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湖北政企业务总经理吕晓龙在致辞中表示,大冶是全省首个县级建设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的城市,大冶携手华为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华为公司愿意向大冶开放技术、服务、品牌等经验,与大冶市一起努力、扎实投入,让大冶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成为继“青铜、劲酒、古建”之后又一张亮丽名片,为大冶数字经济发展作出华为贡献,将大冶打造成为全省县域城市数字化治理标杆。
联合创新中心作为华为在湖北省内唯一的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创新中心,旨在将中心建设成为集产业研究、人才培养、业务咨询、社会服务、技术输出、数据服务等功能于一体,服务于城市“智能体”、“新基建”需求的协同创新平台。目前,已初步建构起“需求导向、项目驱动、工程实施、实体运行”的多方协同机制,最终建设目标是形成“研究积累、成果共享、方案输出”三位一体的协同运行模式,助推县域数字经济、数字产业发展。
仪式上,王细军与华为湖北政企鄂东总经理苗瑞瑞进行了联创合作协议签订。
大冶·华为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联合创新中心揭牌成立,此举标志着当地“城市大脑”全面升级,其数字政府底座平台实现了“一网统管”。
此前,因缺少统一的智能集约平台支撑,包括数、云、网等资源分散于各部门间,导致出现“网络壁垒”“数据高墙”等现象。此次成立的联合创新中心,为大冶城市智能体提供了智力及技术支撑,通过孵化一批产品和解决方案,从而加快推进城市数据要素与实体经济、政府治理、社会管理、民生服务的深度融合。
2022年6月至今,大冶携手华为公司打造“大冶城市智能体”,率先开展县域范围内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其间,该市围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一朵云(大冶云)”,为各部门提供共性底座资源,目前已支撑18个业务系统上云;建成“全市一张网”,实现县乡村三级政务外网全覆盖;在“数公基”建设领域,梳理完成各部门基础数据共375小类,建设城乡一体、小数据齐全的城乡公共数字底座。
借助“一网统管”数字公共基础设施,该市启动智慧停车、智慧农房等一批新应用。如结合新农房改革试点,将CIM平台、数公基底座数据、“一标三实”标准地址和可视化数字大屏对接后打造智慧农房全过程数字化平台,实现农村建房从申请到建设的全生命周期安全监管,开启乡村建设“线上+线下”新模式。
该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称,“在数字世界‘复制’的这座城市里,我们过去只能查到街上有多少空闲的停车泊位,现在可以看到道路环境、泊位情况,第一时间就能找到空车位。这是从二维到三维、从平面到立体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