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搞笑诺贝尔奖涵盖了各个领域,从物理学、生理学、医学到化学等,各个奖项的研究成果都充满了趣味和创意。文章通过介绍各个奖项的背景和实验过程,展示了科学在荒谬中的大用处。
每年一次的搞笑诺贝尔奖颁奖典礼是对有趣、充满创意的研究的表彰。尽管与真正的诺贝尔奖相比更为轻松幽默,但仍然是对科学探索的一种有趣方式。
研究团队通过大量的抛硬币实验发现,硬币正反面的出现概率并非五五开。在理想情况下,硬币在空中旋转时,正反面向上的概率应该是均等的。但在真实情况下,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个概率并不总是均等。
研究发现,一条死鱼甚至可以在某些条件下帮助“驯服”海洋中的涡流。这一发现展示了自然界的奇妙现象和科学在揭示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时的有趣探索。
虽然听起来有些荒谬,但研究人员发现一种鱼类可以通过肠道在缺氧环境下吸收氧气。这一发现启发了研究人员探索其他动物甚至人类的另类呼吸方式。虽然这种“肛门呼吸”方法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但它可能会为未来的呼吸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二战期间,鸽子导弹是一个充满创意但荒谬的发明。尽管这一计划最终没有投入使用,但它展示了和平时期的科学研究如何在荒诞的设想中找到有趣的发现。
研究发现,有时副作用更严重的假药反而能更好地缓解疼痛。这一发现挑战了传统的药物治疗观念,为未来的疼痛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研究发现,长寿可能与许多传统观念认为的因素无关,如牢固的社会纽带、亲密的家庭关系等。相反,长寿可能与一些意想不到的因素有关,如贫困、犯罪率高等。
研究发现,儿童的发旋方向可能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一发现展示了科学研究在揭示人体奥秘时的有趣发现。
研究发现某些植物能够模仿周围人造塑料植物的形态。这一发现展示了植物的奇妙能力,并引发了关于植物是否也能观察外界的思考。
生物学奖和化学奖分别授予了研究奶牛产奶过程和用色谱法分离醉酒蠕虫的研究团队。这些研究展示了科学在揭示生命奥秘和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有趣应用。
你见过
和平鸽开导弹
吗?还有更多
别(
略
)出(
带
)心(
疯
)裁(
感
)
的研究成果就在今年的搞笑诺贝尔奖。
第34次首届搞笑诺贝尔奖颁奖典礼现场
搞笑诺贝尔奖成立于1991年,是对诺贝尔奖的有趣模仿,它会评选出那些“
会心一笑后,发人深省
”的研究成果。与正牌诺贝尔奖相比,搞笑诺贝尔奖更加轻松自然,无论是研究内容、颁奖典礼还是奖金,都透着无厘头的喜感。每位获奖者都必须解释两次他们的工作:第一次在24秒内,第二次只用7个字,同时颁奖典礼还与马戏和歌剧等活动结合,而奖金更是极为丰厚——足足有10万亿津巴布韦元,约合人民币24.5元。
尽管搞笑诺贝尔奖和诺贝尔奖的主办方之间没有什么关联,规格上也相差甚大,不过,参加颁奖典礼的人员里从获奖者、颁奖嘉宾到“扫帚管理员”可都有着货真价实的
诺贝尔奖获得者
。
好了,话不多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年颁布的
10个奖项
。
抛硬币正反面朝上的概率竟不是五五开了!难道概率学不存在了吗?!
这是来自今年概率学奖的得奖项目——一个由54名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用46种不同的硬币,抛掷硬币350757次,得出一个结论:
抛硬币时硬币两面朝上的概率其实不是均等的
!
