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清华产业
清华控股源自清华,以“科技+金融”双轮驱动,致力于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创新型企业孵化、投资、运营,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旗下产业涵盖多元化综合性科技实业孵化器、科技产业、创新服务、科技金融、创意产业、现代教育产业集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爱否科技  ·  2025 年 1 ... ·  昨天  
高校人才网V  ·  年薪高达50万 |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清华产业

【中国新闻周刊】同方股份:助力中国政务迈入“智慧时代”

清华产业  · 公众号  ·  · 2018-03-14 17:22

正文

政务系统的“协同管理和服务”已经从业务需求与技术服务的单向关系,转变为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社会力量共同对政务大数据的潜在价值及政务创新需求进行深度挖掘,通过“需求+技术+应用+服务”的深度融合,构筑新型政府智库,助力中国政务的改革和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就实施网络强国第36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强调:“要深刻认识互联网在国家管理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以推行电子政务、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等为抓手,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

国家新型城镇化大数据库系统原型展示

经过中国20年信息化发展,政务系统的“协同管理和服务”已在社会治理和民生服务中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互联网+政务”既推动了政务部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更保障了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充裕的公共产品和更加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但不容忽视的是,距离“用数据说话,用数据治国,用数据理政”的智慧型政府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清华控股成员企业同方股份副总裁周侠就在采访中提到:“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政府和企业在运用大数据方面的主动性有了,但实现起来还有一些困难,信息孤岛仍然存在,数据资源的共享、挖掘和价值转化的体系建设还不完善,想要实现用大数据赋能于政务改革和创新,一要‘政企学研’的深度融合和通力合作,二要在数据共享与挖掘中有效保障数据安全,使政府部门更敢于开放数据资源。”

融合创新打破“信息孤岛”

在政务改革的过程中,“信息孤岛”一直是政务大数据发展的痛点,不愿共享、不会共享、不敢共享是智慧型政府无法打通政务服务全链条的主要制约因素。而想要做到打破“信息孤岛”,除国家制度的推动和规范外,其核心是国家级信息共享交换平台体系的建设和信息系统的安全对接。

“在建设信息共享平台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技术壁垒问题,除此之外,还要面对多目标、多机构、多领域的问题,随着信息技术向广度、深度迭代的加快,解决这些问题仅靠政务部门及其信息中心的力量显然已行不通。”周侠表示,“以往政务部门与企业之间是一种业务需求提出方和解决方案提供方的单向关系,不可避免出现需求与市场脱节、技术服务与创新不可持续等漏洞。当今时代,改革与创新需要走产学研用相结合的道路,政务改革与创新更要探索出一种多方融合、多元并进的智慧政务发展模式。”周侠认为,这是一种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共同对政务大数据的潜在价值及政务创新需求进行深度挖掘的体现,通过“政企学研”深度融合实现“需求+技术+应用+服务”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没有政府的指导空谈科学研究毫无意义,没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参与,很多大数据模型和算法以及科研成果将无法得到持续、快速的创新迭代,而没有企业参与,政务大数据的产业化落地和市场化实施将变成空中楼阁,这几方缺一不可。

值得关注的是,早在2016年10月,这种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就已进行了尝试。由国家发改委、清华大学联合成立了“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其中同方股份作为技术产业化支撑单位,参与共建了 “国家新型城镇化大数据库” ,该数据库旨在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满足城市治理者宏观决策需求构筑有力、有效、通用的科学决策支撑体系。

周侠讲到:“国家新型城镇化大数据库项目的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数据,既包括传统的政府大数据,也包括新型的互联网大数据、社会大数据,例如:国家统计数据、腾讯数据、手机信令数据、三维地理数据,甚至细化到如候鸟迁徙数据等等,在项目规划中,我们充分考虑了不同种类数据的互补性和交互校验性,通过配套原型系统的建设,实现了不同数据资源的深度动态融合,构 建了能清晰反映城镇化发展跨行业、跨目标之间相关性、具有社会管理指导形态的大数据资源体系,有效缩小了我国城镇化管理的盲区,更准确地反映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现实情况。”

