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刘翔电子研究
国信电子行业分析师:刘翔、蓝逸翔、马红丽、唐泓翼,关注中国电子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角色的渐进式升级,致力于为A股二级市场机构投资者提供专业的电子板块股票投资咨询,为中国电子产业与资本共荣尽一己绵薄之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城市实验室BCL  ·  第一期讲座课《时空间行为研究》 ... ·  2 天前  
财金学子  ·  书香财金·心乐园 | ... ·  3 天前  
中国教育报  ·  中共中央办公厅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刘翔电子研究

【太平洋电子刘翔团队】【大族激光】制造升级装备为先,立足激光外延发展

刘翔电子研究  · 公众号  ·  · 2017-07-04 09:07

正文


报告摘要

  • 中国制造业亟待升级,激光设备存迫切需求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并向更高价值端拓展从而带动对高端装备的需求。虽然我国制造业产量占据世界接近25%,但是我国制造业产品质量整体水平亟待提高。从国外发展历程来看,美国、德国和日本都经历了一轮激光设备的高速增长期,带动了对激光装备需求的大幅提升。中国激光设备加工行业增速有望维持在15%以上。

  • 从产品端向装备端拓展,高端设备构筑厂商核心竞争力

全世界电子产业链的角色不断重构,高端厂商退出电子产品层面的业务转向核心装备、材料和IP。伴随着我国用工成本的持续高涨以及部分老旧设备和低效率生产线的陆续淘汰,我国制造行业对自动化和智能化装备的需求进一步提升,设备端的先进程度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制造业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 多业务齐头并进,夯实激光主业,布局新能源

公司目前已经形成产品的激光设备及自动化产品型号已达300多种,是国内激光设备最齐全、细分行业经验最丰富的公司。16年部分细分业务如系统集成、新能源、LED、LCD、OLED、机器人等营业收入均大幅增长。同时,公司参股设立新能源产业基金,以锂电设备业务为基础,积极布局新能源产业。

  •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公司主营业务充分受益国内智能制造所带动的产线升级需求,大功率及小功率激光设备及自动化配套设备有望维持高速增长。同时系统集成、新能源、LED、面板业务、数控机床、机器人等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我们预计公司17-19年净利润分别为11.46/13.72/16.61亿元,EPS分别为1.07/1.29/1.56元,对应PE分别为28.2/23.5/19.4倍。考虑到公司是高端装备行业龙头,给予公司34倍PE,17年合理估值36.5元,给予“增持”评级。


  •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目录

一、大族激光——激光设备领域的先行者

  (一) 智能制造的先锋

  (二)大股东控制权稳固,打造智能制造龙头

二、中国制造业升级空间巨大,带动激光设备旺盛需求

  (一)全球激光产业高速成长,制造升级催生国内激光设备市场需求

  (二)中国的制造业规模全球第一,诸多行业拥有巨大的升级空间

三、核心竞争力层次提升,高端装备迎来快速增长时代

  (一)中国制造将从产品端到装备端拓展

  (二)制造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决定厂商核心竞争力

四、公司质地优良,成长逻辑清晰

  (一)多业务并进显成效,应用领域广泛夯实成长动能

  (二) 立足研发拓展上游核心零部件,打通激光全产业链

五、盈利预测及估值

六、风险提示



一、 大族激光——激光设备领域的先行者

(一) 智能制造的先锋

1996年,高云峰先生创办深圳市大族实业有限公司,经历几年的发展迅速占领国内激光行业龙头,成为世界主要的激光加工设备生产厂商之一,大族激光激光打标机、激光焊接机、激光切割机等多类激光设备产销量全球领先,多项技术国内当先。大族激光研发实力雄厚,拥有上千人的研发团队,目前获得的国内外专利280多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06项,多项核心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是世界上仅有的几家拥有"紫外激光专利"的公司之一。公司与多所著名大学等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联合成立了相关实验室及人才培养基地等项目。目前拥有20多万平米现代化生产厂房,员工总数超过8千人,配备德国、日本先进加工机床设备。大族激光在国内拥有行业内完善的销售及售后服务网点,覆盖全国范围,海外拥有数十家分支机构及代理,并成立了专门的行业服务部门,为不同行业的客户提供激光加工工艺分析和全方位的激光应用解决方案,使激光技术与各行业的制造工艺实现无缝对接。


目前的主要产品包括:激光打标机系列、激光焊接机系列、激光切割机系列、高功率激光切割及焊接设备、激光演示系列、PCB钻孔机系列、直线电机、LED设备等多个系列二百余种工业激光设备及其配套产品。公司产品涉及电子电路、集成电路、仪器仪表、计算机制造、手机通讯、汽车配件、精密器械、建筑建材、服装服饰、城市灯光、金银首饰、工艺礼品等多种行业。

