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颖通控股有限公司(下称“颖通控股”)向港交所重新提交了更新后的招股书,BNP Paribas和中信证券继续担任联席保荐人。
早在去年7月18日,颖通控股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但由于6个月的有效期已满,其上市申请在1月20日被标记为“失效”。
在短短10多天后,颖通控股迅速更新招股书并重新提交了申请,这体现其对成功在香港上市的坚定决心。
如果此次能够顺利上市,颖通控股有望成为“中国香水第一股”。
颖通控股的历史可追溯至1987年。彼时,
颖通控股旗下的颖通远东开始将国际香水品牌引入中国内地,成为中国香水市场的拓荒者和开创者。
据招股书披露,截至2025年2月4日,颖通控股管理的外部品牌总数为66个,包括爱马仕(Hermès)、梵克雅宝(Van Cleef & Arpels)、Chopard、澳尔滨(ALBION)、罗拉玛斯亚 (Laura Mercier)等,涵盖护肤品、彩妆、个人护理产品、眼镜及家居香氛等领域。
截自颖通控股招股书
尽管经过38年的发展,颖通控股已成长为一家多元化的品牌管理公司,但香水仍是其业务收入的主要贡献者。
据招股书披露,截至2022年3月31日、2023年3月31日、2024年3月31日的三个财年,以及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的六个月,颖通控股营收分别为16.74亿元、16.99亿元、18.63亿元、10.6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71亿元、1.73亿元、2.06亿元、1.15亿元。由此推算,在这三年半时间内,颖通控股累计总营收达到63亿元、净利润为6.65亿元。
其中,
香水业务的收入分别为14.96亿元、15.04亿元、15.24亿元、8.85亿元,占总收入的89.3%、88.5%、81.7%、83.1%。
截自颖通控股招股书
也就是说,在过去三年半时间当中,颖通控股通过香水业务实现了累计54.09亿元的收入。这,无疑突显了其在中国香水市场中的重要地位。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按2023年零售额计算,
颖通控股是中国最大的香水品牌管理公司,也是中国第三大香水集团,并且还是中国市场五大香水集团中唯一的香水品牌管理公司。
尽管香水业务占据主导地位,但颖通控股的彩妆业务也在稳步增长。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2年、2023年和2024年3月31日的三个财年,以及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的六个月,颖通控股旗下彩妆业务的营收分别为6463万元、6793万元、1.93亿元、1.12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为3.9%、4.0%、10.4%、10.5%,呈持续上升趋势。
对此,颖通控股指出,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自2023年1月起开始管理彩妆品牌Laura Mercier。
同时,颖通控股的护肤业务也表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
报告期内,颖通控股旗下护肤业务的营收分别为7322万元、8713万元、1.143亿元、6047万元,占总营收比例为4.4%、5.1%、6.1%、5.7%。颖通控股在招股书中表示,“这主要得益于所管理的某护肤品牌销售大幅提升。”
可以看到,正是香水、彩妆和护肤业务的多点开花,使颖通控股去年半年营收突破10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在青眼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国内美妆上市企业TOP10榜单中,位于第十名的企业营收为11.86亿元,而颖通控股与其差距不大。
这意味着,颖通控股在上市后有望跻身国货美妆十强企业。
在销售模式上,颖通控股采用全渠道销售与分销网络策略,并建立了广泛的销售点。
根据招股书披露,截至2024年9月30日,颖通控股在中国的400多个城市拥有超7500个销售点(POS)。
据悉,颖通控股销售和分销网络包括直销渠道、零售商渠道,以及分销渠道。其中,
直销渠道涵盖电商及社交媒体平台上经营的网店,以及该公司在商场及百货店经营的线下门店和专柜。
据招股书披露,截至2022年3月31日、2023年3月31日、2024年3月31日的三个财年,以及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的六个月,颖通控股分别运营30家、32家、42家、48家网店。
同时,该公司在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共经营了154个、128个、116个、119个线下门店和专柜。
报告期内,颖通控股通过直销渠道的销售收入分别为3.82亿元、3.386亿元、4.473亿元、2.159亿元,占同期总收入的22.8%、19.9%、24.0%、20.3%。
截自颖通控股招股书
