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土拨鼠跟我走
混迹于营销圈的贩夫走卒,不售卖鸡汤,不睁眼说瞎话,内容原创,实战干货。 如有转载请私信,「我已委托“维权骑士”为我的文章进行维权行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通信头条  ·  原中国联通朱可炳任中国盐湖董事长 ·  3 天前  
宛央女子  ·  陈思诚是懂拿捏人性的 ·  2 天前  
贵州省通信管理局  ·  贵州省通信管理局圆满完成春节期间网络和数据安 ... ·  2 天前  
贵州省通信管理局  ·  贵州省通信管理局圆满完成春节期间网络和数据安 ... ·  2 天前  
宛央女子  ·  申公豹是被毁掉的小镇做题家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土拨鼠跟我走

市场这5项做不好,就不要放到管理岗位上

土拨鼠跟我走  · 简书  ·  · 2018-02-08 07:31

正文

土拨鼠跟我走的第57篇原创

品牌是把双刃剑,牛气冲天的品牌,销售人员就是这个品牌的“ 富二代 ”,神气十足!背靠这个牛气冲天的品牌,大树底下好乘凉。

同时,又容易造成销售人员,太浮躁、太骄横、太嚣张、太懒惰、太傲慢的工作作风。

甚至,有的见到客户,吆五喝六,耀武扬威,大有横扫千军的架势!

用威胁和傲慢的口气,对经销商发号施令,趾高气扬,对以后的合作关系,也是隐患重重,危机四伏。

想当年,手机行业里面的洋品牌,不都如此吗?现在的生存处境呢?

不是破产的,就是转手的,然后就是爆炸的。

在牛气冲天的品牌淫威下,客户为了多挣点儿银子,只能选忍气吞声,委曲求全。

销售人员却自以为是,认为这是自己工作能力的体现,殊不知你离开这个品牌,你的实战工作能力,也就是蜻蜓点水。

背靠大树好乘凉,前提是你是在背靠大树,别把自己认为是大树。

1、业务拜访能力

销售工作的拜访能力,通俗点说就是:登门拜访客户,和客户沟通有工作工作。

看起来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动作,其实是所有销售过程中,这是第一个关键步骤。

很多做销售的老江湖,对于刚入行业的新兵蛋子,这样说:

“你先去叫某某门店,和那个老板谈一下某某事情”。

这就是销售老江湖给“新兵蛋子”的 “新手大礼包”

这个“新手大礼包”根本没有“新手指引”的路径图,只是告诉他,你去某某门店,仅此而已。

这样的“新兵蛋子”一般只有“百天生存期”,因为他们在公司,大部分处于“有人生,无人养”的状态。这都是草率、随意的管理方法!

我问个问题,一个“新兵蛋子”,刚踏入销售的江湖,你让他去县城?还是地市?还是省城?

我认为:

县城区域市场,一年就可以把市场摸的轻车熟路;

地市级区域市场,两年可以市场摸得应付自如;

省城区域市场,要三年才可以稳定局面。

现实中呢,企业对一线销售人员,有很“生猛”的优胜略汰机制,对“新兵蛋子”能否打出“粮食”的观察期,一般不会超过半年时间。如果半年时间“颗粒无收”,没有达到期望的业绩,很可能被淘汰。

基于这个原因,如果“新兵蛋子”下放到省城区域市场和地市区域市场,估计“麦田”还没走完,还没来得及“耕种”,估计就被淘汰了。如果选择县城区域市场,半年可以小成,一年可以轻车熟路。

所谓“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选择从事基层的工作,成功相对容易,但成功的价值和意义不大,同时要做好“加量”的工作,保证“新兵蛋子”逐步成为“闪闪红星”。

要做好业务拜访,要做好区域的拜访路径图

1、定量, 不求你拜访多少门店?但求你拜访门店的质量。是走马观花,还是脚踏实地。拜访门店的数量只做参考标准。

2、定质, 是否按照公司标准的拜访流程,进行客户拜访。

同时,负责门店的数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会影响拜访的质量,要根据实际业务承载量,要在数量和质量之间找到平衡。

3、定时, 对于每个门店的拜访时间,每周每月登门拜访几次,一般来说,最好固定下来。同时在这个基础上,你要制定拜访计划,而不是囫囵吞枣。

4、定线, 对门店做好拜访路径图,这是提升拜访效率的方法之一。根据交通乘车情况,小到每条街;大到每个镇、县, 市,设计高效的拜访路径。

如何提升业务拜访能力?

1、最捷径的方法,老江湖去拜访客户,你跟着去学习,然后回来练习。做销售脸皮厚一点,心态谦卑一点,四肢勤快一点。

2、每次拜访,务必要给客户留下一个闪光点,这个闪光点包含产品组合、经营理念,品牌价值等。先把自己本人的广告打出去。

3、要学会倾听,每一次拜访要探寻客户至少一个实际需求,不管是工作上还是日常生活上,这个需求,就是你下一次拜访,要抓住的谈话重点和工作重点。与客户有话可聊,才能促进更好的拜访效果。

4、激发客户,你要准备并人为制造,客户想要见你的理由。让客户离不开你,遇到问题就想到你,才能更好的推动销售。

5、客户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却有等级分级,根据综合分析,进行客户等级分级,得出拜访频率和拜访时间,把拜访时间发挥出最大的效率。

在拜访客户中,客户对什么样的话记得清楚。

1、登门拜访的“开场白”

很多销售人员在拜访的过程中,见到老板的第一句话就是:老板生意咋样?老板生意还好吧!

