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老吕考研
原公众号“吕建刚老湿”改为“老吕考研”啦! 老吕坚持每日分享管理类联考、经济类联考干货。考MBA MPA MPAcc 等专业的同学快关注我。
51好读  ›  专栏  ›  老吕考研

我知道,你也想变得好起来。

老吕考研  · 公众号  ·  · 2019-10-06 00:00

正文

戳左上角蓝字 “老吕考研” 关注我们
并点击 右上角 ●●● 菜单栏 ,选择 “设置星标”
每晚12:00 ,老吕陪你考研


叮咚`` 我拿起手机,显示一条微信消息“老吕,论证有效性分析,我找到错误,为什么还是写不好?10月了我该怎么办?”


老吕曾看到一句话“ 青春是人生的实验课,错也错的很值得 ”。话虽不错,可是,谁不希望自己尽可能的少走弯路呢?对你们这些 死心塌地要考上研究生的小可爱 来说,培养一个正确的学习写作的 逻辑思维和方法 ,是绝对 不容出错 的地方。

logic


1
“母题” 是 论证有效性分析之母


对于论证有效性分析来说,很多小可爱读着读着材料,刚开始还觉得“嗯没错,这是什么神逻辑,完全是非(gou)常(pi)不通嘛”,读到中间“哎?好像有些道理哎?emmm...”,不容易的坚持到最后“哇呜呜呜,我知道好像有问题!但我好像反驳不了他,他好像讲有道理 ...”。




论证有效性分析,老吕想说,其实就是 七大类型十余个种类反复出现!
比如“以偏概全”、“不当类比”、“非黑即白”、“不当推断”、“偷换概念”等等。 每一类都是一个套路,一种“母题”

我们来看一下“不当类比”的模型:

类比是根据两个或两类相关对象具有某些相似或相同的属性,从而推理他们在另外的属性上也相同或者相似。

只要说明类比对象之间有本质差异,就可以说明类比不当。其论证有效性分析的写作公式为:

材料由论述由 推出 ,有不当类比的嫌疑。二者虽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因为二者的 不同, 不同,所以,由 并不必然推出 的状况,其结论不足为信。
8.(2010年真题) 猴群中存在着权威,而权威对于新鲜事物的态度直接影响群体接受新鲜事物的进程。市场营销也是如此,如果希望推动人们接受某种新商品,应当首先影响引领时尚的文体明星。如果位于时尚高端的消费者对于某种新商品不接受,该商品一定会遭遇失败。


【参考范文】
材料从猴群实验类比到市场营销,未必妥当。首先,猴王对猴子的影响模式与文体明星对普通消费者的影响模式并不相同;其次,猴群的需求和消费者的需求也不相同。猴子对糖果的需求是相当简单的,可能仅仅是口味;而消费者对于商品的需求则是复杂的,除了时尚外,还有诸如功能、价格、质量、包装、外观等诸多因素。因此,材料犯了不当类比的逻辑错误。
可见, 论证有效性分析看起来考的是写作,实际上考的就是逻辑解题套路 ,即母题。把这些套路套用到各篇文章中即可拿到高分!

2
即使找对点,也无法正确质疑的常见问题

1.偷换概念


偷换概念这一谬误,会涉及两个近似但并不一样的概念,应该对这两个概念略加解释,或者具体指出两个概念到底有何不同,而不是笼统的说两个概念不一样。


2.强置充分条件和强置必要条件


(1)强置充分条件这一谬误,题干是有A一定有B,反驳时应该指出在某些情况下,有A也没有B。或者指出仅仅A这一条件构不成充分条件,还需要C、D、E等条件,并列举这些条件。


(2)强置必要条件这一谬误,题干是没有A一定没有B,反驳时应该指出在某些情况下,没有A也可以有B,并具体列举几种情况。


(3)题干中是充分条件,你按必要条件来质疑的,条件关系搞错了。


(4)题干中是必要条件,你按充分条件来质疑的,条件关系搞错了。


3.推断不当


材料由XXXX,推出XXXX 这一结论,然而这一结论未必成立,这种情况我们称为推断不当。做质疑时,应该分析为什么这一结论不成立,要给出分析,不能仅仅质疑。


4.不当假设。


不当假设的质疑,可分为两步:第一步,指出题干中有一不当假设XXXXXXXX;第二步,说明这一假设为什么不成立。你的文章只是指出了有不当假设,但没有说明原因。


5. 另有他因


(1)使用另有他因时,题干中必须是执果索因。举个例子,你拒绝了我的追求(果),我认为是因为我穷(找原因),其实这一原因找错了,是因为我丑(另有他因)。所以,如果题干是执因索果,不能使用另有他因。


(2)使用另有他因时,应该列举几个可能的原因。


6.不当类比


质疑题干中的类比时,不能只笼统的说类比对象是有差异的,应具体说明类比对象的具体差异是什么。


3

即使有了范文也找对点,无法正确质疑的问题在哪?

以写作批改班的小可爱威(为)力(例)

1.论点和质疑


2.假设和猜想


3.心里只有结论



其实老吕认为,论证有效性分析实际上不难,难的是你是不是认真的静下来心去仔细的分析,更重要的是你的思想让别人也能深刻理解。 一个你觉得自己清楚的东西,如果让你说给别人听或者写出来,你就会发现有很大难度,自己许多地方并没有“ 自己以为的那样清晰 ”。 这其实可以有效的促进你的学习:认识到自己不清楚了,你才能去阅读、实践、跟别人讨论,才能使之更加系统化。



4
进入10月,还是会出现问题怎么办?


老吕想说,事实上,即使到考前倒数1天,也可能还有 问题出现。 明白一点,在 考场上,在 40分钟左右 的时间里写出 两篇逻辑性的文章 ,还是有难度的 还有70多天就要迎接考试,你要做的是面对问题并且解决问题。

如果 “富裕” 一点点的小可爱,相信老吕,来报老吕的写作班;如果自己学习的小可爱要记得关注老吕, 我会为你们推送很多很多能够帮助你的内容。 只要你认认真的准备接下来的学习,制定合适自己的 规划,然后 按部就班的去做,你能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