(一)大股东控制权稳固,打造智能制造龙头

目前公司的总股本为10.66亿股,其中非限售流通股9.9亿股,限售流通股为7600万股。截止16年年报,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为大族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7.64%的股份,高云峰先生持有大族控股集团有限公司99.86%的股份,第二大股东为高云峰先生,持有公司9.03%的股份。其余股东所持股份占总股本比例均不超过2%,前十名股东除大族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高云峰先生以外合计持股9.72%,公司的股权结构整体稳定,实际控制人为公司的创始人高云峰先生。截止2016年年报,公司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达到64家,公司的各子公司主要围绕激光加工设备及产业的研发、经营生产以及销售等业务,同时涉及相关领域的服务、贸易、投资等领域。

公司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以小功率激光及自动化配套设备、大功率激光及自动化配套设备、PCB领域设备为主体,数控设备、LED设备及其他配套设备为辅助的业务布局,除了激光制版及印刷业务毛利持续下滑对公司整体毛利率造成一定影响以外,其他业务毛利水平比较稳定。公司的主营业务集中,小功率激光设备、大功率激光设备、数控设备三项业务收入占据了公司营业收入的80%以上。从营收地区来看,国内营收占比接近总营收90%,国外营收占比稳步提升。公司近五年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0%,毛利率保持在40%左右,净利率稳中略降。

为了保持行业内的领先优势并打造公司的核心技术优势,公司近年来研发投入力度增大,激光器、激光焊接、激光切割、3D打印、激光雷达、机器人、激光传感核心器件等陆续取得重要突破,部分产品实现批量生产。在产业升级的背景下,公司主流产品销售持续增长,市场占有率稳步增加。研发费用的增加加上人工成本的上涨,导致公司管理费用占三费比重有所提升。


二、中国制造业升级空间巨大,带动激光设备旺盛需求

(二)全球激光产业高速成长,制造升级催生国内激光设备市场需求

激光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催生了庞大的激光产业,激光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激光材料及配套元器件如光学元器件、激光晶体、激光电源、电机、辅助气体、数控系统等,中游主要为各种激光器及其配套设备,下游则以激光应用产品、消费产品、仪器设备为主。

2016年全球激光产业销售收入预计超过100亿美元,并保持5%~7%的平均增长率,2016年我国激光产业销售总规模达到2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速为8.30%。利用激光的定向性、高亮度、波长单一性等特性,将高能量密度的激光用于加工,即激光加工技术。激光加工技术是集光、机、电、检测、系统、软件于一体化的重要技术,激光加工技术如今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之中。2001年至2015年,全球激光加工设备销售额从不足30亿美元增长至1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1%。随着中国制造产业的升级,激光加工相关设备的销售迅速向亚洲转移,我国激光加工设备也呈现爆发式增长,2015年中国激光加工市场中,在工业、信息、商业、医用和科研领域的激光设备市场销售总为336亿元

2016年中国激光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相关产业政策的落地,制造业转型升级并向更高价值端拓展从而带动对激光技术的需求,激光产业后续有望继续维持高速增长动力。航空航天、汽车、医疗、半导体、消费电子等领域对激光加工的需求有望陆续逐步释放。

从激光的应用范围的发展来看,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德国和日本都经历了一轮激光设备的高速增长期。日本在1990年工业激光系统设备已达3000台,1997年高达5000台,到2000年日本的工业激光加工系统已约占全球的1/3,国外在激光系统的性能、应用和产业化的程度上都要高于国内。发达国家在制造业升级转型的过程中给了国内制造业一定的启示,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欧美日等国家在本国的汽车、航天、半导体等高端领域的应用占比接近其所有激光加工设备份额的30%。我国的激光工业起步稍晚,正在经历由轻工、纺织、装饰、电子工业向高端智能制造及工业4.0的进化过程,这其中催生了大量对先进装备特别是激光加工设备的需求。从激光应用的销售收入上看,我国激光应用的销售超过60%由工业应用来提供,30%由信息行业所提供。从各类设备占比来看,激光切割机、激光打标机、激光雕刻机、激光焊接机占据了接近90%的占比。考虑到我国工业增速和设备行业替代升级的需求。中国激光设备加工行业增速有望维持在15%以上


