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广州电鸡又被“盯上”了!
不少朋友国庆来广州旅游,直言电鸡乱象多,走在路上都心惊胆颤...
emem...字不多,但情绪很大。
但好消息是,广州对电鸡整治要加码了:既通过多举措严抓管理,还在上牌环节上强度。
广州整治电鸡的决心一直在,不从源头上控制,
整治
起来很有难度。
在整治关键点上,广州开始抓到
上牌环节
了。
最近,有粉丝预约电动自行车上牌,一个月被拒了4次,审核周期长达一周以上。
不仅是上牌,接下来出台新国标,电鸡上牌是越来越严格了...
粉丝表示,原来审核3-5天就会有结果,现在基本都要一周时间以上。
被拒的理由每次都不一样,对于电动车的高度、车速、鞍座长度、电池等方面,都有可能被拒绝。
后台收到不少粉丝主留言,确实存在上牌难的情况。
有网友也表示:原装自带护杠审核不通过,坐垫也要拆掉,审核几次都过不了。
“有的是车辆的问题,有的是商家发票的问题,不通过的情形很多,没有大半个月车牌下不来。
”
楼市君采访超10位电鸡车主,审核不通过的有三大类:
1、车辆硬件不合规,上牌审核需拆除或恢复原状。
比如说
车重
,整车质量(含电池)超过了
55公斤
,超出审核标准。
车速
最高时速要小于等于
25千米每小时
,而且必须具备
脚踏
骑行能力。
电池
也有严格规定,蓄电池标称电压要小于或等于
48伏
。
这么看来,不少在路上“飞车”的电鸡,都有不同程度的违规情况。
2、资料审核不通过,个人和商家需提供正确材料。
上牌办理材料包含车辆所有人
身份证
、
销售发票
(需与身份证明姓名一致)、电动自行车
产品合格证明
。
有粉丝透露,上传产品合格证这一步比较困难,拍摄的图片模糊大概率不予通过。
3、电动自行车存在改装行为的,一律退办。
有粉丝透露,现场上牌时还会重点对电动自行车进行
实车查验
,对改装车架、避震、座椅等问题严查。
不过也有对策,比如下图这位网友一顿拆拆拆...
目前,广州电动自行车上牌途径共有三种。
第一种是
警邮网点登记上牌
,车主在“广州交警”小程序自行预约上牌的登记模式。
第二种是已购置的存量电动自行车,采取
预约制度
,有序上牌。
第三种则是
销售门店带牌销售
的登记模式,可直接购买已登记安装号牌的电动自行车。
从采访的电鸡车主来看,有超70%的车主选择带牌销售。
但费用标准却多种多样,多数上牌费用
50-200元
,高的也有
500元
。
对于车主而言,带牌销售省去了上牌的繁琐,更为经济划算。
无论是上牌周期变长,还是审核越来越严,都能说明电鸡管理力度在加强。
其中根本原因在于,
广州电鸡数量实在太多。
从2021年11月,广州宣布允许电动自行车上牌起,不到一年上牌量突破
200万辆
。
2023年7月突破
360万辆
,增长势头越来越猛。
截止至2024年7月,广州已上牌的电动自行车保有量
超600万辆
。
(数据来源:广州交警)
算起来,
差不多每3个广州常住人口,就拥有一辆电鸡。
越来越多人享受“电鸡”带来的便利,但也伴随更多的交通安全问题。
据广州主要医疗机构的最新数据显示,
电鸡带来的交通意外伤,普遍占到各大医院创伤骨科患者数的60%-80%。
除此以外,带来城市管理的困难,严控电鸡数量将是长期的难题。
因此,
据传再有新的标准,将在11月1日正式实施。
新标准涉及到的电动自行车
充电
、
电池安全
等问题,全行业所有电动自行车旧CCC证书将停证,未来无法上牌。
对不符合新标准的电动自行车,不予以登记上牌,管控力度和决心可见非同一般。
事实上,今年广州对电鸡管控,已加速在
立法管理
阶段。
近日,表决通过了《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
这也是广州第一次对电动自行车做出详细的规定和处罚标准。
除此之外,广州在各个重点管制区域,实行“人车分流”,多个小区全面禁止电动自行车进入。
比如说白云三元里、江夏、萧岗等多村先后发布电动车整治公告,禁止电鸡进入
。
广钢新城、金沙洲、海珠区等大型社区响应,一律停放在小区外专门规划的停车位,做到安全停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