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讯太空
腾讯太空官方微信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植物星球  ·  开春,Burberry格子奢花第一名 ·  昨天  
植物星球  ·  立春,樱花初开,狼尾蕨绿 ·  3 天前  
昆明广播电视台  ·  视听日历|你好昆明:“躺”在滇池边 ·  3 天前  
昆明广播电视台  ·  视听日历|你好昆明:“躺”在滇池边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太空

星空茶话会 | 哪些“天马行空”的科幻变成了现实?

腾讯太空  · 公众号  · 探索  · 2019-03-23 21:00

正文


当今科技发展之快,让越来越多只在科幻影片/小说里才有的情节变成了现实,人们的想象从某种程度上变成了科技发展的动力。


你知道有哪些“天马行空”的科幻变成了现实吗?


牵引光束

在《星球大战》系列电影中,时运不济的英雄们被“牵引光束”击中,结果舰船动弹不得,只能任由敌人将自己拉过去。《星际迷航》中也出现了类似的武器。而澳洲的一所大学如今也实现了这一技术——虽然在实验中,他们只能用激光移动非常微小的物体(直径仅有0.2毫米),移动距离仅为20厘米。与此同时,英国研究人员则用声波开展了实验,可以将豌豆大小的物体移动40厘米。

瞬间移动

“瞬间转移”也是科幻片的标配。这一技术也许根本不可能实现,但仍在不断登上新闻头条。

根据量子纠缠现象,如果实验室中的某一粒子状态发生改变,一段距离之外的另一个粒子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这样就可以将信息从一处传递到另一处,而不需要发生空间上的移动,也就实现了“量子远距传输”。

但其中涉及的粒子“量子比特”仅能用来传递信息,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原子和分子也可以通过该方法传输,更别提人体了。但该技术或许能促进未来新型因特网的研发。

隐形“斗篷”

《哈利波特》和空间旅行作品中,“斗篷”常用来指代隐形能力,让光线在物体周围弯折,从而使物体“消失”。

这一技术是可以在体积较小的物体上实现的。我们可以采用“罗切斯特斗篷”装置(Rochester Cloak),在物体前方放置一组精密排布的透镜,便可使之隐形。但这只能算一种光学小把戏。其它“隐形”技术则是为了让物体无法被微波或雷达监测到,但在实际场景中,它们不可能骗过人类的眼睛。

类似的研究和发明还有很多,未来我们还能实现哪些科幻电影/小说中的情节呢?


本周福利话题

你是否想象过科幻影片/小说中的情节发生在现实生活?

如果可以你希望未来科技能实现科幻影片/小说中的哪个情节?

快来发挥你的想象吧~

福 利

内容简介

微像文化联合《克拉克世界》发起了“中国作家专栏”项目,截至目前已有多位作家的四十余部作品,被翻译成英文发表在这本全美发行量前三的科幻杂志上。此次中英文合集的编撰由微像文化发起,将已经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的中国科幻作品集结出版。本书收录了张冉、陈楸帆、夏笳、迟卉等七位中国科幻作家的作品,由雨果奖得主、《三体》译者刘宇昆领衔翻译,是继《未来镜像》之后中外科幻合作的又一个里程碑。



“粉丝福利” ~

只要你在下方留下与本推送话题相关的留言

我们将在3月25日12:00,抽取点赞前5的留言者,每人送出一本

未来镜像 》~

注意:如果留言与话题无关,即使点赞靠前漫老板可不会送出福利哦!

快快发表你的感想吧~


老规矩,也可以点击 阅读原文 直接购买!


星辰大海自助套餐(‵﹏′)

在微信搜索漫步宇宙【qqtaikong】并 关注 ,然后

1、回复“ 英仙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