老板会面无表情,敷衍的回答你:还行吧。要不就是装着没听见,你没得到任何实际的沟通价值,把自己带入尴尬的境地。

不管是第一次拜访,还是熟客拜访。在开场白的设计上,宁可用生意以外的话来做开场白,也不要用不痛不痒的话,或者单刀直入更好,比如:张总,今天你们门店做某某品牌的促销活动,下个月我们要做包场促销活动...

2、拜访结束,临走说的话

很多销售人员在拜访结束时,都会有意无意说一句无关紧要的话:“老板,我改天再来”。

你这个改天再来,就是代表着“猴年马月”。改天再来在和朋友相处之中,可以随口一说。但是在拜访客户中,改天再来,就是在敷衍客户。

客户会马上认为,这小子说着玩儿的,鬼才知道他下次什么时间会窜过来。

所以在拜访结束,临走说的话,最好告诉老板你下次什么时间来?这也是拜访计划的重要性也是,也是在约束销售人员的散漫行为,同时也让每个经销商对拜访时间心中有数,而不是盼星星盼月亮。

那拜访结束临走该说什么话呢?我给大家一个简单的模板:

王老板,下次我过来大概是下周周四,来前我会给你说下,你刚才提到的柜台问题,到时我会给你个准信儿,我先走了,有事电话我。

3、对他来说最重要事情的回复

在拜访的过程中,和客户的沟通中,有时要聊到几个问题,这些问题也许都是琐事,但你都要记下来,根据紧急重要性,做个简单的排序。

如果客户对某个事情喋喋不休,说个不停,那么这件事对他来讲是非常重要,你要根据实际情况去解决,而不是虎头蛇尾。

2、客户沟通能力

客户沟通的核心就是 “沟通到永远” ,越是难沟通的客户,越要突破心理防线多沟通。

1、做销售,推销你本人,比推销产品更重要。你自身的工作态度、办事作风,价值观,都会影响客户对你的认可度。客户觉得你这个人“行”,就会潜移默化认同你的工作。

2、做终端免不了和客户谈“费用”,“费用”是个双刃剑,用好了,客户觉得你为他着想,用不好,客户觉得你缺斤短两。

永远要学会给客户 “念经” ,“费用”是一种支持,而不是 “保护费” 。既然你不支持我,我也可以放弃对你的支持。

3、销售任务完成,对厂家和客户来说是好事成双。然后,厂家和客户,各自关上门,各自算自己的帐。

这个时候,很多厂家都忽略一点,去主动和客户坐在一起,我说的不是庆功宴。而是,双方共同分析为什么销售任务能完成,完成的原因是什么,双方都做了哪些细节的工作,这些工作是如何推进的。

因为,厂家关注“任务完成”,客户关注“挣多少钱”,双方要探讨“任务完成”背后的关键点和细节,这是我们双方努力的结果,而不是单方的努力!为了以后更好的合作。

避免走进怪圈:因为厂家“利润高、产品好”才完成任务,只要完不成任务,客户就指责厂家“利润低、产品差”!

必须给客户“念经”: 销售好坏,是双方合作的结果,利益共享,责任也要共享,不要都推到厂家身上!

千万不要让客户觉得: 卖的好,是客户的功劳,卖不好,把原因都推到厂家身上!

这样做的目的, 不是厂家对客户“肝胆相照”,而是在“课堂培训”客户,让客户知道我对你的“爱”,比别的厂家多一点,我的心里只有你!

4、学会给客户出谋划策,前提你有当军师的能力,因为客户和你一样,都是天天为了销售任务打转,他也有迷茫和懵逼的时候,这个时候,你当狗头军师的机会来了。

5、和客户沟通,不要搞得像是电影上的商务谈判一样,一板一眼的进行。沟通氛围的营造很重要,在沟通中不断微笑的重复“咱都是打工的,相互理解,都是朋友”的语言,打破对方的心里防线,拉近之间的距离,产生认知共鸣。

6、客户提出要求,超出你管辖的职能范围,无论这个事情大小,难度大小,尽量不要爽快马上的答应。有时候你的爽快,会给你酸爽的感觉。

人就是这样的,容易得到的,也容易失去,对方也不会感激,备胎不都是这样的下场吗?对方提出所有的要求,你不可能都能答应,一旦你否决,你们的关系就会降温,影响以后的合作。

大部分销售人员,有个职业病:

1、只顾自己讲,不顾他人的状态。

2、认为自己讲完了,就代表别人听懂了。

人与人的沟通,就好比是在打乒乓球,是两个人的游戏,你一拍我一拍,只有相互之间的互动,才能打好这场比赛。

同样和客户的沟通也是如此,沟通也是两个人的游戏的,那沟通这个游戏该怎么玩呢

首先,要激发和调动客户讲话的积极性,刺激客户说话,你给予配合,这种配合来自于你的表情,你的眼神,你的肢体动作。

千万不要让你一直在说,客户一直在倾听,双方的讲话要保持在一个频道上,才能有顺畅的沟通。

其次,在客户讲话的过程中,你要找到客户的兴趣点、关键点、刺激点,引导话题到客户的舒适区。

比如客户说:

对,你这个想法好,

哎,这个主意不错,

为什么是这样呢?

