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能写出一篇小说。
多少字无所谓,讲什么都行,只要能是小说。
别误会,把文字排列成小说可不容易,大部分所谓的小说只能算公式。
怎样才算小说?我不知道,是一种感觉。抽离于村上的《袭击面包店》、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王小波的《2010》、加缪的《局外人》、尔赫斯的《小径分岔的花园》。
因此我打算做个实验——反反复复地写一个故事,试图穷尽所有的可能性,衍生各种结局。这种信马由缰让其具有成长性,在最理想的状态下会结出一篇小说。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解决我的很多疑惑。形式到一定程度自会形成意义抑或意义先行自上而下统领?人物为情节服务还是反过来?展示优于告诉?要套路还是反套路?……
当然,反反复复写一个故事这只是我一面之词,实际上每个故事都可能完全不同。毕竟有人一辈子写的所有故事其实都是同一个。甚至所有故事都是一个故事,约等于西西弗推上陡山的那块石头。
这个故事主要讲什么呢?罗伯特麦基说,故事要有冲突,即在期望和阻碍的矛盾。期望越大,障碍越强,则冲突的矛盾愈加剧烈。一句话概括,主角上了地铁突然屎急想拉屎,总的来说,就是一个地铁憋屎的故事。
最后送上《小径分岔的花园》一段话:
在大部分时间里,我们并不存在;在某些时间,有你而没有我;在另一些时间,有我而没有你;再有一些时间,你我都存在。目前这个时刻,偶然的机会使您光临舍间;在另一个时刻,您穿过花园,发现我已死去;再在另一个时刻,我说着目前所说的话,不过我是个错误,是个幽灵。
请拭目以待吧,但拭之前记得用洗手液洗干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