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6日23点50分,台湾花莲附近海域发生6.5级地震。截止本日报发出,花莲地震死亡人数已上升至9名,其中包括4名大陆游客。
中国地域广阔,几乎每年中都有不同地区遭遇这样那样的自然灾害。观近几年,从汶川大地震到南方暴雪,从玉树地震到橘子洲洪水……每一次,生命都在自然灾害面前脆弱得不堪一击,但是每一次,情意都助力我们勇敢地站起来。
诚然,灾难是毁灭,是悲痛,是令人不愿回首的过往;所幸,在一次次灾难中生出的温暖,余下的感动,与对明日的希冀,却成为风雪雨暴也摧毁不掉的花朵。
简书社会热点专题
收录有思想、有深度、有分享、有见解的一切最新最热的热点文章,在这里砥砺思维,透过文字直抵心灵,找寻另一个自己。睿智如你,怎能不来!
2018.02.08 社会热点日报精选文章节选自
热点专题: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排名不分先后),感谢朋友们对社会热点特别征文的积极参与,社会热点与你,不离,不弃。
1.洪水中屹立的明珠:
武汉:一座城市与长江洪水的恩怨情仇
作者:
向天再借五公分
为了对抗肆虐的洪水,1635年,汉阳府通判袁焻主持修建了汉口第一条长堤—袁公堤。该堤修好之后,使得汉口街市得以向纵深发展,堤内的湖泊洼地也逐渐被街市取代,并形成了汉口第一条正街。
少了水患之忧,又坐拥码头便利,江汉平原上的稻米便顺着长江的“黄金水道”运送到汉口,汉口迅速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一跃成为湖广漕粮的储存与转运中心,跻身明代“四大米镇”之·一,商贸之盛远超武昌、汉阳。
2.劫后余生:
一次灾难过后,我们每个人都是劫后余生
作者:
谜思何
那些在灾难中失去生命的人,多数都不知道自己的生命会突然终止。连那些暮年的老人都有着许多的遗憾,而他们呢?是否还有太多想做而未能做的事,想见却未能见面的人。如果每个人都经历过真正的劫后余生,我相信往后的时光会过得全然不同。
3.勇气与敬畏同在:
在灾难面前我们到底是赢了还是赢了?
作者:
skyer_yun
这些年来我们对自然灾难的应对能力似乎越来越强了,依靠人类的智慧与团结,发达的科技,我们已然有了对付自然的一点点能力。但自然的灾难好像也越来越多了,小灾小难我们胜利了,我们欢呼,觉得一切都在掌握之中,那要是大灾大难了?在大自然面前,我们到底是赢了还是赢了?不管结果是怎样,都还是希望能够以一颗敬畏的心走下去。就像儿时听到的一样——敬畏自然!
4.灾难后的思考:
灾难是生命的痛点,也是很多人思考的生命的起点
作者:
宁静牛妈
人们需要在某个特殊时刻,集中倾倒在心底发酵整整一年、甚至更久的,关于活着,关于死亡,关于亲情的感概。需要用某个特殊时刻,郑重地向逝者寄去缅怀和哀思,也郑重地提醒自己珍惜眼前的幸福。
5.铭记:
不能忘却的灾难——汶川大地震8周年祭
作者:
楼心月日记
每一次灾难,我们都会看见那个痛哭流涕的人,那个顿悟生死的人,那个不顾一切奔赴灾区的人,那个组织同事捐钱捐物的人,那个黯然神伤之后发誓要珍爱余生的人,那个抬头看见冷酷的商业社会中汹涌的暖流的人,那个从瞬间爆发的人性光辉中看见了未来的希望的人。
6.讲述亲历:
那些年,我经历的台风和洪水
作者:
岚小茉
总之,从小到大,刮台风对我来说,是乐大于苦,发洪水,更是不可多得的体验。直到工作以后,由于工作性质,年年都要防台值班,这才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年幼无知”。
7.灾难中的伟大:
铭记灾难,其实是铭记心中高尚的品质
作者:
赫利菲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