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鲁柏祥博士
企业让企业家去经营,让我来帮助企业家好梦成真——鲁柏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高分子科技  ·  浙大王征科课题组《Appl. Mater. ... ·  昨天  
艾邦高分子  ·  【邀请函】2025艾邦东南亚新材料论坛(4月 ... ·  昨天  
高分子科学前沿  ·  南方科技大学赵天寿院士、李一举等《Angew ... ·  昨天  
高分子科技  ·  清华大学杨忠强课题组 Matter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鲁柏祥博士

鲁柏祥:没有过程的成功难以想象1

鲁柏祥博士  · 公众号  ·  · 2019-01-08 10:11

正文

我们大家都渴望取得某种程度上的成功。有些人的这种渴望比普通人来得更强烈些。现实是,每个人都想成功,但是只有很少很少的人真愿意为此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其实,成功是一种态度,它没有什么真正的秘诀可言。它完全始自你的信念体系,而你的信念体系始自你的自我感觉。我们的自尊是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我们首先应该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自我形象。在建立营销网络时,我们的产品永远是大写的“我”,而第二产品才是人。我们实际上是在营销我们的信心。这就是为什么一个积极向上的自我形象是这般重要,尤其是在我们与潜在的客户首次交谈时。(给他人留下第一印象的机会永远不会有第二次。)原谅以前我们犯下的错误和遭受的失败在我们成功之旅的早期阶段意义重大。这里有一个要点应切记,那就是我们会将与我们相同的人吸引到自己的身边。当我们积极向上、自我感觉好时,我们会吸引到和自己一样积极乐观的人。学会宽恕、既往不咎是基本的原则。很多人将他们的过去拖入他们现在的生活中,致使他们对未来不能有一个明朗的预期。

更为重要的是,成功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付清的报偿。我们可以在成功之旅的入口交上十 元钱,但我们很快就会发现根本没有什么捷径可走。我们永远不可能完全掌控自己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若是企图那样做,只会感到沮丧。最为重要的是掌握几个关键的原则,这些原则能使我们尽快地成长起来。

要想得到非同一般的结果,我们必须有非同一般的想法,并且有一个坚持不懈执行的行动计划。所谓“行动计划”,是将我们的目标落实到纸上,让它们看得见,变得触手可及,如此来监控你的工作进展。你也必须要非常精确清晰地确立自己成功之旅的目标。让自己的目标是够得着的,是现实的,但也得足够远大,让你必须全力以赴才能达到的。在确立目标的同时,我建议我们要有一个适当合理的日常行动计划,供自己每天依照执行。每晚睡觉前检查你的计划执行情况,扪心自问今天对自己有怎样的交代。

当我们坚持不懈地采取行动、既往不咎、对自己有信心,并不断加强自我的内在审视时,我们就行进在了通向成功的路途中。

25 岁的时候,侨居纽约的俄国青年雷因由于失业而穷困潦倒。他能写文章,但不会用英文写作,一时不知如何是好,白天就在马路上东奔西走,倒不是为了锻炼身体,只是因为这是躲避房东的最好办法。

一天,雷因在纽约 42 号街碰见了俄国著名歌唱家夏里宾先生。他小时候在莫斯科剧院,曾欣赏过夏里宾的歌声,后来在巴黎当新闻记者时,又曾采访过他。夏里宾也认出了雷因,并且一眼便看出了他的处境。他要带这位同胞去自己的旅馆。这时,已是中午,雷因已经走了 5 小时的马路了,他说:“但是,夏里宾先生,还要走 60 个横街路口,路不近呢。”

“胡说,”夏里宾岔然说:“只有五个马路口。”

“五个马路口?”雷因觉得很诧异。

“是的,”夏里宾说:“但我不是说到我的旅馆,而是到第 6 号街的一家射击游艺场。”

雷因顺从地跟着他走,到了射击游艺场。稍稍停留了一会,他们又继续前进,夏里宾说:“只有 11 条横马路了。”

走到一家大戏院后,夏里宾愉快地说:“现在离中央公园的动物园只有 5 条横马路了。里面有一只猩猩,它的脸很像我所认识的唱次中音的朋友。我们去瞻仰那只猩猩。”又走了 12 条横马路,已经回到百老汇路,转角就到了夏里宾住的旅馆,他笑着对雷因说:“并不太远吧?现在让我们来吃中饭。”

吃饭前,流浪汉出身的天才歌唱家给雷因解释了要他走许多路的理由:“这是生活艺术的一个教训,你与你的目标之间,无论有怎样遥远的距离,切不要担心。把你的精神常常集中在 5 条横街的短短距离,别让遥远的未来使你烦闷。常常注意在未来 24 小时内使你觉得有趣的小玩意。”

夏里宾的生活哲学,使雷因豁然开朗。 19 年之后,夏里宾已长辞人世,身为小说家的雷因为了纪念那一天所走过的马路,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美文:《只有五条横街的距离》。

其实,我们每个人面前都横着一条漫长的人生之路,大可不必因目标渺茫就丧失信心,或因路途遥远就望而怯步。像歌唱家夏里宾先生那样,在现实与遥远的成功目标之间,树立起若干个切切实实的就近的目标,把可望而不可及的最终目的地,分解成一个个“五条横街的距离”,脚踏实地一步步朝前走,最终的目标,就终究会达到。

成功其实还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累积的过程。成功往往不是一蹴而就,要经过长期的积累才能达到。而常人往往看到的就是成功一刻的光环,而对成功背后的过程视而不见。其中的“悲剧”也发人深省。

媒体报道,南京有一个跳楼自杀的博士生,这个博士生今年 27 岁,来自于贫穷的农村。家中虽然贫困,但是他父母却供他读到博士生,而他弟弟也在读大学。这样的父母其实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在这样很不错的父母培养下,他却因为感觉年纪这么大了,还无法帮父母减轻负担而内疚不已,所以或者在对自己失望下而选择轻生。这个博士生,虽然读到博士,却非常自私,不懂一些道理。他死得倒痛快,但是却给他父母带来严重的伤痛。父母把一生的力量拿来生养他,并辛苦供他读到博士生,但是他回报父母的就是这样的悲剧。毫无疑问,现代的年轻人因为在温室中长大,大多都很脆弱,脆弱到如此弱不禁风的程度,而且他们大多很自私,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很少为别人着想,包括生养他们的父母。真不知道是年轻人的悲哀还是中国的悲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