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方舟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界面新闻  ·  胖东来回应所售红色内裤掉色过敏 ·  22 小时前  
王路在隐身  ·  小女孩的日记 ·  2 天前  
刘润  ·  内向却能吃苦的人,更适合做管理 ·  3 天前  
槽边往事  ·  为什么我不用 AI 写文章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方舟子

长城随想

方舟子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8-12-05 11:43

正文

(摄于山西广武明长城)


    1990年4月5日,清明节,我在北京做毕业论文。这一天北京各大学放假,郊游疏散。中国科大研究生院便组织大家去游刚刚修好的慕田裕长城。我当时正好在那里写本科论文,就跟着去了。


    我便在这一天,在无数中国人“欲断魂”的日子,第一次看到了我们中华民族举世闻名的象征,看着那蜿蜒起伏在山巅上延伸至无穷无尽的远方的褐色城墙,想到的是我们祖先的图腾——龙。我本来对这个拼凑出来的凶猛的怪兽毫无好感,那一刻,面对着这悲壮地挣扎着的身躯,却被感动了。脚下的砖块是崭新的,这是现代长城,不是我朝思暮想的明长城。我在城墙上向西往前走,钻过了铁丝网,是一片残砖断垣,这才是真正的未加修饰的明长城。这时候已经无法走了,而必须手足并用往上爬,爬到了最高峰,放眼望着塞外,想起了《明史》上的那段话:


    “元人北归,屡谋兴复。永乐迁都北平,二面近塞。正统以后,敌患日多。故终明之世,边防甚重。东起鸭绿,西抵嘉峪,绵亘万里,分地守御。”


    说起长城,大家马上想到的是秦始皇。但是秦长城虽说是遗址犹存,真的让你去看那些遗址,不说你很难想像那是长城。我们今天的所谓长城,都是明人修的。清时塞外归附,没有必要修长城,就让明长城历经几百年风风雨雨,破破烂烂地以原貌保留到了今天。


    明人也并非一开始就想到修长城。在洪武、永乐、宣德的时候,大明国力强盛,在与北元的作战中处于绝对优势,采取的是扩张的姿势,不会想到去修长城把自己围起来。徐达、邓愈他们,只是加固一下边塞各城的城墙而已。


    到了英宗正统元年(1436年),明朝的国势开始衰落,才有一个叫朱纯的给事中上疏请修塞垣。土木之变后,大明与北元的对抗从攻势转为守势,修长城——明人称之为边墙,才变得十分迫切。但是边墙的真正开始修筑,却一直拖到了孝宗成化九年(1473年),由延绥巡抚余子俊开始,在西部共筑了一千七百七十里。


    这时候,辽东的局势也变得危急了。成化十三年(1477年),开始在辽东增修墙堡。弘治六年(1493年),御史李善请筑辽东边墙,从山海关一直筑到了鸭绿江,虽然工程简陋,不可与山海关内相比,但是在明人的眼中,那的的确确是边墙,也就是我们今天之所谓长城。这样,“东起鸭绿,西抵嘉峪,绵亘万里”,就有了绵绵不绝的屏障!


    说起长城,不能不提到另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戚继光。他在清除了倭患之后,又带着三千英勇善战的浙江兵,北上当蓟辽都督同知,为国家守边了。他的主要功绩,就是在其治内大修特修边墙。我在慕田裕看到的那段长城,大概就是当年戚继光监修的。起初,戚继光管的是蓟州。俺答汗入贡之后,蓟门安然无恙了,而辽东边患又起。图门汗率辽东土蛮袭击锦州、义州、沈阳等地,屡败明军,甚至一直打到了山海关。已升为左都督的戚继光这时候就屡屡到辽东作战,与李成梁(朝鲜族)配合,击退了蒙古兵的一次次进攻。辽东那些简陋的长城,在这些战斗中自然是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什么要大修特修长城?这个问题恐怕就跟问当时的城市为什么要修城墙,大户为什么要修院墙一样的简单。而长城真的有用吗?自以为高明的今人也许要嘲笑长城不过是座废物,何尝抵挡得住外族的入侵。就连鲁迅也这么说:“其实,从来不过徒然役死许多工人而已,胡人何尝挡得住。”但最后的抵挡不住并不等于在此前长城就毫无用处,至少使得敌人的入侵会困难得多,就像大户的院墙抵挡不了飞檐走壁的武林高手,却可以令一般的小偷望而却步。明人对长城的重要性的体会,一定要比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今人深刻得多。就说明末吧,清兵虽然三次入寇打到北京城下,每回却都要绕着长城兜一大圈寻找薄弱环节,到真地打入内地,早已人困马乏,不敢久留,抢掠一番就又退了回去。直到吴三桂打开了山海关的大门,长城才真正成为了废物。至今还有人对吴三桂咬牙切齿骂之为大汉奸,正可以说明长城在防守中的重要性。


    然而在当时,当我站在明长城的顶端,却并没有心思去想长城的这些是是非非。我想到的是死于长城下的亿万冤魂:


      古长城


曾经有过那样的时候

招魂的骷髅旗痉挛地升起

这一具用泪痕血迹涂抹的木乃伊啊

据说因此将要复活

那些殉葬的人们

垂死的呻吟也成罪恶的谎言

只有祭神的欢歌和暴君的虐笑

忽远忽近 绵绵不绝

绵绵不绝的围墙

挡不住还是绵绵不绝的风


再也没有塞外风光

大纛无存 旗杆依旧在

炮筒死死盯着的

早已是汉家的天空

只有山峰依然如利刃

曾被割破的天空啊

宁静如六月的一个夜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