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师艺家人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官方公众号,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欢迎您的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北师艺家人

京师美育专项活动走进四川师大,协同提质赋能师范院校影视教育新发展

北师艺家人  · 公众号  ·  · 2024-11-25 20:1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落实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部署和《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的通知》等文件要求,推进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相关工作有序开展,着力构建师范教育发展共同体,11月21日至22日,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美育中心、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主办,四川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强师工程办公室与四川省非遗影像研究中心支持的“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北京师范大学组团——京师美育专项提升计划之戏剧影视(纪录片)教学工作坊”在四川师范大学举办。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阜阳师范大学、阿坝师范学院、西昌民族幼专等高校院系共同参与,各高校老师与现场师生分享经验、碰撞思想,共同描绘了新时代美育事业发展的美好蓝图。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陈刚教授致辞


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院长陈佑松教授致辞


活动伊始,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陈刚教授与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院长陈佑松教授依次发言致辞。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系主任樊启鹏教授对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介绍,并预祝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活动合照



教育论坛:

思想交锋,共谋教学新发展

11月21日,两场戏剧影视(纪录片)教学论坛顺利举办,汇聚了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学界和业界专家,以“纪录片的表达与高校教育”为主题,共同探讨纪录片教学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旨在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专业能力,为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开启新篇章。

论坛一现场


第一场论坛由四川师范大学唐晋副教授主持,西北师范大学朱怡璇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樊启鹏教授、四川师范大学骆志伟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彭侃老师、青海师范大学林涛老师、阜阳师范大学徐明君老师、阿坝师范学院查燕老师就当前教学模式创新、课程内容优化以及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深入探讨,分享了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提升学生作品质量、如何将优质选题引入课堂、解决纪录片作品选题同质化问题以及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选题深度等方面的经验和策略。


论坛二现场


第二场论坛由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骆志伟副教授主持,安徽师范大学卞祥彬副教授、西北师范大学张浩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武建勋老师、北京师范大学武亮宇老师、青海师范大学完德才让老师、西昌民族幼专陈麒龄老师、阿坝师范学院刘强老师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经验,就如何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进行了深入交流,分享了他们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成果,为与会者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改革思路。



展映交流:

银幕对话,探索影像新力量

在两场影片展映交流活动中,先后放映黎小锋导演纪录片《游神考》及哔哩哔哩出品纪录片《是坏情绪啊,没关系》两部作品,并邀请导演开展映后交流,旨在促进艺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动美育实践深入实施,以丰富拓展教学课堂,实现理论研究与美育实践的紧密结合。


《游神考》映后交流现场


《游神考》讲述了陕北神汉亚军被妻子抛弃后,困惑于自己所遭受的苦难是否另有旨意,他作为守庙人,相信自己能和某种神灵沟通,拥有治愈他人的能力。影片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人文关怀,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陕北地区以及个体精神世界的窗口。

学生提问


影片放映结束后,黎小锋导演与樊启鹏教授一同登台,与现场师生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互动。在交流中,黎小锋导演详尽地分享了他在制作《游神考》等纪录片过程中的独特工作方式、创作理念以及实践经验,鼓励年轻的影视从业者积极接触多样化的人群与新颖的作品,以拓宽创作的思维和视野。


《是坏情绪啊,没关系》映后交流现场


《是坏情绪啊,没关系》是B站首部聚焦心理情绪的医疗类纪录片。本片以恐惧、哀伤、躁动、厌恶、迷茫、焦虑等6种“情绪”为主题,表现处在不同生存境遇下的人遇到的困惑和痛苦,以及为寻求破茧之路付出的努力,力图全面、立体、客观地呈现与“坏情绪”有关的林林总总。

学生提问


导演李勇、张晗与现场师生进行了映后交流互动,分享《是坏情绪啊,没关系》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以及纪录片的创作技巧,同时尤其关注纪录片的伦理问题与社会表达,强调要在创作中秉持善意,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尊重拍摄对象,努力探索真相,探索独立影片与大众媒体影片之间的平衡,最终发挥积极、正向的社会影响力。


活动合照




导演工作坊:

学术洞见,启迪教学新思路

在两场导演工作坊中,邀请李勇导演和黎小锋导演两位在纪录片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导演和学者进行学术分享,他们结合个人创作经验,就纪录片的创作理念、拍摄技巧以及后期制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这些跨界对话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指导,也为教师提供了教学参考,启迪了教学新思路,激发了与会者对纪录片创作与教学的热情和灵感。

李勇导演、黎小锋导演向大家分享创作经验


李勇导演以“观察、构思与呈现——不同题材纪录片的故事设计与场景还原”为题,对纪录片创作的人物、故事、主题、场景、影像呈现及艺术类院校学生如何创作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不仅提供了纪录片创作的实用技巧,更激发了在场师生对纪实艺术的深刻思考。

黎小锋导演以“纪录片:选题、方法与创造可能”为题,结合自己逾二十年的纪录片创作实践,指出纪录片选题应紧跟时代脉搏,强调纪录片创作者应具备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和深刻的人文关怀,同时鼓励年轻创作者勇于尝试新的叙述手法,以创新的视角和表达方式,拓展纪录片的边界和可能性。


樊启鹏导演在闭幕式上发言


活动最后,樊启鹏教授在闭幕式上进行总结发言,他表示通过两天的教学工作坊,大家共同见证了纪录片的无限可能性。工作坊中的论坛发言、展映交流和学术分享等环节,不仅加深了参会者对纪录片创作和教学的理解,也为纪录片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与会嘉宾合影


本次举办的“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北京师范大学组团——京师美育专项提升计划之戏剧影视(纪录片)教学工作坊”,标志着北京师范大学与四川师范大学等师范类院校在影视教育的深度合作迈出了崭新一步,也为各师范院校在影视教育领域开展更广泛的合作搭建了平台。

展望未来,北京师范大学将继续发挥其在影视教育领域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与共建中,与四川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阜阳师范大学、阿坝师范学院、西昌民族幼专等高校院系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加强师范院校之间的协同合作,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堂到银幕,共同探索影视教育的新路径,探索协同提质新模式,积极打造师范教育发展共同体,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未来影视人才贡献北师大力量。


排版丨张甲祺

责编丨张甲祺

监制丨李冰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土木坛子  ·  白捡糖果何乐而不为?
7 年前
城市画报  ·  网友头像避雷指南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