到底存在什么情况?

等等,客户对观点的认同,以及对一件事情不断的询问,你们之间的沟通质量就会大幅提高。

销售人员与客户沟通的内容很多,从业务上来说,包含产品、促销、库存、物流、销量、陈列、市场秩序、销售政策等等,都是一些老生常谈、日复一日的内容。

还要包含日常生活中的话题,今天的新闻、八卦、体育、天气等等话题。建议每天打开手机软件,了解国家大事、社会消息、娱乐八卦,这往往是最好的话题,

在此,我建议销售人员,工作闲暇的时候,多看一些经管类、销售类的书籍和杂志,这样我们在拜访客户时,才不会孤陋寡闻、见识浅薄。

在和客户的沟通中,你“说清楚了”,只是沟通的基础,并不代表客户听懂了,

要从对方的背景、环境、思维模式与所处立场,模拟对方对事的态度和反应,引导认同你的想法。

和客户沟通要做到两点

1、听进去

如何让客户听进去?也很简单,就是你把一件事,天天不断的重复,天天不断的讲给他听,要学会给他“念经”!前提你念的经,是能促进双方共赢的经。不然客户只会把你撵出去。

因为客户销售的产品,不仅仅是你一家的产品,客户每天要面对很多厂家,很多销售人员,大量的信息骚扰骚扰。所以,你只有天天给他插播广告,不断给他念经,给他脑海里打下烙印。

2、认同我

客户认同你,其实就是六个字: 会做人、会做事

在客户眼中的 做人 标准:说话算话、不坑不蒙、及时兑现

在客户眼中的 做事 标准:手脚勤快、吃苦耐劳、为他着想

3、内部沟通能力

内部沟通能力,就是公司组织内部的协调能力。

因为销售中很多事情,不是靠你一个人就能完成的,你要整合公司内部很多资源,才能把销售做好。

我们把内部沟通能力分为两点:

对上:面对上级,如何争取资源?

为了达成自己的销售,难免会找上级争取资源。同时你也避免不了,在有些事情上和领导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这都纯属正常现象。

很多人最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站在主观的角度上表达问题,一张口就是“我认为”,“我想”,“我觉得”。

上司会马上问你: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一般情况下,你很难说服一个官位比你高,经历比你多,经验比你更丰富的上级,那你怎么办?

面对这样的情况,其实也很简单,我跟他说一个方法,一切以数据为基础,展开分析,有些时候只有数字,才能证明你的逻辑是正确的。

收集数据的能力,整合数据的能力,分析数据的能力,把这些能力锻炼到位,能加大说服上司的胜算。

在工作中,要养成做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的职业习惯,让领导对你放心,你让他感觉到省心。

你没有建议,最好不要提出问题,不然倒霉的还是你,让领导感觉到你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喜欢挑毛病。

积极主动给出选择题的答案,让领导权衡,做好你是选择题的搬运工

站在领导的角度看待问题,来培养自己的全局观,用领导的逻辑思维做事,而不是用自己的想法和态度做事。

摸清上级领导对待一件事的目的和期望值,而不是两眼一抹黑的走路,最后让自己无路可走。

对平:面对同级,你该如何协调?

职场的利益都是相互交换的的,一切以利益为基础,特别针对同级别的同事,大家表面上风平浪静,一片祥和,背后都有潜在的竞争关系。

基于这样的情况,该如何协调。

平时在工作上,多和大家沟通,以尊重换取别人的方便。原则上在不损失个人利益的情况下,该帮助的就帮助,该支持就支持。

在职场上最忌讳的就是平时自己低头干活,自己遇到麻烦了,开始求助别人,那么别人为什么要帮你呢?

这个世界谁也不欠谁的,你对别人没有实际的付出,你就不要想着有过多的收获。同样,你对别人付出过,帮助过,你也不要期望别人来回报你,不然你会很心累的。

在工作中,难免和同事之间有所争议,务必让工作的差异达成共识,让他们知道自己的难处,一起找出同心圆,画出交叉点,吃顿饭,喝点酒,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

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想自己的问题,往往会对一个问题豁然开朗。

4、终端管理能力

这个能力往大的说,能写一本书。

因为终端管理能力涵盖的内容,太多太多了,在我以前的文章里,都写了很多。

终端,是一个让人爱的死去活来,也会让人恨的咬牙切齿。

做好终端管理,先搞清楚, 什么叫做完,什么叫做好?

做完和做好,表面上看没多大区别,仅有一字之差。

但是,在一线销售终端管理的过程中,两者是天与地的差距。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问员工:“张三,你这个事做了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