抛硬币ing
研究团队发现,大部分人抛出的硬币落下后,
向
上的那一面和硬币抛出前的初始面相同的概率略高
,约为
51%
[1]
。
让我们来一看下背后的原理:在理想情况下,当硬币以速度V
0
被抛出,在空中翻转时会绕着一条平行硬币表面且平行于地面的“轴”翻转——
角动量
,稍微使用你小学就学过的运动学方程就可以得到,硬币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2
V
0
/g
。
假设硬币每秒翻转x次,那么就可以得到如下的两种情况:
这么看来,
理想状态下好像正反面朝上的概率还是1:1
。
左图:一个硬币被抛掷在空中旋转,右图:对硬币角动量不平行地面时的分析
但是在真实情况下,硬币在空中旋转的时候,它的角动量并不平行于地面,而是存在
进动
(也就是硬币法线n就会绕着角动量M旋转)!
当此时硬币法线
N(t)
与垂直地面方向的向量
K
的夹角余弦
τ(t)
大于0时,硬币正面向上;小于0时,反面向上(起始面为正面)。
接着N(t)在空中划过的区域看做一个球面,很明显,法线在上半球(正面向上)停留的时间是大于等于在下半球(反面向上)停留的时间的。
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计算可以发现,当起始面为正面时,只有
ψ=90°时,正方面朝上的概率才能是1:1,其余情况,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大于1/2
。而当
ψ≤45°时,不论你抛得多高,硬币在空中也不会翻面,最后落下来时仍然和抛出时保持相同的一面向上
。
这是不是就说明,我们可以通过练习,通过特定的抛硬币方式,让特定的面朝上呢?(魔术师往往就可以通过练习达到这种效果)下次当你再准备通过抛硬币和别人打赌时,可以偷偷练习抛硬币技巧 (ಡωಡ)
涡流之于海洋
,相当于黑洞之于宇宙,它们就像“黑洞”一样会将周围的水无情吞噬,巨大的海洋漩涡中心被循环的水路紧紧包围,任何陷入其中的东西都难以逃脱。
而今年搞笑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研究成果向大家揭示了一个“事实”——
一条小小死鱼也可以帮助“驯服”涡流
!
在合适的条件下,虹鳟鱼可以毫不费力地在暗藏涡流的水中逆流——
甚至连已经死掉的鱼都能做到
。
这事还得从
卡门涡街
讲起,当水流绕过一个圆柱体(如桥墩、高塔、电线等)的障碍之后,会在物体两侧周期性地脱落出旋转方向相反、排列规则的双列线涡,形成一条条类似街道两侧街灯的涡旋列。
卡门涡街
获奖者生物学教授詹姆斯·廖(James C. Liao)
[2]
发现虹鳟鱼非常喜欢在卡门涡街中逛来逛去,
与在静水中躺平相比,它们在涡流中逆流而上似乎更省劲儿
。
当前方出现卡门涡流时,虹鳟鱼就会调整摇摆幅度,变成“8”字形的走位,它的振动频率会和卡门涡街的振动频率相匹配,形成一种叫做
卡门步态
的游泳姿势。
蜜汁走位——卡门步态
而且研究人员发现,哪怕是
死鱼
(但是前提得是新鲜的死鱼!)也可以
在卡门涡流中逆流而上
,和它活着的时候振动频率几乎一样,
可真是栩栩如生!
。
而死鱼完成这一“垂死挣扎”的操作竟然不是靠生物驱动的,
而是流体驱动的
!
事实上,通过测试死鱼的肌肉电流,发现虹鳟鱼只需要调动身体中的一小部分肌肉,就可以形成卡门步态,无需大脑的参与。
于是,事情逐渐诡异了起来,你将会看到——已死的虹鳟鱼一方面
借助涡流能量
,另一方面得益于它擅长从环境中汲取动力的
灵活身体
,从而实现了被动推进的游动。
死去的虹鳟鱼在障碍物后方的水流中“栩栩如生”地摆动身体
同时,当虹鳟鱼发现其他鱼的游动产生了类似卡门涡街的涡流就会迅速跟上去,利用同类制造的卡门涡街游动。而除了虹鳟鱼以外,人们还发现刚死去的
鲸鱼
也可以1海里/小时的速度“死亡尾随”在队伍后面。
到此为止,廖教授他们终于发现了死鱼逆流而上的真相,甚至有望创造出
“不插电”的能量捕捉设备
,将海洋中原本碍事儿的涡流“驯化”成环保能源。
小时候我们都曾经畅想过未来,比如未来科技的巨变、生活环境中出现的新能源等等,但是你想象过
人类的呼吸方式
会发生改变吗?
