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
在四川大学2024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上,华西药学院2021级药学专业拔尖班的王思锦同学,作为在校本科生代表发言。
演讲台上,她眼中闪烁着坚定与热情,话语间透露出沉稳与自信,向新生们展示了优秀川大学子的坚毅品格与蓬勃风采。
她所做的题为《好学勤力、寻找热爱、胸怀家国》的主题演讲,更是赢得了新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回顾过去三年的在校生活,王思锦的每一步都走得踏实有力。
她不仅连续三年专业排名第一,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优秀学生等荣誉,还积极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大创项目,在数十类竞赛中获奖。
此外,王思锦也积极参与学生工作与社会实践。她曾任川大学生学术科技协会副主席,并且参与志愿服务超371.5小时,不断提升锻炼自己,将青春的热血与汗水挥洒在他人需要的地方。
如今,凭借出色的表现与不懈的努力,王思锦已成功保送研究生,在热爱的道路上不断向前。
“坚毅努力,目标明确”是王思锦身上最为突出的特点。她坚信每一份卓越与成就背后都是日复一日的勤奋和刻苦。
初入大学时,王思锦也曾经历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阵痛期”。“脱离了高强度的学习环境,好像需要一些时间去寻找新的学习目标和方法”,她回忆道。
那时的她,虽然认真学习,但没有明确目标,动力不足,上课也总是坐在教室的角落里。一段时间后,王思锦发现“完成课后作业竟然都变得吃力了!”
内心的警钟轰然敲响——此时的她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了,大学里,学习是第一位的,课堂效率非常重要!”
意识到问题后,王思锦决定做出改变。
她开始坚持每节课都主动坐在教室的第一排,保证在课堂上百分百的专注与认真。
同时认真规划作息,保证学习效率。每天七点一刻前,就在图书馆旁的晨读空间记诵,在上课前先学习四十分钟;即使课业繁重,她也坚持抽出时间午休,晚上也尽量少熬夜,保障精力充沛。
此外,面对一些难度大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她总在课堂上记好笔记,课后就不懂的知识点向老师和同学虚心请教、反复研究,坚持“今日事今日毕”。
迎着早晨六七点的朝阳走进图书馆,踏着闭馆铃声、披着月色与星光离开,这些画面构成了王思锦充实而难忘的大学生活。
“我如果有所成长的话,那一定是来自于日复一日的坚持和一直保持着的那颗乘风破浪、积极向上的心。”王思锦如是说。
科研是王思锦大学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谈到药学时,王思锦的眼睛一下变得更亮了。“对专业的热爱与情怀,是我源源不断的动力。”她说。
“医生在救死扶伤的第一线,他们手中的武器,就是药。”
在王思锦看来,医学是太阳,药学是月亮,药学研究更多的是背后默默的付出。“很多疾病依然令人束手无策,那是因为还没有可以对症的药。药物的研发,是一代代药学人用一生去完成的,我希望自己可以在新药研发的接力征程中作出贡献。”
从大一开始,王思锦就积极尝试参加科研训练。大二那年,她参与了一项大创项目,在其中承担课题构想、文献深耕、实验蓝图绘制及申报书撰写的研究任务。
为了完成好任务,她埋首于图书馆中。文献读了一篇又一篇,方案推翻了一次又一次。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前期充分的准备工作赢得了指导老师的认可,设计的实验方案成功被应用于实施阶段。
在随后的实验过程中,王思锦进一步发挥了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当时的她还没有学习专业实验课程,从实验耗材的购置到操作规范的学习,都要靠自学完成。期间,但凡遇到不理解的问题,她都用红笔标注出来,积极向老师和学长学姐求教,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自己的座右铭“学海无涯,问心无愧”。
这次科研的“初体验”,让王思锦见识了完整的科研过程,“这个过程太有魅力了,虽然充满不容易,但更多的是对发现未知的兴奋与满足。”
此后,王思锦还积极参加了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创新2035”先导计划、“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科研竞赛,先后获得了2项国家级奖项、7项省级奖项的好成绩。
王思锦(二排右四)参与学院组织的英国牛津大学访学项目
“尽管江安和华西之间的通勤会令人疲累、实验的失败会令人沮丧、高深的专业知识会令人迷茫,但学校所提供的开放包容的学术氛围和文理工医兼收并蓄的研究平台,给予了我笃行逐梦的底气与勇气。”王思锦说。
繁忙的学业与科研之余,还有一处王思锦的热爱所在——四川大学学生学术科技协会。
协会里大家志同道合、互帮互助的美好和感动让王思锦受益良多,也始终心怀珍惜。
进入协会后,王思锦飞快地成长了起来。大到青广摆摊活动,小到新闻稿的准备工作,从零到一的每一步,她都力求精准无误。
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校科协联合举办的“学风引领计划”系列活动之“论文零距离”活动。面对同学们在文献检索、论文写作和投递等方面的问题,王思锦和团队成员积极响应,知无不言,切实地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帮助。
“这让我非常有成就感,也感受到了学生工作的魅力。”王思锦说。
但学生工作的魅力远不止于此。
王思锦将团队氛围的营造与团结协作视为己任。她会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并倾听伙伴们的心声;还与团队一起,精心策划生日会与团建活动,为学弟学妹们提供学习上的助力与生活上的关怀,努力让每一位成员都能感受到温馨与归属感。
校科协经历不仅使王思锦培养了责任感与大局观,也收获了愈发坚韧与自信的自我。
此外,对志愿服务、旅行探索、美食鉴赏、绘画设计、喜剧综艺等的爱好,也进一步充实了王思锦的生活,成为她前行的坚实后盾与心灵慰藉。
独立的思想、强大的自主学习能力、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永远向前的目光,这些,是支撑王思锦沿着科研之路坚定向前的终极力量。
在开学典礼的发言中,王思锦对新入学的学弟学妹们说道:“身为川大人,我们应勤学不怠、勇于逐梦、勇挑重担,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续写川大百年荣光!”
王思锦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句话,她也将在药学领域继续耕耘,用青春的光芒照亮前行的道路。
【今日大川】
图片
丨
受访者提供
采写
丨
康汪洋 钱佳欣
编辑丨康汪洋 钱佳欣
责编丨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