蒂扬2014年至2016年在北京从事新闻工作,见证了中国厕所卫生条件的一步步改善。他认为,“厕所革命”体现了中国政府对民生和社会文明的高度重视。“中国政府能让那么多人口实现脱贫,相信他们也一定能解决好厕所问题。”
新加坡明鼎国际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郎义煊认为,厕所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对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中国领导人习近平能洞察到这个细节,‘厕所革命’很接地气,让人眼睛一亮。”
埃及《金字塔报》记者萨米·卡姆哈维多次到中国采访。他表示,中国的“厕所革命”做得非常到位,公厕数量多,覆盖范围广,卫生整洁,也照顾到不同人的需求。这是中国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表现,也是中国政府工作细致的成果。
巴西人热娜伊娜·卡马拉说,中国厕所的变化让民众和游客感到更加方便、清洁。“中国政府从小处着手投资公共厕所,是帮助人民追求更美好生活目标的具体做法,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提升。”
经常访问中国的德国作家施台凡·舒曼表示,中国的大多数公共厕所都是免费的,标识也很清晰。“中国的厕所系统虽然不是最发达的,但却是最可靠的,中国提供了很好的公共服务。”
务实之举 提升形象
2015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厕所革命”是提升旅游业品质的务实之举。
“厕所革命”推行两年多来,全国旅游业共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6.8万座,超过目标任务的19.3%,受到广大群众和国内外游客的普遍欢迎。
中国驻新加坡旅游办事处主任刘晓惠说,近两年邀请东南亚和海湾地区旅行商前往中国踩线考察,国外旅行商普遍反映中国景区的厕所有质的飞越,认为厕所设备硬件升级,常备纸巾且保洁到位,大大提升了旅客的旅游体验。
联合国日内瓦总部负责广播和电视事务的官员弗朗索瓦·叙比热曾到访中国上百个城市,对厕所的变化印象深刻。叙比热说:“让我惊奇的是,北京胡同的公共厕所设施齐全,丝毫不亚于欧洲的厕所,甚至更干净,还有专门的清洁工每天负责清扫。这与我之前对胡同的印象完全不同。”
澳大利亚人阿伦·理查德·达夫在中国生活了近十年。他发现,近年来中国的公共厕所卫生条件有了很大改善,西式马桶更加普及了,厕所异味也少了,特别是越来越多的厕所配备了厕纸,让没有随身带纸习惯的外国人免除了很多尴尬。
新西兰一家健康科技公司产品总经理切丽曾于2016年来北京参加中新青年论坛。她说,在她去的几座中国城市里,购物中心或电影院公厕干净整洁,大多配有手纸和烘手机。此外,还有提供婴儿座椅的母子厕所、伤残人士专用厕所,为使用者提供了极大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