今年搞笑诺贝尔奖生理学奖的获奖成果就解锁了一种另类的呼吸方式——
肛门呼吸
!这就说明:或许有一天,屁股也能成为生命的“氧气管”!
这项得奖研究背后的灵感来自一种鱼类——泥鳅。日本科学家武部贵则等人
[3]
发现泥鳅能通过
肠道
在缺氧环境下
吸收氧气
,这让它们在紧急情况下生存下来。日本人灵光一闪:既然泥鳅都可以,那咱们是不是也可以(bushi)?
于是,他们找来了老鼠和猪进行实验,先让这些动物处于严重缺氧的状态,然后把气体或富氧液体通过肠道注入到老鼠和猪的体内,结果发现这种灌肠方法(
EVA
方法)确实
延长了动物们的存活时
间
。
尤其是把肠道磨破的情况下,供氧效果格外喜人…因为直肠下面有一层细小的血管,使得肛门给药更容易吸收。
虽然这项研究乍听似乎在开玩笑,但是研究人员表示,这种“肛门呼吸”的方法的推广可以
弥补现有呼吸机的不足
,
减少机械通气带来的肺损伤
,日本国内最早有望在2028年实现肠道换气疗法。
不过,难以想象如果在浮潜时使用肛门呼吸,那场面岂不是全是屁股 (ಡωಡ)
本届和平奖的得奖项目充满讽刺意味——一项来源于二战时期的奇葩发明:
鸽子导弹
。
二战期间,当时的飞行员在攻击敌舰时常常面临难以准确命中的问题,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 F. Skinner)想出一个“天才”方案——
让鸽子通过啄食引导导弹飞向目标
。
他设想的方案是:先训练鸽子识别地面目标,再把鸽子装进导弹的驾驶舱,通过啄击屏幕上的目标图像,来控制导弹的正确方向。他甚至发现三只鸽子会组成一个强大的导引系统,以防一只鸽子在关键时刻分心或发生其他意外情况。鸽子版“导航系统”甚至在实验中表现得相当不错——
这些可爱的小鸟确实能在导弹内精准操作,达到目标
。
鸽子在驾驶舱里通过啄屏幕来控制导弹
尽管鸽子的表现非常“专业”,这个疯狂的计划最终还是没有投入使用。毕竟,战场上的鸽子导弹不仅听起来像个笑话,操作起来可能也是个噩梦。
鸽子:我要鸽了这份工作!
鸽子可能会想:“我只是想在公园里捡点面包屑,谁想到要开导弹呢?”
安慰剂
是指没有药物治疗作用的药剂(所以也叫
假药
),它往往利用患者积极的心理暗示和期望来缓解症状。而今年医学奖的获奖研究告诉我们:
越疼的假药似乎越有用
(怎么有着自虐的感觉?)
来自瑞士、德国和比利时的研究团队
[4]
对77位健康志愿者进行了实验,这些志愿者被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被告知将使用可以阵痛的芬太尼鼻喷雾剂,只不过带有轻微痛感,而另一组则被告诉喷雾剂中没有芬太尼。但事实上,
两组喷雾剂中都没有添加芬太尼
,
甚至有一组还被加入了微量辣椒素
,会有些烧灼感。
令人意外的是,尽管都没有加入芬太尼,有灼痛感的喷雾剂,甚至比无副作用的喷雾表现出了更好的镇痛效果——
这是因为那部分志愿者预期有烧灼感就表示有效果
,
而这种想法影响了他们的疼痛调节系统
。
所以说,假药不能治百病,但是可以治脑子?这好像给卖假药的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呢?
家族群里,你可能有时会被长辈们转发的营销号刷屏——什么“长寿村的秘诀”、“就是因为这件事——7位百岁老人的长寿秘诀”等等,就像下面这样:
但是他们长寿的秘诀真的与牢固的社会纽带、亲密的家庭关系和健康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吗?
