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实际上就是为医务人员的职业精神、社会责任赋予了一个新的技术表达方式。通过远程医疗帮扶基层医院,实现远程医疗与基层医院联网,实现病理影像、放射影像等数据的远程传输,远程诊断,解决基层患者的看病就医问题。远程会诊中,医保支付比例与利益分配,能否借鉴国外经验,引入第三方诊断中心等。理清概念,明确在“互联网+”时代,政府、医院、企业各自的职能是什么,是把握新时代技术融合的关键。
远程医疗有助于促进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培训的同质化。远程医疗可以提高基层医院的医生临床能力,提高基层医疗质量,实现患者就近就医,减少非医疗性就医成本,但是还需更加规范管理,保证医疗安全。同时,促进分级诊疗还需要解决两个基础问题:一是培训同质化的专业医师,另一个就是规划好职业前景,要让高水平的医生下去很难、留在基层更难,唯一的只能是技术延伸。
互联网为医改带来更多创新,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及传感技术(物联网),以及数据分析等手段,使医疗健康服务能够及时、方便、便捷、准确地惠及公众,给整个医疗行业带来了生态转变。而在互联网时代,医改也被赋予了更多机会和创新活力。
随着一系列互联网利好政策的推出,社会资本、管理经验、相关资源等跨界涌入,有助于缓解医改的投入缺口;全新的互联网协作方式让医疗资源配置效率得以逐步改观,有助于改善医疗资源的错配、无效配置现象;互联网激发出的创新红利有助于调动医改主体的创业热情,为医改激发巨大的可能空间;此外,医患之间使用社交媒体互动交流,有助于增进公众健康素养。医疗机构借助互联网工具进行就医流程再造提高服务效率,有助于改善服务流程。利用云平台连接上下级医疗资源,推动分级诊疗,有助于让优质医疗资源及人才下沉延伸基层。落实“基层就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急慢分治”的就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