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媒体融合发展还需进一步下气力,重视抓好新媒体融合发展中的七个问题。
传统媒体与网络、微信等新媒体融合发展,是当今发展的趋势。各广播电台、电视台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将微信引入电视,让专家学者与微信群众进行现场交流,贴近了人民群众,提高了节目的“活力”,增强了节目的吸引力。
但是,要达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在广电媒体融合发展研讨会上提出的“必须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传播形态创新、内容生产创新、运营模式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以创新促融合,以融合促创新,不断创造高水平的广播电视服务”的要求,还需进一步下气力,重视抓好新媒体融合发展中的七个问题。
1.技术突破,“媒体微信”融入“群众微信”之中。现在,微信普遍存在两个形态:第一个形态是,各媒体自办的“媒体微信”,基本上在自言自语,自我启发,自我提高;第二个形态是,普通群众形成的“群众微信”,也是在自我循环,自我传播,自我欣赏。“媒体微信”与“群众微信”之间缺乏沟通的“桥梁”。传统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在这里没能充分发挥出来。但是,腾讯新闻却能插入其中,删不掉也避不开,潜移默化地影响众多微信群众。客观地说,现在群众每日必看传统媒体新闻的不多,但每日不看自己微信新闻的几乎没有。这“两种微信群”“两张皮”的状况不应继续下去。我们的传统媒体应大力进行技术创新,将媒体微信引入群众微信之中,将现在的“你是你,我是我”变为“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融为一体,合二为一。
2.引领导向,大力激发微信正能量。当前,我国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各种思潮纷纭激荡。在“群众微信”中,时常会看到有些内容,含沙射影地否定党的领导、抹黑党的领导人、蓄意曲解党的政策。这些不良信息常常被“包装”为老领导的回忆录、为民请命、维护群众利益等,在“道貌岸然”的幌子下,蛊惑人心。有些思想洞察力不强的群众对此一时还难以分辨。对于明显的错误言论,所在网站能够进行删除。但是,隐蔽性较强的错误信息,常常会被微友传来转去。如,我国最近成功组织召开的“G20”国际会议,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但有的微信却说,有关部门为会议安保,将当地群众都赶到了外地,“G20扰乱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这条信息还被当作“为民请命的直言”,反复在微信群中转发。对这样捏造事实、似是而非、颠倒黑白、抹黑党和政府的错误言论,“媒体微信”有责任站出来,引领导向,共鸣思想,化解矛盾。以带动有正义感的微友跟着发声,合力弘扬正气,抵制歪风邪气。
3.凝心聚力,以微信特色增强感染力。在微信中传播新闻消息,应注重微信的特色,讲究传播的关注度、活泼性、生动性、趣味性,应更接地气、有生气、有凝聚力。如,“G20国际会议”宣传中,有两条微信消息就很精彩,第一条是,“西湖一杯茶,习近平从容平定南海风波”。这条消息还推出了中美两国领导人漫步西子湖畔喝茶的照片,并配文说,看到这幅照片,全世界都松了一口气,中美“大战”消弥在浓郁清香的西湖龙井茶里。“战争”化解成茶杯里的风波。第二条是,“G20闭幕硕果累累,却意外爆料中美惊人‘差距’”。此微信以耐人寻味的标题,反映了美国领导人处处讲豪华阔气,而中国领导人处处讲俭朴奉献,形成了“惊人反差”。这两条微信新闻,突破了常规方式,适应了微信传播的特点,使人读起来津津有味,鼓舞士气。
4.澄清谬误,揭露虚假微信的真实面目。以偏盖全、鱼龙混杂、黑白不分的微信常常困扰着“微友”。“媒体微信”有责任把事情的真相告诉“微友”,防止以讹传讹。特别是在社会上形成焦点的微信,应该像“焦点访谈”那样,寻个“水落石出”。如,王宝强离婚的事,前一段闹得沸沸扬扬,连奥运会金牌大战都几乎被淹没了。“媒体微信”就应以“及时、公正、求实、求是”的精神,进行“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梳理,澄清事实,批驳谬误,还社会一个公正客观的真相。不应让心术不正、随意“践蹋民意”的不良风气肆意蔓延。
5.明辨是非,抵制社会庸俗之风。欣赏微信的人,大都是随意翻看,没有认真思考的习惯,这很容易人云亦云。再加上所谓“微信红人”的蓄意煽动,容易形成随波逐流的庸俗之风。如,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咬死、咬伤人事件。本来被咬者是极其悲惨的,在“微信红人”的煽动下,众多微友非但不抱同情心,反而认为她们违反规定,是“活该”。有的还把被老虎咬伤的惨状晒到微信群欣赏。更有的兴灾乐祸,编成“笑语段子”散布,使伤者肉体和精神都受到了伤害。这种庸俗之风之所以形成,是由于很多微友不明白,“个人违反规定”与“社会高尚道德”之间是有鲜明区别的。如果在事发之时,“媒体微信”就能客观、理性地分析,答疑解惑,明辨是非,“微友”就容易坚持重道德、重品格、重修养的价值取向。
6.精准把握,正确报道“微信红人”。我们看到,很多网络中的“微信红人”,是靠着跟风炒作社会热点话题、调侃国家政策、鼓吹极端思想、刻意激化社会矛盾而走红的。如,所谓 “北京大妈”经常在微信上发表一些对社会、对政策、对政府不满的言论。对这样一位错误言论较多的“微信红人”,有的电视台却以“北京大妈”为小专题,进行了公开报道和赞美。这样做,不但宣传了她个人,还无形中助推了她错误言论的广泛传播,进而诱发社会不满情绪。所以,报道“微信红人”一定要认真理清其众多言论是否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否能“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是否能“成风化人、凝心聚力”。否则,最好放弃报道,宁缺勿滥。
7.完善机制,群众微信疏导“网格化”。群众微信中的能量很大,如果不提高警惕,一旦被社会不良情绪“左右”,将可能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所以,传统媒体应从大局出发,大力进行机制创新,做到对“群众微信”有组织机构负责,有人员疏解引导。鉴于群众微信从属于不同的“网络”,可进行顶层设计,将不同的传统媒体分配到不同的“群众微信”之中,形成疏导群众微信“网格化”管理,并明确“责、权、利”,使“疏导有人抓,事情有人管,责任有人担”,做到互通情况,信息共享,齐抓共管,真正形成舆论引导的新格局。
(作者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声明】本文系《广电时评》独家稿件,《广电时评》编辑部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