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湖北省疾控中心服务号,提供新冠疫苗预登记、通知、查询(全省统一平台),以及疾病控制健康教育等服务。后续将上线儿童和成人预约接种、儿童和成人接种记录查询、儿童和成人应种计划、接种信息通知等相关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妻子去世1年后,丈夫偶然发现她藏在衣柜的惊人 ... ·  昨天  
创意铺子  ·  网文怎么还有离职爽文了? ·  昨天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新年安排的999足金手机贴太喜欢了! ·  昨天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唐探1900》破20亿,背后的这段心酸史不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这4种常吃的菜被列入“致癌清单”,不能再吃了?真正致癌的是它!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公众号  ·  · 2024-10-08 17:18

正文

从小到大,你一定听过这句话:


多吃蔬菜对身体好!


小时候不爱吃蔬菜,爸妈会对你说;长大后体检发现异常,身边朋友会对你说;而有了孩子以后,你也会和他们这么说。


然而,时不时你会在家族群里看到这样的讨论和文章——


某某菜吃不得!吃了要得癌的!

3种蔬菜已被列入致癌名单......


(来源:网络)


那么,这些关于蔬菜致癌的传言是真的吗?蔬菜不再是绿色健康的代表了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这种蔬菜确实“可能致癌”!

蕨菜作为不少地区常见的“山菜”,有着“野菜之王”的称号。它的口感脆嫩,清香味浓,很多人一到春天就会忍不住多吃两口。


(来源:Wikimedia Commons)


然而,蕨菜却是迄今为止,唯一一种 具有致癌能力的蔬菜!


早在2011年,蕨菜 (欧洲蕨) 就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2B类致癌物,也就是对动物有致癌性,对人体也可能致癌,但致癌可能性较低 [1]


*注:腌制蔬菜也是2B类致癌物,但主要是因为加工方式,和蔬菜本身无关。


研究发现, 蕨菜中一种名为原蕨苷的化合物,是其可能致癌的“罪魁祸首”。



在动物实验中,给小鼠等实验动物喂食蕨菜可导致它们患上肠道肿瘤或者膀胱肿瘤。不过,目前还欠缺充分的证据证明蕨菜可使人患癌,所以属于“可能让人类患癌的物质” [2]


那么,蕨菜真的一口都不能吃吗?


理论上来说, 对于可能致癌的食物,没有绝对的安全剂量,也就是说无论吃多少,都有致癌风险。 所以,不吃就可以避免致癌风险,何乐而不为呢?


但如果实在想吃,在不过量进食蕨菜产品的前提下,还有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帮你降低风险。


那就是,焯水!


(来源:soogif)


可以在水烧开后,煮嫩蕨叶15分钟,或把嫩蕨叶蒸10~12分钟后,弃掉蒸煮嫩蕨叶的水份,再进行烹煮。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嫩蕨叶中的原蕨苷,以及其他水溶性有毒化合物 [2]


2.折耳根(鱼腥草)致癌:别太担心!

折耳根,也就是鱼腥草,也是家族群中“致癌清单”里的常客。


流传甚广的一个说法是:“鱼腥草含有毒物马兜铃酸,吃了伤肾还致癌!”


(来源:网络)


我们直接上答案: 基本不用担心!鱼腥草里没有马兜铃酸,有的是马兜铃内酰胺。


流言中的 马兜铃酸的的确确是有名的1类致癌物 ,也就是明确致癌的物质,而且马兜铃酸致癌作用很强,少量的马兜铃酸都可能引发DNA损伤,进而导致肾癌等多种癌症。


不过,鱼腥草中 含有的不是马兜铃酸,而是马兜铃内酰胺。


马兜铃内酰胺是一大类化合物的通称,鱼腥草中所含有的 5 种马兜铃内酰胺,都没有致毒性 [3] 。目前,也只有体外细胞实验发现鱼腥草萃取物中含有毒性物质,具有肝细胞毒性 [4]



总的来说,鱼腥草有毒的证据十分有限。所以,基本不用担心,当季的时候,吃些解解馋也是可以的。鱼腥草至今都是西南三省老百姓餐桌上的常客呢!


3.西葫芦,佛手瓜等瓜类蔬菜会致癌?

典典表示,要为流言中的西葫芦,佛手瓜等瓜类蔬菜鸣冤!


传言中,爆炒这些瓜类蔬菜,会产生 丙烯酰胺这种2A类致癌物 (对人体可能致癌,致癌可能性较高)


(来源:soogif)


事实上,只要是 含有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食物 ,比如土豆、面包、咖啡等,经过120℃以上高温烹制后,很容易出现“美拉德反应”。


这个反应能让食物颜色发黄发褐,释放出诱人的香气,但也会产生丙烯酰胺。


所以,划下重点,瓜类蔬菜产生丙烯酰胺主要原因是“爆炒”,也就是高温烹饪!让西葫芦等瓜类蔬菜“背锅”实属有些冤了。



毕竟, 丙烯酰胺更常见于油炸、烘焙、膨化食品中。 要避免风险,应该要少吃这些食物,同时在烹饪菜时,要注意温度,尽量选择蒸、煮、清炒,少用煎、炸等高温烹饪做法。


4.黄瓜“开花”会致癌:也不用担心!

传言中顶花带刺的黄瓜都打了激素,吃了不仅会性早熟,还会致癌。


其实,真相是顶部开花的黄瓜可能是自然生长的结果,也可能是黄瓜开花时使用了植物激素氯吡脲。



这两者都是安全的!摘得早的黄瓜,顶部容易开花,而 氯吡脲作为一种植物激素,只对植物有用,对动物没啥影响,不会对人体致毒致癌。 而且一般用量很小,使用过量的激素,黄瓜反而容易出现苦味、空心、畸形,甚至腐烂。




蔬菜致癌的传言,大家已经了解了不少,但是你知道吗,很多蔬菜不致癌但却自带“毒素”。


不过,不用担心,一招就能“解毒”!



1. 新鲜黄花菜: 含有一种叫“秋水仙碱”的物质,对胃肠道有强烈的刺激性,会导致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不过,秋水仙碱易溶于水且不耐高温,经过焯水晒干就基本可以去除毒素。


2. 豆角: 含有大量皂苷、扁豆碱、血细胞凝集素和蛋白酶抑制剂,做不熟对人体有害,可以破坏红细胞,对胃肠黏膜造成刺激!


需要煮沸15分钟以上,使豆角充分熟透,失去原有的鲜绿色,吃起来没有生味和苦硬的感觉,就能把毒素破坏掉 [5]


3. 菠菜、苋菜 、苦瓜和其它口感苦涩的菜: 这些尝起来有点涩的蔬菜,草酸含量比较高。大量食用会刺激胃肠黏膜,同时草酸还可与钙结合形成不溶性的“草酸钙沉淀”,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或形成泌尿系统结石。适当食用,或者焯水后再烹饪,食用完全可以放心!



说了那么多蔬菜的传言,相信大家已经知道绝大部分蔬菜依然是绿色、健康的代表,只要做法得当,都是我们餐桌上的好选择!


但其实,在我们的餐桌上,可能确实 藏匿着“致癌毒物”!



以下这4种食物,我们真的需要警惕,千万要少吃:


1.加工肉:

指的是经过熏制、腌制、风干或其他增加口味、有利于保存的肉类,比如肉干、火腿、腊肉等。目前, 加工肉类已经“荣登”1类致癌物!


2.中式咸鱼:

制作时,用盐腌制后再风干,过程中会生成大量亚硝基化合物,属于2A类致癌物!目前已有充分的证据提示,中式咸鱼会增加鼻咽癌的发病风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