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和小程序在软硬件结合上是最佳组合,小程序是驱动物联网开放、互联的助推器。”
12月20日,滴滴出行两轮车事业部总经理张治东在第三届全球小程序生态大会上分享了青桔单车是如何通过互联网和小程序打造共享单车业态的。
以下为张治东先生演讲实录:
传统物联网现在集中在两大类场景,一类是水表、电表、消防设施等民用的基础设施,涉及了很多物联网芯片。这种场景的应用扩展性相对有限,比如每月只交一次电费或者每年交一次水费。第二类是以智能家居为代表的场景,比如智能音响,智能彩电,智能冰箱,更像是客厅里各个物件之间的横向关联的遥控设施,物联网变成了万能遥控器。区别于传统物联网场景,新的物联网浪潮已经被屡次提及,今天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的物联网应用场景之一就是共享出行。目前
中国大陆每天两轮车出行频次已经超过了10亿次,共享两轮车行业也已拥有了超过5亿的注册用户。
在很多地级市,会出现仅
300万人口规模的城市却有250万辆两轮车的情况,
可以说共享两轮车是用户离不开的高频、刚需、痛点产品。
共享单车和小程序的关键词都是轻,小程序是普适的、开放性的产品,符合用户生活习惯,低门槛,共享单车也是。如何更快地获取一个交通工具作为出行的助力,这在出行领域里面是服务用户核心价值的一个关键点。如果你骑一辆共享单车,要花10分钟去完成注册和下载,那这10分钟的时间已经完全被浪费掉了。而小程序可以非常快捷的一键扫码使用这辆车,同时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也会轻松地带我们去想去的地方。在共享单车的产品属性和小程序的应用场景之下,轻的软件和轻的硬件,还有轻的模式是一个非常好的结合。
共享单车作为一个以硬件为主要基础服务的行业,未来有什么可以扩展的场景?其实遇到了小程序,共享单车就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青桔单车作为滴滴旗下的品牌,我们以前做的就是把骑两轮车的用户导流给四轮车(网约车)用户,用户可以骑两轮车,也可以坐我们的网约车,或者使用其它的产品服务。但与小程序结合之后,青桔单车对用户意味着一种新的出行方式。基于地理位置信息和大数据,可以大致判断这个用户当前扫码用车是想上下班、回家、还是想周末出去娱乐。基于以上信息,可以为用户提供千人千面的活动。比如某个用户某时间在这个地点,希望去买菜的话,可以把同城生活中卖菜的场景推荐给这个用户。
另外,两轮车也有他的开放性。如果我们坐公交车,大部分情况是点到点的,A点到B点的过程当中几乎没有办法改变行程,所以无论你推荐什么给他们,他都只能从A上从B下。而两轮车的开放性,使得用户
有可能开始想去
B点,但是可以在中间停下来完成新的选择和新的场景交换。
小程序不仅仅是一种开锁方式,共享单车不仅仅是一种出行工具。当两者结合起来,对用户意味着一种新的出行方式,低成本的吃喝玩乐,对企业则意味着低成本的流量和支付入口。
目前,大部分的物联网是独立闭环的。如果你想把家里的空调、音响、冰箱链接起来,那这三样物品必须是同一个品牌。为什么?因为每个硬件都需要一个APP来操作它,而这个APP又不向其它硬件做兼容。而如果只要使用微信、支付宝,抖音或百度小程序平台,硬件开发者就可以通过一个平台构建不管是家庭生活,还是生产工作的相关物联网的硬件控制。小程序其实是在帮助万物互联时代更加开放、更容易连接,更容易互通数据。当小程序成为各个物联网硬件之间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时候,我们会发现硬件的研发和推广,甚至硬件的制造、用户的使用,都可以实现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而作为实现物联网大规模公共应用当中的代表青桔单车,希望用更轻的小程序和更轻的出行方式,连接用户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