而零售商渠道包括线上和线下零售商,其中线上零售商主要是大型电商平台上的网店,线下则包括化妆品专卖店、美容院及品牌精品店等。
报告期内,颖通控股零售商渠道的收入分别为7.848亿元、7.611亿元、8.447亿元、5.159亿元,占同期总收入的46.9%、44.8%、45.3%、48.5%。
分销渠道同样由线上和线下分销商构成。报告期内,颖通控股通过分销商销售产品所产生的收入分别为4.69亿元、5.67亿元、5.61亿元、3.32亿元,占同期总收入的28.1%、33.4%、30.1%、31.2%。
诚然,作为一家品牌管理公司,颖通控股凭借广泛的销售网络,为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便利。
然而,其也面临一定的挑战,即对品牌授权商(包括品牌商及其一级授权经营商)的依赖。
对此,颖通控股在招股书中坦言道,“一级授权经营商无法保有品牌商的授权,我们未能维持或重续与彼等的关系,以及我们无法按可接受的条款与现有及新的品牌授权商展开合作或根本无法合作,均可能对我们的业务、经营业绩及前景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为此,颖通控股积极发展自有品牌以应对挑战。
根据招股书,早在1999年,颖通控股已推出了Santa Monica品牌的眼镜产品。到2022年,公司进一步拓展该品牌,推出了5款入门级高端香水。
据悉,Santa Monica品牌主要通过OEM方式生产。在报告期内,Santa Monica营收分别为100万元、530万元、1700万元、650万元,占同期总收入的0.1%、0.3%、0.9%、0.6%。
此外,颖通控股还于2016年通过线上渠道推出零售品牌“拾氛气盒”,并在2018年开设旗舰店。
截至2024年9月30日,颖通控股在上海和云南昆明各经营一家线下拾氛气盒门店,并于2024年11月在广东深圳新开了一家拾氛气盒门店。
值得关注的是,颖通控股在招股书中还提及,
计划进一步投资开发自有品牌。而针对Santa Monica,颖通控股将优化产品分类,并计划开发家居香氛。
同时,颖通控股计划加速“拾氛气盒”线下门店的扩展,预计未来4年在中国内地开设约100家门店,选址将优先考虑一线城市客流量大的商场和百货店。此外,该公司还打算推出新的护肤品自有品牌。
除发展自有品牌外,招股书还进一步披露,颖通控股亦可能收购或投资外部护肤品牌。
在选择收购标的时,该公司将考虑以下因素:地理位置(优先考虑中国或亚太地区)、稳健的经营纪录和市场声誉、多样化的优质产品,且品牌在最近财政年度零售额超7293.94万元。而当前,该公司尚未发现合适的收购或投资目标。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中国香水总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146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26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2.3%,预计2028年将进一步增长至477亿元。毫无疑问,这一趋势也是颖通控股冲击资本市场的底气所在。
截自颖通控股招股书
值得一提的是,
面对中国香水市场近年来的蓬勃发展,各大国际美妆集团也纷纷展现出扩张野心。
去年12月,欧莱雅宣布重启旗下香水品牌Atelier Cologne(法国欧珑),并将中国大陆视作全球扩张计划的起点。据悉,欧珑预计2024年将在中国开设超过10家精品店/专柜。
去年9月,科蒂公司在宣布Mathieu Dufresne为新任中国区总经理时也强调,后者将带领公司旗下全新高端香水品牌INFINIMENT COTY PARIS拓展中国市场,以巩固科蒂在中国香水市场的领先地位。
同月,LVMH集团旗下FENDI也在10年后重启香水产品线,且目前已经进入中国市场。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中国香水香氛企业注册数量连续10年上涨,仅2023年就新增超9万家,创近10年注册量新高。
与之对应的是,国货头部美妆集团开始押注香水市场。去年8月,珀莱雅备案了一款100ml的“珀莱雅启时集致香水”,这是珀莱雅时隔5年后再次备案香水产品。此外,毛戈平公司也曾在2024年公开表示,计划推出专属香水系列。
在来自国内外品牌的双重夹击下,颖通控股也面临着不小的市场竞争压力。
对此,除上述提及的大力发展自有品牌外,颖通控股在招股书中还表示,募集所得资金净额还将用于加速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升级数字化CRM系统、中台系统以及财务及运营系统;提升知名度及声誉;以及拨付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总之,
随着中国香水市场竞争的加剧,颖通控股选择通过IPO来扩大业务规模和投资自身建设,不失为一次必要的变革进阶。
作为一家在中国香水市场运营了38年的企业,若颖通控股成功上市,将有望成为“中国香水第一股”,并将迎来全新的发展阶段。
*本
文来源于青眼
,作者Gloria
。
欢迎加首席交流官白帆微信(fan_062400),围观新浪潮朋友圈,深度交流资源对接,加入行业创始人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