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冷暖自知。
作为传统白酒销售旺季,春节档如能满载,既寓意开门红,也为全年销售成绩定下高低基调。
为打响
2024
年
第一战,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古井贡酒、洋河、舍得等多家知名酒企纷纷推出龙年生肖酒,价格从数百元到数千元不等,希望借此抢占春节市场,腰部酒企也纷纷跟进。新兴品牌也在电商平台推新,以直播卖酒、低价供货、优惠叠加的方式,谋求线上销售新突破。
不少券商也表示看好白酒板块
2024
春节营销战,并指出处于低位的白酒估值将
有望会在春节档的刺激下实现一定回升,应当给予更多信心。
尽管业内对春节档保有
足够的期盼,但大环境低迷,“压货
”“现金流”“借贷”“
渠道失活”等众多压力加之于身,大部分经销商只能做出“差不多”的判断。
而对于他们,“差不多”
无法扭转当下困局,酒企的“让利”尚未
看到成效,次年的动销任务仍然艰难。
春节档的冷与热
距离
2024
春节
只有十多天
时间,但是福州市一位烟酒店主史老板仍是忧心忡忡。“年前还不知道能不能把手上的货都撒出去,除了头部几家酒企产品好卖,其他产品卖不太动”,史老板开玩笑
地说道
:“货再出不去不够油钱了”。
贵州某酒企的一位朱姓
经销商说:“(其它香型的酒)几十块钱一瓶的、包装好点的能好卖点,酱酒但凡贵一点的都卖不动,平替产品太多了”。
江苏经销商丁老板表示,长三角地区白酒销售压力很大,现金流频频“捉急”,县级市场销售反馈并没有预想中的好,加上贷款、租金压力,年底给员工结算工资都可能有问题。
虽然当下的战况不利,但很多经销商对春节档的仍然抱有期待。
何谓春节档的暖,体现在“有市场、有政策,有增长”。
为实现春节档开门红,部分白酒企业推出了开门红政策,以鼓励经销商积极打款,提振市场信心。五粮液
2024
财年合同
在
2023
销售财年实际完成量上减量
20%
,并且按照
969
元
/
瓶进行回款,回款上限为
60%
;
泸州老窖在
980
元
/
瓶回款价格的基础上返利
50
元;古井贡要求在春节前回款比例
50%
以上,能获得免息协议使用和费用激励
……
除回款激励政策外,酒鬼酒、泸州老窖、舍得等酒企也在其销售大区、终端门店上下功夫,开启终端促销活动。且不少酒企宣布涨价,通过挺价手段寄望于节庆旺季营销。
对于酒企而言,通过提价拉大利润空间,给经销商下放更多优惠政策,缓解经销商压力,为春节档爆发积蓄力量;同时在对某酒水连锁品牌店的采访中得知,进入
Q4
季度后,春节线下订单明显增多,这得益于疫情全面放开后,旅游、餐饮消费场景的重启,对于线下酒水消费的需求迅速增长,春节档的“暖”必然存在。
但酒企无论如何进行政策、价格调整,市场仍然是决定销售的第一要素,事实上,低迷的经济环境所带来的购买力低下,已经不是酒企下放几个政策,办几场促销活动所能解决的了。以“消费力低下、经典消费场景缺失、目标群体年龄下移”等为代表的“冷”,将成为春节档的最大挑战。
其后果将会导致经销商“信心”降低,厂商关系进一步对立,不少经销商因为动销缓慢,库存压力大,对次年的销售缺乏信心,纷纷对“打款”心存忧虑,更深一步弱化了经销商的话语权。
北京卓鹏战略董事长田卓鹏认为
,受限于
2023
年下半年的动销、渠道、利润以及库存压力影响,今年春节档的表现大概率会相对平平。
对于经营头部名酒,不缺乏现金流的经销商而言,春节档的影响并不深,但对于常年经营二三线品牌以及区域品牌的经销商而言,这些不利于春节档的潜在因素将是致命的,尽管酒企也相继推出“开门红”优惠政策,但由于优势缺失,现金流不足,经销商的打款意愿依旧很低,这将加速白酒品牌的持续分化,
2024
年的竞争也将愈发残酷。
“去库存”&“再增长”,孰轻孰重?
据统计数据显示,
2023
年
Q1-Q3
季度,
A
股
20
家白酒上市公司的存货总额达到
1363.54
亿元,而这一数值在
2020
年仅为
985.46
亿元,涨幅达到
38.6%
。但据最新发布的《
2023
中国白酒产业发展年度报告》,从
2017
年到
2022
年,白酒行业规上企业数量减少
39.5%
,产量下降约
44%
,但收入增加
17.2%
,利润增加
114.2%
。
利润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中小酒企尤其是缺乏竞争力和特色性的企业被陆续挤出,行业整体的结构性分化已经明显形成,“量降价升”的态势已经呈现。
不仅如此,为提高销售业绩,各白酒企业大力扩产,并向渠道和社会大量压货。
2023
年白酒库存成为“最大难题”,价格倒挂明显。在
2023
年底的
2023
中国国际名酒博览会上,中国酒业协会副秘书长刘振国表示,“产能过剩是白酒产业存在的问题,去产能预期偏弱、酒类的外部环境消费预期降低、库存高企等,这些都在酒业有比较真实的反映。”
有问题,是真实的。解决问题需要魄力。
为解决库存压力问题,不少头部白酒品牌在
2024
的营销工作安排上着重布局,通过加强和各行业龙头企业互动,力求打入对应圈层,进一步释放库存压力,比如五粮液在“
12
·
18
经销商大会”上表示,
2024
年要求销售体系主动拜访中国
500
强企业;洋河股份组建专业团队针对各行业商业领袖量身定做合作方案;古井贡酒和旗下黄鹤楼酒业欲加强与各大商会、协会、校友会互动交流等。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春节前呈现出来的“扎堆推新”,就显得风险极大。除过经典的送年礼盒、生肖酒以外,多家酒企在进入
2023
年
12
月后,就开始为春节档的“大战”进行准备,多款新品酒开始在电商平台和线下开始售卖,希望通过旺季营销来再冲一波业绩。
但忽略库存未消化的压力,贸然上线新品争抢春节档销售高台的行为,有随时“翻车”的可能,于企业而言,虽然可以通过推新抵消价格倒挂带来的
部分影响,但要求企业要有长线布局意识,并且要加大给经销商的让利力度,否则一味地追求业绩增长,触碰到经销商的容忍底线,将会有更多的经销商选择低价抛货变现,进一步加剧价格倒挂,进而使得库存压力和厂商关系恶化。
有专家认为,未来酒企的增长主要看渠道的贡献,特别是名酒下沉后的新渠道贡献率,这存在着极大的变数,而且也很不稳定。
如果把酒企比作扎根的大树,那经销商就是帮助大树汲取阳光养分的绿叶,绿叶没有了,大树又岂能独活?唇齿相依,从这点上来看,
2024
年白酒的核心关键词,
依然
是以“去库存”为
核心
,同步维护渠道关系,在此基础上,再寻求“增长”。
2024,经销商何为?
回顾
2023
年的酒业,不难看到,年轻化、跨界联名、高增速这些向好的词汇仍占多数,而酒业的高库存、消费预期降低、价格倒挂虽然明显,但从辩证角度来看,正是结构性分化的阵痛体现。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总结
2023
年酒业发展趋势,提出了“市场份额集中化、品牌竞争白热化、价格竞争激烈化、产区发展规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