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售同权很火,各种细则叠出不穷,各种大咖和吃瓜群众也各种解读。
很多朋友问BB如何看租售同权,要求我也写一篇关于租售同权的看法。其实无论如何解读,逃不出下面3个观点:
跌就一个字:房价要夭折了,因为可以租房子过日子了,你看国家给了这么多辅助政策。
涨到崩溃:房子更稀缺,租金要大涨。
没P用:房地产该怎么走就怎么走。
那么我到底支持那个观点呢?
租售同权,按字面理解就是租房子的和买房子的拥有同等权利。
我们来看一下,以前租房子和买房子的权利差别在哪里?想了半天,好像就是教育问题。
所以从我角度理解,租售同权应该意味着租房子也可以读书。但是以前租房子也是可以读书的阿,只不过是按几表生来的,租房子的基本没戏而已,因为教育资源是匮乏的。
买房子读书,正常情况只能是户主的子女才有的读。但是租房是可以按房间出租的。
比如有一个房子有3个房间,户主把房间租给了3个人,这3个人都有娃的话那么他们的娃都有资格去读书么?那租售就不同权了,因为租房的权利比买房的大了。因为户主的亲戚朋友也是没得去读书的嘛。
你觉得提出租售同权的相关部门没想过这么简单的事情么?我觉的不可能,肯定是考虑过的,那么为什么还要提出租售同权的概念呢?
在说我的理解时,必须要说明一个概念。所谓的买,大家都知道我们买的是70年使用权而已,土地还是归国家的,所以我们所谓的买其实也是租,只是和国家租了70年,因为租的时间长所以较有保障。
所以这个时候租售同权是不是更好理解了?
因为大家说的买或者就是租售同权中的售,也仅是租用70年使用权而已
。(后续可以续但是还要交钱的,具体怎么交、交多少并没有明文的解释)
所以租售同权本应该叫租租同权。目前的租售不同权,主要是售的市场比较完善而租的市场比较混乱导致。
“售”是有一整套国家机制保证的,一次70年,童叟无欺,按购入价格算70年使用权,后来涨价了政府也不来向你要钱。
“租”的市场不规范,涨价了、跑路了......违约情况N多,林林总总的原因导致了不规范,最后导致了租售不同权。
所以
租售同权的前提条件是要规范租赁市场,现在ZF在做就是规范租赁市场。
那么规范了租赁市场后租售就同权了么?显然不是,我之前举得那个例子3个租户同时去读书的问题还没解决。
因为户籍制度的存在,这个问题就非常难解决。因为一个房子就能落一个户阿,然后所谓几表生也都是和户口相关的。
所以规范了租赁市场以后,相关要做的是取消学区房或淡化户籍制度,这样才可以做到租售同权。
取消学区,就是把房子带有的特殊属性变弱,那么才能租房子和买房子是一样的嘛。其实现在所谓片区划分学区的方式,应该来说也是一种淡化学区房的一种方式吧。
其实在很多发达国家,好的学校都是民办的,本来也就没什么所谓的学区制,而公办的学校都不是很好所以房子带有的附加值本来就不高,房子更多的价值是地段和本身。
户籍制度也是一样,很多发达国家根本就没有户籍制度或身份证一说,他们有的只是护照,同个国家同等权利。
国内目前情况来看,户籍制度很难被淡化,那么要实现租售同权最有可能应该是取消学区房。所谓取消学区房,就是房子和学区无关,全凭考试就和现在民办学校录取制度一样,住的离学校近只是方便而已,住的远也是能读的。
其实本质上现在搞的片区划分的学区的方式不正是在淡化学区的概念么?
一切看上去很合理,很真是不是?那么答案真的是如此么?
回到原点,为什么要搞租售同权?闲的蛋疼或关爱穷困老百姓或......?你们相信么?
我前面说了,要做到租售同权,第一个是规范租赁市场、第二个才是淡化学区概念,这里是有先后的。
首先要做的是规范租赁市场,这东西一规范必然涉及到税收,一涉及到税收肯定是承租人承担,所以承租人要复出更多租金是必然,一部分到了房东、一部分到了ZF。
至于第二个才是淡化学区概念,这个目前看来是难度高利润无,所以可以慢慢来,或许可能慢着慢着就没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