(二)中国的制造业规模全球第一,诸多行业拥有巨大的升级空间

根据《2016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一文中指出,中国制造业早在2010年就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制造大国,在500多个产品中有220个产品中国的规模全球第一。无论是从制造业增速以及技术创新来看,中国都取得了飞速的进步。仅从电子制造和大类消费品制造相关产业来看,中国已经有多个相关产业排名全球第一,如汽车制造、彩电产量、手机产量、集成电路产量、电冰箱产量、空调产量、监控摄像头、光伏电池、通信设备等。

虽然我国制造业产量占据世界接近25%,超越德国成为制造业产出最大国,但是我国制造业产品质量整体水平亟待提高,也从侧面说明了我国制造有极大的升级和改造空间,我国整体制造业竞争力排名第13位,和瑞士、日本、美国、德国等制造业强国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的制造行业还拥有很大的追赶空间。

以激光切割机为例,作为一种精密的加工方法,激光切割已经在汽车、船舶、航空、核工业、机械制造、钢铁、纺织、石油等领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激光切割具备精度高、切割面光滑、速度快、切缝窄、切割质量好、节约模具投资、提高产品开发速度等诸多优势。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用功率为500W的激光器切割形状复杂的车身薄板及各种曲面件。在航空领域,激光切割用于特种航空材料的切割。在钣金加工领域,传统的钣金加工已经满足不了现在的工艺需求,激光切割已经成为钣金加工未来的趋势。除了以上典型的应用激光切割的行业以外,还有包含钢构建筑、电梯制造、印刷等行业均广泛采用激光切割机进行加工。

激光切割不仅可以切割金属还可以进行非金属材料的切割如碳化硅、陶瓷、石英、塑料、橡胶、布料等。这些领域中的激光切割机的渗透率还比较低,再加上激光制造和服务行业本身的高速发展,激光制造技术往往成为传统制造业中试水新应用和新技术的“开拓者”,激光制造在替代传统制造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蕴含了巨大市场空间。以日本为例,1985年日本每年新冲床销量大致为900台左右,而激光切割机销量仅为100台,但是到了2005年销量就飞升到了950台,而冲床的年销售台数下降到500台左右。2008年以来,我国激光切割设备规模保持稳步增长。2008年,我国激光切割设备市场规模仅为5.07亿元,预计到2017年我国激光切割设备市场规模将超过16亿元,同比增速接近10%。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预计到“十二五”末,我国高功率数控激光切割机市场需求量将达到10000台以上,按照每台价格150万计算,市场规模在15亿以上。高功率切割设备未来的渗透率会大幅提高,到2020年我国激光切割设备有望达到19亿元

相对于激光切割在高端制造领域的应用,激光表面微加工则是另一个高速增长的细分市场。以激光打标机为例,目前激光打标机的销售仅次于激光切割机,激光打标机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体现在现代制造加工领域的诸多方面。相比传统的标记方式,激光打标具备雕刻精度高、非接触、不受电磁干扰、永久性、防伪性、加工效率高、可靠性高等几大特点,特别适用于精细度、深度、光滑度要求较高的领域,所以被广泛应用于金属、陶瓷等脆性材料、服装、啤酒、食品等各个领域。国内对激光打标机始终保持着较快速的增长,主要的原因就是对传统设备的替换和升级

除了激光切割、激光表面微加工以外,另一个应用较为广泛的领域是激光焊接。目前激光焊接先进制造技术在全球形成了800多亿美元的市场,其中采用金属激光焊接技术进行加工的占据市场达到600亿美元,占据了市场的百分之七十五。激光焊接的应用领域同样很广泛,电池、光伏、集成电路、汽车、传感器、通讯设备、航空航天器件、仪器仪表、医疗器械、粉末冶金等各个领域。相比传统焊接方式激光焊接具备非常明显的优势。我国焊接产业也逐步走向“高效、自动化、智能化”,我国的焊接自动化率还不足30%,而发达工业国家的焊接自动化率达到80%,存在巨大的替换升级空间。除此之外伴随着我国工业制造的不断升级转型,市场将会进一步拓展。


三、核心竞争力层次提升,高端装备迎来快速增长时代

(一)中国制造将从产品端到装备端拓展

从美国、日本、韩国、台湾的电子信息行业发展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国家都曾经在电子行业占据重要位置,但是直到今天这些国家和地区所扮演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美国、日本成功转型成为产业链上游的把持者,其中美国掌握核心IP和高端制造,而日本则主攻高端装备和材料,韩国和台湾则掌握核心元器件的制造,试图扩展并整合产业链上的资源。

