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 AI 已经那么强悍了,为什么我还在坚持手工敲字,不肯用 AI 帮忙生成一篇,然后修修改改发布出来?答案很简单:
我不喜欢改稿。
当年我做电视剧剧本统筹的时候,各个编剧的剧本交上来汇总到我这里,由我负责统一风格,修改 bug,查缺补漏,这项工作就让我感觉到相当痛苦。因为送来的某些集数,我一眼都看不下去---编得实在太烂,漏洞百出,然后我就得修改,给剧情打上补丁。通常是修改了 500 字我就完全崩溃,自己直接新开一个 Word 文件,从头到尾把整一集全部按照我的想法重写。
我不喜欢改稿,我宁可重写。
这个跟正确错误无关,完全是个人偏好。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人热爱改别人的稿件,这些人叫做编辑。这是一项专业,一位好编辑能让作品在修改之后质量提升几个档次。但也有人天生就是不喜欢改稿,我就是,天生性格要强,没办法,我不喜欢顺着别人的思路去理解,然后想办法改变提升。有那个时间,我更愿意自己重写一遍,因为这样可以完全根据我自己的思路来。
其实现阶段AI 写出来的文章已经够用了,我是说,读者其实没有那么挑,拥有良好阅读品味的读者毕竟是少数。在街头表演胸口碎大石永远都有人围观,这个和少数人看不看的上,认不认为是真功夫没关系,人们就爱看个热闹。
但对于我而言有两个问题。一个是 AI 的风格通常不是我喜欢的,简单说,每次看完 AI 的文章之后,我的想法都一样:换了是我,我觉得不会那么去写,我不会用那些词,我不会用那些比喻,我不会写成那种结构。当然存在一种诱惑---我都写了那么多年,读者对我有一种盲目的信赖,我即便直接发布 AI 写的文章,修修改改,他们估计也不会觉察。
只是那样一来的话,每天的更新对于我而言就变成了一项工作,而不是乐趣。我从一个写作爱好者变成了所谓自媒体写手,每天写文章是为了完成工作,完成任务。为了工作,为了任务,我一个字都不想写,除非给得足够多,而我在网上发布免费文章肯定不在此列。
人不要自己骗自己,这是我很早就给自己定下的原则。
另外一个问题是有时候 AI 写的文章的确很好,不知道是哪里凑巧都对了,文字、风格、立意、结构都没有问题,我看了都会忍不住仰慕。仰慕完了,我会觉得这和我没关系。这就像是过去我自己读到的好文章时发生的事情那样,文章非常棒,那我很尊重和敬仰作者,没了。
很难想象,在过去的几十年前,我看到一篇文章好,直接拿来当作自己的文章发布,也不会说拿来洗一下,改头换面当作是自己的原创发表。如今 AI 能够写出来,那我署AI 的名就好,不需要纳入我的名下。实际上,在很多年里我有另外的一套做法:
如果一篇文章让我觉得很不错,我会反复阅读,直到把这篇文章吃透了,找出打动我的地方,然后我自己写一篇更好的。如果是文笔打动了我,我就用更强的文笔。如果是思辨打动了我,我就用更深的思辨。对方哪里强,那我就要努力做到更强。
总之,我的选择是自己上,重新写一篇挑战一下。
所以,如果AI 写的文章并不好,我一不想修改,二不想盲发骗自己,我不想省那点时间,那点精力,我自己写有我自己的乐趣;如果 AI 写的文章很好,我更愿意写一篇更好的文章出来,而不是把 AI 的文章据为己有。
说到底,这还是一个思维方式的差异问题。许多年来我习惯于问自己一个问题:这很好,那么换我来做我会怎么做?这样的自我提问和自我回答已经重复过千次万次,基于这种思考的尝试和实践也有千次万次。在那些我在意的事情上,我极少对自己说:「想那么多干嘛?糊弄过去不就好了,重点是完成」,我总是想着一点:我应该能找到属于我自己的方式。
人们的想法彼此不同,就体现在这种地方。我并不认为只有古法手工打字才是正宗,才是纯正,才是了不起,我没这种想法。但写字是我喜欢的事,也是我擅长的事,更是我在意的事,在这种事情上我总是要挑战一下自己,并没有委托给别人的想法。就像我写了那么多年,从来没有过任何建立工作室,培养写手模仿我的风格,提升输出效能的想法一样---我不在意效能,我不在意数据,我不在意难度,但我的确在意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相比,有没有一点点变化。
然后,每天那么一点点,又一点点,我慢慢变成了今天的自己。
你看,就像是此刻,我马上要去朋友家吃午饭,但是这个早上我需要写一篇月度总结,然后还要写一篇正文,时间并不充裕。如果用 AI 来写的话,加上调教和修改的时间,一篇 3000 字的正文半小时足矣。但我是可以迟到的,但我是可以晚发的,我并没有那么赶时间,我也并不想赶进度。所以这篇文章我自己敲了 45 分钟,在这种心态下也就那么顺利完成了,而且我觉得自己是在玩,在游戏,而不是完成任务。
Prompt:ocean --sref 709290416 3483695436 1833602382 --ar 16:9 --p --v 6.1个人转载内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狂驴》
南派,这张《执剑人》送给你。
以上几款产品的详细介绍参见:《新品美食推荐》, 商城和微信小店春节照常营业发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