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知乎要在纳指上市,发布了招股说明书,但说真的,知乎还真的是要上市,不然现金流压力还是大。
有人说6700万月活,广告收入两亿美元。会员付费率4%……怎么看都不是一个精英社区。
这么一看,知乎还真是要努力提高用户的价值。
牛年春节后,有个小铁粉从山东过来武汉,说大叔,我们开一个知乎训练营吧。
他的知乎做得很好,从知乎导流到淘宝卖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资料包,一个月可以获利好几万,他把方法交给几个小伙伴做,自己全心备考研究生复试,真是后生可畏。
我听了很激动,说我们还是研究如何用好企业微信吧,这才是大牌。
他想了一下,觉得我说得很对,马上就一头扎进去研究企业微信。
我看再过半年,做企业微信他绝对是一匹黑马,知乎这个事情就当一技之长用。
开知乎变现训练营,大部分学员可能预期很高,但回报有限,真还不如开视频号训练营,我感觉普通人打出来的希望大太多了。倒不是我觉得知乎上没有变现的机会,而是我认为能在知乎上变现的人,还是要具备一些专业基础的,在知乎上的用户,的确比较挑剔。我又想了一下,其实不是知乎用户比较挑剔,就是真的比较穷,但偏偏又觉得自己见多识广,又有点怀才不遇,这就很容易悲剧了。宝妈〉年轻女性〉中年男性〉普通男性〉刚刚参与工作的男性今天知乎的主要用户群似乎就是大学生和职场新人,这些人的确收入低,想花钱也没有钱花。早期的知乎用户,更多是职场精英,但有一点洁癖,你免费分享,写万言干货答疑可以。但如果你一边分享干货一边想赚钱,就好像破坏了知乎纯粹的分享氛围,大家就很鄙视你。早期好多知乎大V就是因为分享专长赚钱了,知乎上一定有人会写文章分析他变现背后多么名不副实,让很多知乎大V很生气,因此愤而退出知乎的人还真不少。后来知识付费的时代到了,在知乎上坚持的大V都去了这个平台那个平台去做课程变现了,知乎上也努力过做课程,但始终跟不上,社区的氛围不太一样,转型也在摇摆,不坚决,时代的浪就这么错过了。再后来我发现知乎开始下决心下沉了,反正用户不再是精英白领居多,而是各种大学生都在刷知乎。
所以一个新用户来到知乎,很难觉得自己是来了一个精英问答网站,因为他看到的界面是这样的。
怎么说呢?——内容一点也不知乎,充满了最原始的欲望,还有广告。打开知乎盐选,哪里有盐选,搞不好就是看狗血的长篇小说连载。
但如果打开我的知乎,内容还是很正常的,似乎还是过去的知乎。同一个知乎,完全不同地推送给不同的人,这就是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每一个人都被信息流推送包围,它们分析我们的一举一动,推荐更符合我们预期的内容,我们塑造了平台, 平台也在塑造我们。虽然知乎在技术上很努力,我还是认为知乎缺乏大规模变现的潜力,我的理由是四点:1、知乎用户规模没有突破一个临界点,比如日活过亿,在中国很难有想象力;2、太多人来知乎是即查即用的模式,停留在社区的时间不如抖音快手,也不如微信头条微博。这些平台都能消磨时间,知乎更多是节约时间。3、知乎上的变现模式卖书卖课卖训练营,都很难起量,因为用户年轻,缺乏支付能力。
B站用户也年轻,但B站用户更喜欢看各种好玩的,说明他们家庭收入情况还不错,因而自己的付费习惯就很好。4、知乎上似乎没有出过爆品,让全网都关注到的爆品。
无非是知乎也做这个也做那个,但是知乎做什么是独一无二的强,这个标签是模糊的。当然知乎问答社区的标签是清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