美国和日本虽然退出了大部分中低端电子制造行业的业务,但这两国的核心科技企业却比过去得到了更高毛利率以及更加丰厚的利润,核心原因就在于竞争方向和路线上的转变,从产品端延伸到上游核心器件、设备、材料以及IP端,才是电子行业乃至中国制造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伴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依托于产品端的模式将很难继续维持高利润,只有掌握核心器件、装备或者IP,才能在智能制造浪潮中屹立于不败之地。


(二)制造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决定厂商核心竞争力

从德勤发布的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报告数据来看,制造业将持续对全球经济造成影响,并持续为经济的繁荣创造清晰的路径。在工业4.0时代,制造业将进一步和先进技术结合。从影响制造业竞争关键因素来看,人才依然是排在首位,第二和第三则是成本竞争力和生产效率。目前我国员工薪资不断上涨,从最新发布的全球劳动力最廉价的6个国家,我国已经不再其中,直接导致制造行业用人成本高企。除此之外,大量的老旧设备和低效的生产线业大大降低了我国制造业整体的效率水平。

在高端装备上的短板将会影响我国制造业厂商的核心竞争力,不利于我国厂商参与全球化的竞争。对于电子行业这类重资产行业而言,设备金额往往占据了厂商投资的绝大部分。以液晶面板行业为例,投资一条8.5代线至少需要200亿元人民币,而其中绝大部分的投资主要用途就是购买设备,特别是关键的涂布、曝光、显影、蚀刻、ITO等制程以及生产线中的robot等自动化设备。除此之外在现代制造迈向数字化、智能化的过程之中,企业为了提高生产效益和节约成本,整合建立自己的智能化系统,必然伴随着设备行业的大规模升级和替换,而我国整体制造业自动化水平相比世界平均水平而言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国内高端设备市场大有可为!

对于消费电子、动力电池、PCB行业等电子制造行业而言,大范围、高效率的产品更新和迭代以及新产品新技术的快速应用,使得工厂对工艺先进、节能环保、安全稳定、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和工艺有了更多的需求。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表面处理、激光打标等先进装备能够快速对接企业的复杂加工需求和工艺难度,并大大提高生产线效率和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使用寿命。设备已经成为了制造行业的核心技术竞争力,目前国内许多厂商已经开始在设备的国产化上加速追赶。例如格力已经从空调制造商转变为重工业装备制造商,格力自助研发的自动化产品覆盖了工业机器人、智能AGV、注塑机械手、大型自动化线体,总装配套设备等10多个领域,先进的装备帮助格力实现了工厂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改造,生产线的自动化提高力助格力实现“无人工厂”,构成格力最坚实的核心竞争力。同样对于其他电子制造行业以及高端制造行业,设备端的先进程度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四、公司质地优良,成长逻辑清晰

(一)多业务并进显成效,应用领域广泛夯实成长动能

公司主导产品是激光加工设备,包含小功率激光及自动化配套设备、大功率激光及自动化配套设备。公司拥有一支涵盖激光光源、自动化系统集成、直线电机、视觉识别、计算机软件和机械控制等多方面复合研发队伍3000多人,目前已经形成产品的激光设备及自动化产品型号已达300多种,是国内激光设备最齐全、细分行业经验最丰富的公司。自主研发核心激光器打破新一代核心光源国外垄断的局面,在LED晶圆、蓝宝石、玻璃等脆性材料切割领域基本替代进口。全面布局机器人产业,不断拓展自动化配套、系统解决方案领域,已经成功拓展至汽车、消费电子、液晶面板、LED、OLED、动力电池等多个细分行业领域。公司PCB设备如机械钻孔机、通用测试机等传统业务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激光直接成像设备(LDI)逐步开始替代传统曝光设备,全球新增市场占有率第一。

公司业务实现了从小功率激光应用的消费电子制造应用到大功率激光应用的汽车、航天等制造应用的全覆盖。16年部分细分业务如系统集成、新能源、LED、LCD、OLED、机器人等营业收入均大幅增长。丰富的产品线和多业务的布局收到了显著成效


(二)立足研发拓展上游核心零部件,打通激光全产业链

公司致力于把“激光产品做到极致,把行业装备做到专业”。2016年度,公司研发支出总额58,533.39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为8.41%,近年来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逐年上升,研发人员数量占比达到30.86%。截止2016年底,已获得专利共2100项,其中发明专利598项、实用新型1200项、外观设计302项。公司的核心激光器如MOPA小功率脉冲光纤激光器、较大功率皮秒激光器、单模光纤激光器、30W光纤激光器、50W光纤激光器、Draco系列皮秒激光器、紫外激光器研发成果显著,均实现规模销售,满足不同行业的各种需求,打破国外在核心光源上的垄断。

