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河南省数字经济产业协会
宣传贯彻政策法规、开展产业调研;促进产、学、研各方面的交流合作、提供信息交流和咨询服务;推动数字经济开放共享、商业开发和社会化应用,组织会员培训和交流;承接政府部门委托事项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江苏教育新闻  ·  江苏部分学校通知,元宵节次日报到! ·  昨天  
江苏教育新闻  ·  江苏部分学校通知,元宵节次日报到! ·  昨天  
春江潮起  ·  刚刚,泰州地震!多地有震感! ·  2 天前  
江苏知识产权  ·  江苏一体推进“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建设 ·  3 天前  
江苏知识产权  ·  江苏一体推进“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建设 ·  3 天前  
南京广播电视台  ·  南京“顶流”,回归了! ·  3 天前  
南京广播电视台  ·  南京“顶流”,回归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河南省数字经济产业协会

2024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概况

河南省数字经济产业协会  · 公众号  ·  · 2024-10-28 17:38

正文

数字经济已成为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驱动力,是支撑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数据生产力,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是地方政府和企业重点关注和布局的产业。
本文将对数字经济的产业链 全景图、框架、发展概况、区域分布 等进行梳理,以供参考。
什么是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量,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经济社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治理模式的新型经济形态。
数字经济的“四化框架”
数字经济具体包括四大部分:一是数字产业化,即信息通信产业,具体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电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行业等;二是产业数字化,即传统产业应用数字技术所带来的产出增加和效率提升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车联网、平台经济等融合型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三是数字化治理,包括但不限于多元治理,以“数字技术+治理”为典型特征的技管结合,以及数字化公共服务等;四是数据价值化,包括但不限于数据采集、数据标准、数据确权、数据标注、数据定价、数据交易、数据流转、数据保护等。
数字经济产业分类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将数字经济产业范围确定为: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技术应用业、数字要素驱动业、数字化效率提升业等5个大类。
我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概况
我国数字经济进入加速发展周期,规模由2012年的11.2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53.9万亿元,11年间规模扩张了3.8倍。其中,数字经济规模由10万亿元增长至30万亿元用了约6年时间,由30万亿元增长至50万亿元,仅用了约4年时间
从占比来看,2023年,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我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到42.8%,较上年提升1.3个百分点,数字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关键支撑和重要动力。从增速来看,2023年,数字经济持续支撑经济稳增长目标实现,我国数字经济同比名义增长7.39%,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2.76个百分点(2023年,我国 GDP名义增速为4.64%),数字经济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6.45%,有效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活力。
内部结构中,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比重由2012年的约3:7发展为2023年的约2:8,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占数字经济的比重分别为18.7%和81.3%,数字经济的赋能作用、融合能力得到进一步发挥。
具体来看,2023年,我国数字产业化规模为10.09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9.57%,高于同期数字经济名义增速,表明数字产业化为数字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积累强大的技术产业支撑能力。数字产业化占GDP比重达到8.01%,数字产业化支撑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进一步逼近“十四五”发展目标。
2023 年,我国产业数字化规模为43.84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6.90%,略低于同期数字经济名义增速,产业数字化占GDP比重超过三成,为34.77%,表明产业数字化发展正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
数字经济渗透率
从绝对规模来看,2023 年,我国一、二、三产业数字经济占行业增加值比重(以下简称为“数字经济渗透率”)分别为10.78%、25.03%和 45.63%,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持续深入。从相对规模来看,2023 年,我国一、二、三产数字经济渗透率同比分别提升0.32、1.03 和0.9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数字经济渗透率增幅首次超过第三产业,一产稳步推进、二产加速渗透、三产纵深拓展成为去年以来的主要趋势特征。
数字经济区域分布概况
以数字产业化集聚带动当地数字经济快速发展。2023年以来,各地数字经济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经济基础较好、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地区,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效应充分释放,数字经济实现了更快更好、更有韧性的发展。
从规模来看,2023年,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上海、福建、北京、湖北、四川、河南、河北、湖南、安徽重庆、江西、辽宁、陕西、广西等18个省区市数字经济规模超过1万亿元,较去年增加1个地方。
从占比来看,2023年,北京、上海、天津、福建、浙江、广东等省市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已超过50%,北京、上海数字经济发展接近美欧等发达国家水平。
从增速来看,2023年,浙江、上海、北京、山东、江苏、广东等经济基础较好、创新能力较强的地方数字经济增速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