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朋友可能知道,在消失的这半年里,我成为了得到大学广深校区的演讲打磨教练。
穿短裤秀大腿的那个就是我……
除此之外,我还去一些企业,做发布会咨询、帮他们出谋划策,算下来我每周至少有 20 小时,是在帮形形色色的演讲者准备一场演讲。
法定工作时长也就每周 40 小时,这么一算,我都觉得这半年变化挺大的。
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一直以来困扰我的问题,变得越来越明显。
我在想——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们这么畏惧演讲?
可能你也有过同样的感受,当
我们面对一场演讲,会发自内心的害怕、不情不愿……
有时候,不敢登台根本不是稿子的问题,好几次我用尽全力,帮演讲者把稿子都写好了,可他就是讲不出来……
就算勉强讲了,也平淡如水,没状态……
当然
,效果
也
可想而知……
怎么办?
国庆期间,我听了梁宁老师的新课,她提到的一个词,虽然并不新鲜,却一下子让我顿悟了——
心理能量
梁宁老师说:只有心理能量溃散、战斗意志消散,才算宣告一场战斗的失败。
一个人,打算跟别人讲点什么,可一旦心理能量不够,没出招就已经输了。
我试着总结了 3 个方法,是亲测有效、能帮我自己积蓄心理能量的方法。
不光是演讲,可能还适用于所有表达场合——工作汇报、商务谈判……甚至是做销售。
相信能对你有帮助。
我给你的第一个建议,是尝试转换沟通的立场,从“角色”的立场,切换到你“个人”的立场。
这两个立场有什么区别?
-
小时候,我认为警察就一定高大威武、不苟言笑,现在我们知道警察也是千人千面;
-
小时候,一提起运动员,就必须热泪盈眶,甚至苦大仇深,现在我们喜欢的可能是活生生的张继科、傅园慧……
-
就连国庆档电影都在转换风格,从《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到《我和我的祖国》从7个不同个人视角出发的小故事。
时代,也在鼓励你勇敢表达“自己”。
受限于职业精神和沟通习惯,我们面对他人时,很多对接都基于社会给你的“角色”,这个角色很可能首先来自职业。
你去银行,面对理财顾问,她跟你对话的方式一般就是职业立场的:
先生你好,先生需要什么产品,产品的收益、风险、流动性……
她这么说着很枯燥,你听着也不觉得新鲜。
但是,如果能把立场转换成“个人”的,感受完全不一样。
她可以说:
类似这样的沟通方式,就不同于从“角色”立场出发,而是从“个人”立场出发的。
从这个理财顾问“自己的立场”出发,把看到的产品优势告诉客户,当然更理直气壮,能量也就更足。
你可能觉得,这看似是一个特别容易的技巧,对吧?
但真相是大多数人做不到。
我有一个发小,在某通讯运营公司上班,在公司有很多迷弟迷妹,都特服他。因为他虽然面相白白净净,但脾气上来就敢跟客户说:
你要是再无理取闹,我工作可以不要,分分钟在平台查到你家住址,你等着!
虽然这大哥的例子有点极端,我也不提倡你恐吓客户……我想说的是——
因为种种顾虑和职业约束,我们平时很难以个人化立场去说话、办事。
但如果进入了个人化的状态,你会发现在表达观点时,会非常奏效。
找到个人化的表达很重要,具体的做法,就是别总说大词。
你不是必须一本正经的投资人、你不是必须笼罩慈爱光环的老师、你不是必须高高在上的公司管理者……
你不用总代表一个大的群体,不妨就多说说你自己,跟大家平等地分享你的所见所闻、心路历程,甚至是自嘲自黑。
2、找到你的小情绪
第二个增强演讲心理能量的建议是——
你要找到、甚至是故意设计一些情绪化的内容。
熟悉我的朋友知道,我一直认为表达的重要目的,是为了传递情绪。
大概两三年前,我去一个青年创业论坛,做一个“怎么做商业计划书”的分享。
那天有一个省里的领导,我忘了他是科长还是处长,他在致辞的时候,先表扬了省内目前创业氛围很浓郁,百花齐放……
接下来话锋一转:
当时我还年轻嘛,你大概能体会到我的心情——我觉得被冒犯了,心里憋着个小火苗。
几年过去了,回想起来,我反而会觉得那天的演讲状态是最好的一次。
到我登台时,那个领导已经走了,我在台上也调侃了他几句,感觉特别爽!
这样的情绪,在一场演讲里是非常重要的,能够让你维持在一个很高的能量区间。
前两天,在得到大学,我辅导一个演讲者,我们叫他波叔。
波叔是水环境生态工程师,用他的话,就是治臭水沟的。
我帮他打磨时,他已经被“折磨”得不行了。
他说他一直以来都不知道为什么要讲自己的工作日常,他觉得他的经历大家平时也用不上,那为什么还要抛家舍业,辛辛苦苦的准备讲稿?
当时的他特别困顿……
后来我才后知后觉,这就是典型的、面对演讲缺乏心理能量的症状。
怎么才能让他恢复心理能量?
-
你在河道一边累死累活,看到对岸有人扔垃圾,什么心情?
-
过年时,亲戚朋友问你去哪儿上班了,看到他们掩藏不住的表情……什么心情?
-
一条臭水沟,变成了干净的河道,2 年时间你造福了周围 50 万居民,什么心情?
我接着问他:难道你就不想找个机会,跟他们好好证明你这个职业是在做什么吗?
如果你能找到了一种跟表达相关的情绪,这股情绪就能推动着你,
帮你找到更大的意义、甚至是使命感。
愿意在舞台上做一个更好的自己。
只要你愿意把这些积极的或者负面的情绪,带入到演讲里面,就可以针对这些情绪做一些特别的内容设计。
回到波叔的演讲,他讲到从河里捞出好多小黄车,会吐槽:
毕业时,我还是个小鲜肉,本想逞威风,给污染河道的人开罚单;
这些小情绪,让他的演讲动机牢牢立住了。
这些演讲段落设计,也能支撑着一个演讲者的心理能量,帮他说出最想说的话。
3、坚信自己的真诚
你要对你的内容坚信不疑,并且认为你的内容是真的对听众好的。
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常说的——“真诚”。
说起来简单,但确实不容易做到。
前两天,我去一个企业做发布会演讲咨询,这个企业历史悠久,在一个领域已经做了几十年。
但最近,他们所在的大行业乱象丛生,受到不小的波及。
他们必须把年销售额过 10 亿的拳头产品更新迭代,以适应监管要求,但是可能会因此降低短期的市场竞争力。
当我第一次看到他们公司总裁、也就是演讲者本人时,我发现他内心的情绪全是愧疚,好像藏在他心里的话是——
大家这半年日子都不好过,我们给经销商伙伴添麻烦了……
我说,如果你是这种状态,那你登台后表现出的能量一定不够,更别说影响伙伴们了。
怎么办呢?
坚信现在做的事,是在迎合市场,产品更新无比正确!
行业帮咱扫除歪门邪道,大家只要熬过最黑暗的时候,未来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