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邃瞳科学云
邃瞳科学云是一个百家争鸣的个性化学术传播平台。依托新媒体矩阵,小程序及APP等完整产品线,在开展专业性的学术活动的同时,还致力于科普教育和科学传播,更自由、重分享。 格物致知,光被遐荒。Meet Your Science!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发布  ·  抢票丨《太白金星有点烦》 ·  2 天前  
深圳特区报  ·  明星都来了!TA们眼中的深圳…… ·  2 天前  
深圳特区报  ·  @深圳企业,有需要?请按1号键!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邃瞳科学云

华南理工崔志明/方晓明/张嘉熙等ACS Catal:高价金属溶出在FeNiOx析氧反应中的作用新理解

邃瞳科学云  · 公众号  ·  · 2024-10-30 11:07

正文



第一作者:柯俊

通讯作者:张嘉熙,方晓明,崔志明

通讯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论文DOI:10.1021/acscatal.4c04454




全文速览
近日,来自华南理工大学的崔志明教授、方晓明教授、张嘉熙等人,在国际知名期刊ACS Catalysis上发表题为“Role of High-Valence Metal Dissolution in Oxygen Evolution Kinetics of the Advanced FeNiO x Catalysts”的观点文章。该观点文章基于以前被忽视的高价金属在OER过程中的溶出行为,为高价金属掺杂FeNiO x 催化剂的OER机理提供了新的理解。




背景介绍
电解水制氢是实现绿色和可持续能源发展的关键环节。然而,由于阳极析氧反应(OER)动力学缓慢,开发高效的OER催化剂对于提高电解水制氢效率至关重要。将Mo、W、V等高价金属掺入FeNi基氧化物的策略已被广泛应用于提升催化剂在碱性环境下的OER活性。现有研究普遍认为这些高价金属在OER条件下具有稳定性,并以此为基础理解相关的OER机理,然而,忽视了在碱性条件下,这些金属在经历电氧化过程后可能发生的溶出现象。这一溶出行为可能导致先前对OER机制的理解出现偏差。因此,本文揭示了FeNiMO x (M= Mo、V或W)中高价金属在OER过程中的溶出行为,并通过研究催化剂的结构演变,阐明了这一溶出现象对加速析氧反应动力学的作用,为这类催化剂的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




本文亮点
为高价金属掺杂FeNiO x 催化剂的OER机理提供了新的理解:在碱性OER条件下,FeNiMO x 无定形氧化物中高价金属从结构中溶出,并带出邻位氧从而原位构筑出氧空位,进而触发更高效的晶格氧介导机制(LOM)催化OER,从而打破传统吸附物演化机制(AEM)的线性关系限制。




图文解析

图1. 高价金属的溶解影响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和OER反应机制的示意图。


图2.(A)FeNiMoO x 与FeNiO x 和RuO 2 在1 M KOH中的OER极化曲线。(B)FeNi和FeNiMoO x 在10和100 mA/cm 2 下的过电位比较。(C)FeNi和FeNiMoO x 的BET归一化电流比较。(D)从(A)中的 LSV 曲线得出的塔菲尔斜率。(E)在100 mA/cm 2 的恒定电流密度下的稳定性测试。(F)Pt/C||FeNiMoO x 和 Pt/C||RuO 2 的整体水分解极化曲线。(G)在100 mA/cm 2 的电流密度下,Pt/C||FeNiMoO x 和 Pt/C||RuO 2 的整体分解水稳定性测试。


图3. Mo 在 FeNiMo氧化物中溶解的表征。(A、B)FeNiMoO x 及其相应的Fe、Ni、Mo和O元素在OER前后的 HR-TEM 图像。(C)OER前后FeNiMo氧化物的 Mo 3d XPS谱图比较。(D)在1.5 V工作电位下 Mo 在不同时间的溶解质量与RHE的比较。(E)不同操作电位下Mo、Fe和Ni的溶解浓度。


图4. OER期间FeNi基氧化物表面重建与反应之间的关系。(A)FeNiMoO x 的化学溶解(FeNiMoO x –C)和电化学溶解(FeNiMoO x )的比较。(注意:化学溶解,表明预催化剂浸没在1 M KOH 中)。(B、C)OER期间FeNiMoO x 和FeNiO x 催化剂的奈奎斯特图。(D)OER期间 FeNiMoO x 表面重建与OER之间关系的示意图。(E,F)OER期间FeNi基氧化物的等效电阻(R1:催化剂电氧化阻抗和R2: OER电荷转移阻抗)和电位的相关性。在1.56 V与RHE的OER 中对(G,I)FeNiMoO x 和(H)FeNiO x 进行原位拉曼光谱测量。(J)在10 min时从原位拉曼光谱获得的FeNiO x 和FeNiMoO x 的I 482 /I 559


图5.(A)原始(P)和重构后(R)FeNiMoO x 的EPR波谱。FeNiO x 、FeNiMoO x 和 FeNiMoO x -C的(B)O 1s和(C)Ni 2p XPS 谱图。(D)各种氧化物O的O 2p位置的示意图:FeNiO x 、FeNiMoO x 和 FeNiMoO x -O。(E)FeNiO x 和FeNiMoO x 在1 M KOH和TMAOH 中的极化曲线。(F)FeNiO x 、FeNiMoO x -P(P 代表原始)和FeNiMoO x 的Ni和O的PDOS。(G)不同方法对Mo的溶解能(注意:MoO 2 是化学方法,因为构建模型中的Mo元素保持MoO 2 。MoO 3 是由于较高的氧化电位而导致的电化学溶解,导致Mo的氧化态较高。(H)FeNiO x 和FeNiMoO x 上OER 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图。


图6. FeNi基催化剂中高价金属溶解促进机制的扩展。(A)OER测试后电解质中V和W的溶解量。(B)FeNi 基氧化物催化剂在1 M KOH中的线性扫描伏安法(LSV)曲线。(C、D)OER期间FeNi基氧化物的等效电阻(R1:催化剂电氧化阻抗和R2: OER电荷转移阻抗)和电位的相关性。




总结与展望
本文基于此前被忽视的高价金属在OER过程中的溶解行为,揭示了这些金属在提升FeNiO x 电催化剂OER动力学中的关键作用。通过结合DFT计算、原位拉曼光谱以及系统实验,本文追踪了高价金属的电化学溶解过程,深入阐明了溶解行为对催化剂结构的影响。具体而言,高价金属原子的溶解带出了邻位晶格氧,导致氧缺陷的形成,这些氧缺陷触发了更高效的LOM路径催化OER,同时降低了OH*的吸附能,从而提高了OER的催化活性。该研究为理解高价金属对增强FeNiO x 催化剂OER动力学的影响提供了全新视角,可为高效OER电催化剂的设计提供指导。




课题组介绍
崔志明,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青年项目,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崔志明教授于2010年在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做博士后研究,2017年加入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主要从事电化学能源转换和存储器件的研究,在电催化基础和应用方面开展了PEM燃料电池和电解水相关的阴阳极电催化剂、碳基和非碳基载体、膜电极等方面的工作,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研究成果。迄今已在Nat. Commun.、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EES、Adv. Mater.、Adv. Energy Mater.、Nano Lett.、ACS Nano、ACS Catal.等专业期刊发表SCI论文150余篇,H-index 53,参编中英文专著3部,申请专利10余项,主持和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省级基金项目等近10项。


课题组主页: https://www2.scut.edu.cn/zmcui/main.htm


声明

本文仅用于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小编删除
欢迎关注我们,订阅更多最新消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