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6日,绿叶制药的母公司——绿叶生命科学集团位于美国波士顿的研发中心正式开始运营,这是绿叶继新泽西研发中心之后在美国挂牌的第二个研发中心。波士顿研发中心的使命是什么?绿叶到底在下一盘怎样的棋?
日前,在烟台举办的“2017医药创新和国际发展会议”上,绿叶制药集团全球研发总裁李又欣博士给出了他的答案。
在本土制药企业中,绿叶制药向来以研发和国际化见长,用公司创始人刘殿波的话来说,国际化一直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尤其在跨国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绿叶希望能够集全球资源,助力公司的整体增长。
目前,绿叶生命科学集团旗下拥有制药、医疗和投资三大业务板块,产业布局覆盖中国、美国、欧洲、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和日本。全球员工约15,000名。
从最初的进出口贸易,到国际并购与合作,到自主研发的产品走出去,到在美国新泽西和波士顿分别设立国际研发中心,这些年来绿叶在国际化的道路上可谓硕果累累,别的不说,在过去的一年中,国际化的里程碑事件就一个接一个。
绿叶生命科学集团波士顿研发中心外景
2017年7月,绿叶生命科学集团在美国生物医药领域最发达的生态产业城波士顿设立研发中心并启动运营,2017年3月,绿叶制药的在研创新药物卡巴拉汀透皮贴片多天剂型(卡巴拉汀多天贴片)已获德国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局批准,进行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的临床试验。2017年2月,绿叶制药在中国启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的研制项目获CFDA批准,这是绿叶在2016年10月收购欧洲领先的透皮释药业务后,“全球资源、中国增长”策略落地的生动体现。
作为国际创新制剂的新锐,绿叶制药早在5年前,就在李博士的建议下提出智能制剂的构想,那个时候人工智能还没这么火,关于智能制剂大都停留在猜想阶段,而现在随着各种生物、材料、人工智能等科学的迅猛发展,智能制剂从猜想走向现实的各种基础越发成熟,加入这个行业的团队也越来越多,连谷歌都开始涉足。
所谓智能制剂是把人工智能运用到制剂中,通过对疾病不同阶段和时段的变化进行监测和感知,实时反馈和调整制剂的药物释放。比如糖尿病,因为糖尿病人的血糖浓度是波动的,如果患者血糖低,但药物还是正常释放,就容易造成低血糖,从而可能对患者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如果患者血糖高,常规药物的释放量不够,血糖也不容易降下来,如果我们做一个血糖响应型的高分子,当血糖多的时候,高分子就溶胀的更多,水含量就提高,然后就加大药物释放,当血糖低的时候,它就开始收缩,从而减缓药物释放。
过去因为心理学、病理学、信息科学、微电子和人工智能发展没有那么快,因此制剂研究主要从材料方面解决问题。现在可以跨学科整合技术,从而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领域逐步放大。比如说微芯片的植入;比如受体外磁场或电场控制的脂质体技术;或者通过带有电场或者磁场的膏药根据你的生活信息和体内的各种指针变化来调整皮下给药等。
波士顿在全球生物制药领域都有强大的领导和示范意义,聚集了全球最前沿的生物制药产业集群,因此在波士顿建立研发中心,有助于帮助绿叶制药在现有生物制药和新型制剂研发的基础上,展望下一代的生物技术药物和智能制剂,李又欣博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