不!统统无关!
人口统计学奖得主英国牛津大学的索尔·贾斯汀·纽曼(Saul Justin Newman)
[5]
调查发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结论:
在意大利、英国和法国等地,老年贫困、犯罪率高和人均收入低等因素反而与极端长寿呈正比
。
纽曼进一步研究发现:
早些年人口普查没做好,很多人把自己的生日记错了,或者是纯吹牛皮
。
研究人员发现当一个州开始好好记录出生时间后,活到 110 岁的人会立马减少 69% ~ 82% 。
还有很多出生证明等重要文件丢失,或者存在明显的人为编造行为——超级百岁老人的出生日期集中在每月的第一天和可以被五整除的日子。
一方面是老人可能自己也记不住自己到底多少岁了,另一方面有些人还会刻意编造自己的年龄以骗取养老金,这些地区的养老金诈骗问题盛行。
所以,极端长寿在人口统计学上可能不存在!
由于地球自转的作用,南北半球的龙卷风旋转方向相反,北边的通常逆时针转,南边的则往往顺时针旋。那么,人类头上的发旋是否因所在半球而异呢?
解剖学奖得主统计了
三类儿童的发旋方向
[6]
:北半球的普通儿童(法国巴黎),南半球的普通儿童(智利圣地亚哥),和出生在巴黎的37对双胞胎。
结果显示,双胞胎的发旋方向都相同,这说明了
遗传因素的重要影响
;而南半球儿童发旋的方向为逆时针的占比高于北半球儿童,这意味着可能存在
环境因素的作用
。
当然,研究者也表示,发旋没法像龙卷风漩涡一样,受到地球偏转力的“直接”影响。
植物学奖授予雅各布·怀特(Jacob White)和费利佩·山下(Felipe Yamashita),他们证明了
自然界的某些植物会模仿周围人造塑料植物的形态
[7]
。
他们找了植物界的“模仿者”——
避役藤
(Boquila trifoliolata),这种植物具有超高的模仿能力,不仅能够模仿其他植物叶子的形状,而且“做工”精细,连细节都模仿得十分到位——
颜色、叶脉和叶子方向都十分相似
。
左图:具有纵向形状的塑料叶片,右图:避役藤对人工塑料叶的模仿
再经过与其他植物的对比实验后,怀特和山下排除了挥发性信号和水平基因转移的可能性,因为避役藤在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也能模仿塑料叶子。
这让他们不禁怀疑:难道
植物也可以看到外界
?
1931年,福代斯·伊利(Fordyce Ely)和威廉·E·彼得森(William E. Petersen)为了
探究奶牛排出牛奶的生理过程
,他们在一只站在奶牛背上的猫旁边引爆了一个纸袋。
他们在给奶牛连接上挤奶器时,将一只猫放在牛背上,每隔十秒钟弄爆纸袋一次,这一过程持续2分钟。结果是,
不断受到惊吓的奶牛,最后一滴牛奶都挤不出来
。
而研究者给出的背后原因——由于血液中存在
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会阻止肌肉收缩,因此奶牛不会排出牛奶。相反,血液中的
催产素
则会促使奶牛乳腺导管的肌肉收缩,释放乳汁。
最后,在实验中没有起到什么实际作用的
小猫后面也直接被取消了
!猫咪:没有人为我发声吗?!我要找我的律师!没有人考虑过我受到的惊吓吗?!
今年化学奖的得奖成果是——用
色谱法
(俗称过柱子)
分离了醉酒的蠕虫和清醒的蠕虫
[8]
。
获奖得主赫斯曼斯团队选择了一种叫做正颤蚓的蠕虫,将它们放进充满层层阻碍的特制通道进行“过柱子”考验:蠕虫们被分成了两组,一组清醒,另一组被放进酒精中“灌醉”,让两组小虫相互竞争到通道的终点。结果表示,
清醒的蠕虫跑得更快
。
实验中的蠕虫就像大型聚合物的链状结构,而
酒
精暴露可以减慢这类活性物质的扩散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