新型城镇化大数据库是以目标为导向,由政府、企业、高校三者相互融合,这对大数据技术及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综合治理问题具有跨行业、跨领域、跨地域、多目标联动等典型特征,仅依托狭义的大数据技术本身,只在数据层面下功夫还很难达到预期目标,同方提出的科学决策体系,是三方共建由大数据体系、智能知识体系、新型反馈体系构成的“三位一体”的科学决策体系。

通过“三位一体科学决策体系”的建设,新型城镇化大数据库解决了城市整体层面的多目标复杂问题,可以快速打破行业、领域间的信息壁垒,深入挖掘城市大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和潜在价值,实现了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推动了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城镇化大数据库自建立至今,通过国家部委自上而下的推动,现已与10余个地方发改委签约开展试点建设,帮助城市治理者在城市功能定位、资源与环境、人口与就业、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等多目标之间实现统筹兼顾和综合平衡。政府、企业、高校三方的深度融合也为赋能智慧政府提供了新的思路,三方共同创造数据价值,从而形成更好的智慧型城市大脑,为政务改革与创新“插上智慧翅膀”。

新型智库建设

让政务人员拥有“千手千眼”

近年来社会各企业利用自身资源正在快速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政务、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并形成良好的新型智库建设生态体系。同方股份旗下的中国知网,便是其中较有特点的企业。中国知网是高科技知识服务门户网站,主要从事大规模集成化数字出版、超大型中外知识资源数据库建设、海内外信息与知识服务,以及数字出版与知识管理技术研发。

日前,在中国知网与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在贵州召开的 “政产学研大数据融合应用(贵阳)研讨会” 上,来自全国各界专家、学者、企业家们以政务数据、经济数据、人才数据、科研数据、社会数据的整合应用为基本课题,充分研讨了如何科学、扎实、高效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及其大数据融合应用。

应用示例——法官上传某抢劫案裁判文书,智慧办案系统即刻生成分析结果

“10多年来,中国知网致力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挖掘工作,一直在不断探索揭示数据关联的模式和方法,试图给用户一个具有决策支持功能的大数据知识服务产品和网络设施。”同方股份高级副总裁、同方知网董事长王明亮表示,利用这些知识服务型数据,可以构建各种经济社会发展模型,并通过少量可控参数的调整,生成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具体规划。利用这种大数据分析方法,同方股份在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为政务改革提供协同创新平台等方面做了很多有益尝试 。

“我们通过智库建设为政府领导,尤其是基层工作人员提供了‘千手千眼’,帮助政务部门在做每个决策时都拥有科学完善的数据、理论和案例体系支持。”同方知网法律事业部总经理周萌枝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同方知网最新推出的CNKI智慧办案系统实际就是针对司法领域,建立在贴近法官与检察官等法律工作者明晰法律知识、加深法律适用、交流业务经验、实现量刑规范指导等的实际办案需求基础上应运而生的。这个系统利用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前沿技术,节省了办案人员的时间和精力,让他们将人脑的智慧更多投入到机器无法替代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更好地做到规范司法行为。“

CNKI智慧办案系统正是利用了中国知网全面而精准的法律知识大数据与权威而专业的法律事实大数据,融合了数据积累、算法创新、业务场景感知、经验法则的综合应用,着力解决同案同判、量刑规范化的司法问题,是将知识大数据应用于司法核心业务的智能办案系统。周萌枝详细谈道:“CNKI智慧办案系统首先做到了基于人工智能的类案分析。依据案例裁判模型,模拟司法推理过程,应用深度神经网络算法对海量裁判文书进行精准的语义分析与知识抽取,通过机器深度学习算法实现量刑规范化与大数据智能检索相融合,快速精准获取相似案例。其次,智慧办案系统还做到了以‘权威知识为中心’的量刑指导。这个系统底层有个法律知识库,包含法律文献、法规,以及大样本的各种相似案例。通过自动提取裁判要点、提供量刑建议,在促进类案同判和量刑规范化的同时,更针对案件裁判要点推送权威案例、前沿法学理论和法律法规等全面的办案参考信息,在减负的同时,提升办案人员的工作质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