对比国外激光器行业领军企业如IPG我们可以发现,IPG主要的产品就是高性能激光器和放大器产品,包含了高、中、低功率类产品。作为各类激光设备中的核心也是主要成本——激光器而言,其成本占据激光设备成本的40%,IPG的销售毛利率接近55%,销售净利率接近26%,市值达到了66亿美元。激光装备行业的全球领导者通快集团为了抗衡IPG在核心激光器领域的冲击,于2008年买下英国SPI强化激光器产品线,光谱物理也买下以色列V-Gen公司,增加光纤激光器业务,JDSU、Jenoptik、Coherent等公司都进入光纤激光器市场,均表明了上游核心激光器的重要性。如今大功率切割系统集成商已经从2Kw提升到4Kw、6Kw、10Kw,发达国家均将研究开发新型高功率、高光束质量的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作为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以满足要求更高激光功率密度的激光材料加工应用的需求。只有掌握激光器的核心技术才能真正把握激光行业的核心,大族激光对光纤激光器需求较大,如果公司能够实现自己生产,将会降低公司的成本并大幅提升毛利率,同时改变整个激光器市场的产业格局。大族激光整合资源的同时持续加大在核心激光器上的研发投入,紧跟国际最先进的技术方向,积极地开展前瞻性项目的研究,掌握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业关键技术,加快超快激光、超短波光源的研发进度并实现量产,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三)参股新能源产业基金,外延拓展新能源装备战略布局

公司于2017年6月公告,公司与晨道投资、宁波梅山保税港区问鼎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招银肆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深圳市招银展翼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湖北长江招银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新疆东鹏合立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共同出资成立“长江新能源”。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认缴出资 5亿元人民币。

产业基金投资方向包括:电池原材料供应商,如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结构件等生产商, 锂矿、钴矿等开采企业或资源拥有者;动力电池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BMS及 Pack 技术提供商;新能源汽车生产商或运营企业储能系统生产商或运营企业动力电池材料回收、电池再利用企业新兴电池相关技术的研发企业,或其他与动力电池产业链密切相关的企业。

公司此举进一步深化了新能源产业布局,在公司已有锂电设备业务基础上,打造新能源全产业链,成为公司未来新的成长点。公司 16年年报中披露新能源业务实现销售收入 3亿元,同比增长高达 200%。公司在2017 年 4月成立了新能源装备事业部,如今已经具备了70%前段/中段整体锂电池装备的供给能力。参股新能源产业基金,借助资本及产业内的力量,公司的新能源业务愈加完整与强大。


盈利预测及估值

预测前提

  1. 市场:国内宏观经济保持稳定,制造业设备升级需求有序释放。

  2. 经营:我们对公司未来的细分业务业绩预测基于以下假设:

  • 精细加工需求强劲,消费电子产品和零件加工持续向着微型化、精密化发展。智能手机产业保持景气度,考虑到消费电子行业增速的维持,带动小功率激光器及配套设备稳定增长,预计未来三年收入增速分别为30%、28%、27%。

  • 随着高端客户的拓展加快,公司的大功率智能装备将进一步深入航天、船舶、机械汽车等制造业,并随着这些产业的升级而带动相关设备的需求,大功率激光设备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预计未来三年收入增速分别为60%、55%、55%。

  • LED设备持续进行进口替代,收益LED新一轮景气周期和扩产需求,预计未来三年收入增速分别为45%、40%、38%

  • 公司经过多年的行业经验积累,在数控设备领域的市场份额稳步提升,预计未来三年收入增速分别为28%、30%、32%。

  • 激光制版及印刷设备业务近年来营业收入持续萎缩,毛利率持续下降,预计未来三年收入增速分别为-20%、-20%、-20%。

  • 伴随着公司深厚的技术积累以及多年来的行业经验和前瞻性布局,其他主营业务包括机器人、系统集成、新能源、数控机床、PCB设备等业务将维持爆发式增长,预计未来三年收入增速分别为80%、80%、80%。

  • 其他业务保持稳健增长,预计未来三年收入增速分别为30%、30%、30%。

相对估值

我们采用相对估值法,公司营业业务为电子制造加工及自动化设备,我们选取同行业上市公司进行对比:

对比表中四家公司,预计2017年平均PE为52.4倍。目前电子信息行业市值较大的龙头公司17年平均市盈率为30倍左右,考虑到大族激光是细分行业龙头,我们认为可以给予公司34倍PE,17年合理估值36.5元,给予“买入”评级。



六、风险提示

  • 制造业转型升级不达预期。

  • 激光加工需求不达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