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讨论
@Dream Seeker
没有一个生命是为了牺牲而存在,每一个家庭都有幸福美满的权利,所以我敬重英雄、歌颂英雄,但是我真心希望他们成为英雄的机会越来越少。
@王司徒
美国劳工统计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统计,2018年全美在职工作人员平均工资为43460美元,其中,消防人员为47270美元,大学教师为70550美元,外科医生为219770美元。
@ 断点
应该在重点消防防控点布署一定数量的特殊救援设备,比如救援直升机,让机器来替代消防人员,尽量减少人员伤亡、提高响应速度。
@Mooklam沐淋
男朋友是一名西藏军区的人民解放军,他告诉我,在西藏的人民解放军平均年龄55岁。他告诉我,每次上高原执勤,他们住的都是帐篷,在大雪天里瑟瑟发抖。他告诉我,上次回家过年已是三年前。他才25岁,但他的生活日复一日,如此艰难。我常说:“要不退伍吧”。他总会无奈的回答我:“不行,国家培养了我。” 每每听到此我都会思考,他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军队,我们的社会又给了他们什么呢?
@张咏
类似军人、消防员职业,他们一旦上岗,与国家签订的就是生死契约,是一种生死血盟。在国家危难、人民受灾之际,他们只有一种抉择,必须挺身而出,甚至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是国家安全的基石,是人民群众的保护神。他们能受到全民发自内心的尊重,才会让国家有尊严地强盛。
@素昧平生
我眼中的为众人抱薪者不局限于各种身负国家使命担当的人,比如军人警察等,还有那些爱岗敬业,默默奉献,散落在社会各行各业的普通岗位上的人。他们同样是这个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要体现社会的平等关爱,国家要根据社会发展的现状,在制度设置上不断完善,体现人文关怀,不搞一刀切,一窝蜂。比如,让身处危险、艰苦、偏远地区岗位的工作者提前退休,但其工资待遇能切实保障生活,对有重大贡献的国之重器重奖,体现国家对价值观、人生观的引领,营造健康的社会氛围。总之,就是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具体到我们每个人来说,要以法律为准绳,以道德为引领,遵守各行各业的规章制度,保护他人也是保护了我们自己。社会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各司其职,本本分分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就是最大的贡献。
@Fahwoi
1.技术发展:遇到这种情况,如果将来可以用无人机和机器人进行救火的话,可以从根本上减少人员伤亡。
2.制度革新:我看到这次牺牲的一些英雄,其实并不是专业的消防人员,而即便是专业的消防人员,其中也不少才刚刚满十八岁。相信刚刚入职才不久,培训各方面很难达到熟练的程度。消防的风险非常大,如果可以把一部分消防业务下放到资本市场,由政府支付费用,就算高昂一些我觉得也是很值得的。如果私有化了,装备技术以及培训都能跟得上来一些,更加专业,救火成功几率和生还希望都会大一些。
3.下放消防压力:虽然说“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的口号听着挺好听的,但是这个“重”如果能平摊下来,不要只让消防员担这么重的担子,消防员的伤亡就可以小一些了。一方面,群众的自救意识要提高。我的同学在欧美留学,学校组织的消防演习都非常真实,完全不提前警示,经常会有半夜一群人半裸逃下楼的事情发生。这次的山火,如果能组织山里为数不多的群众进行有效的紧急避险,可能留给消防人员的缓冲时间和地带也能多一些。另一方面是防火意识,现在人们很多时候用火用电还是不够警惕。同时,一些学生宿舍之类的建筑电路老化非常严重,学校又没有进行更新。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反倒是继续建设不能满足学生用电需求的新宿舍楼。总的来,如果能在这三个方面落实一些措施,消防人员就能得到更多的生前保障,而不是死后的歌颂了。
@ 君影
11年我曾在木里藏族自治县支教了一段时间,现在突然听到发生这样的事情,令人感伤。木里县城已然依山而建,更不用说下级的乡镇了,人们大多零星聚居在稍稍平坦的半山腰上。那时候,除了山寨手机,一般的手机连信号都接收不到。我曾经看到架设高压电缆的师傅在崇山峻岭间从一座塔滑向另一座塔,也曾看到山顶的碎石时时坠,落封住唯一的公路。这么多年过去了,基础条件大概好些了吧。
对于那些保护他人的人,我想起《罗亭》里列兹涅夫说,“我们的路分开了,也许正是因为,多谢我的景况,我的冷血,和种种幸运的环境,没有什么来妨碍我安坐在家里,做一个袖手旁观的人;而你却需要跑到大地上去,卷起袖子,要劳苦,要工作……”。对逝者而言,也许未必如罗亭一样“命该漂泊”,可是将生命奉献给职业的人是天然伟大的。
“在这样的夜里,能坐在家室的庇荫之下,有温暖的一角的人,是有福的……愿上帝帮助所有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吧!”
@风夏
首先,我们对于那些保护我们的人的职业要有明确的认知,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他们的选择,而不是像一些诋毁的言论中与国外的不同情况做比较。其次,保护我们的人的付出源于“为人民服务”的信仰,但我们不能认为其“牺牲”是“理所应当”,而要在敬畏生命的前提下,为他们提供最坚实的保障,比如对于护林行业来说,可以完善户外火灾预警机制,设置户外灭火装置,降低护林员的危险系数。最后,媒体应该通过议程设置,积极宣传“为人民服务”的行业与岗位,展现行业的正能量,从而鼓舞更多人加入该行业的队伍,而不是一味沉浸于报道“悲情的牺牲者”。
最后,愿凉山火灾中的英雄一路走好!
@Get!
从近几年消防员牺牲的年龄结构看,很多牺牲的消防员是年轻人。消防是一个十分专业化的工作,不仅需要年轻的体力,还需要成熟的经验和专业的技巧。私以为我国可以学习西方的消防职业化制度,在消防员入职前加强筛选,入职后加强培训,并建立专业化的应急救援体系,在投入救援力量前进行科学高效的分析,尽可能地减少消防人员的伤亡。此外,社会福利等政策应该像这个高危职业有所倾斜,用高待遇,好制度留住更多经验丰富的消防人才。
@淘气包
警察军人,医生护士,科学家,我想这是幼时大部分人的梦想,在这其中前两种扮演了救人的角色。我们幼时便想成为一个保护他人的人,虽然随着年龄的长大步入其他职业,但是幼时的童真告诉我,保护他人的人是这个社会不可或缺的,他们在成为保护者时便注定是一个伟大的人!这样的结果是每个人都不愿看到的,只希望这一切都是愚人节的玩笑。
@废墟之上的
为众人抱薪者, 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为自由开路者, 不可使其困顿于荆棘。
这句话真好,可以衡量社会的文明程度!
@芝士桃子
首先,消防员作为一种高危工作人员,在选拔和培训上一定要精挑细选和严格培训,掌握重要的应对消防问题的方法。
其次,在保护消防员人身安全的设备层面,主管部门可以和世界先进水平接轨,毕竟生命无价。尤其应针对易发生险情的地区配备先进设备;针对不同地区和环境,消防部门制定好预演方案,例如森林火险和城市密集人群的生活区,就要做到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进行救援,而不是飞蛾扑火般的救援。另外,面对消防员无法控制的火情,一定要及时撤离,虽然任务重要,但是生命无价也应该珍重,平时教育到位了,在火场上才能做到有条不紊。
最后,除了不可控的自然火灾,更多的人为因素所造成的火灾在很多程度上是可以避免的。因此,加大对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是很有必要的。只有人们的防灾意识提高了,才能够最大程度上降低无意间人为引发的火灾。
希望保护我们的消防员都平平安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