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马后炮化工
马后炮化工论坛(bbs.mahoupao.net)是一家专注于化工行业技术交流和信息共享的互动新媒体,是目前国内在化工设计以及工艺流程模拟计算领域最专业最具人气的交流网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马后炮化工

2025只剩8年!焦虑不已的中小制造企业该何去何从?

马后炮化工  · 公众号  ·  · 2017-06-28 20:01

正文



2015年,工信部出台《中国制造2025》规划,由于缺少经验、资金和人才,与大企业差距巨大的中小企业依然像无头苍蝇,慌不择路……


中国制造2025计划现状 不及预期


1

中国制造焦虑不已!2025只剩8年!


举个例子,就装备制造领域来说,它涉及较多方面,由于该领域的产品较为复杂,总体是被大企业所把持的,中小企业可能只是围绕某一部件或专项技术参与。所以,整个装备制造领域的发展差距还是非常大的。大到什么程度呢?某些市场占有量不错的中小企业,当前可能仍处于使用二维来进行设计的阶段。


其实对于国务院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通俗理解是,到2025年,国家希望一些标杆企业能够在设计、制造等环节实现从自动化向智能化转变,能和国际领先水平对话。但是中小企业要实现国家的智能化发展,到2025年是远远不够的,中小企业甚至对自身定位都没有完全清楚,这是让中小企业焦虑不已的一大原因。


2

智能工厂?智能产线?自动化产线!


其实有人问笔者,目前我国制造企业都已实现自动化了吗?笔者的回答是没有,只是当下我们说的像机器人等,实际上只是做到了生产线的自动化状态,还没到智能化。


现在很多搞IT的人都想去成都参观西门子的智能工厂。但事实上,现在的“智能工厂”只是做到产线的智能化,处于智能产线向智能工厂转化的过程。因为要做到智能工厂的程度,就要实现所有的车间和信息完全打通,并且依据输入的信息做到产品的自动调整、信息的实时反馈、逻辑化生产等。但据我了解,目前中小企业大部分都无法做到“智能产线”,甚至“自动化产线”都没做到。


3

资金为王!没有钱如何走向智能制造?


制造企业要想实现智能制造,首先要实现设备的自动化,人员培训、周围环境改善、生产节拍调整等,同样需要大量资金。对于转型中的企业来讲,自身营收本来就是个问题。


中小企业的焦虑:究竟怎么做?


1

不是没有标杆!而是中小企业无法企及!


国家实现智能化发展需要很长时间,所以国家的策略还是希望通过标杆企业去带动其他企业的发展。


比如军工领域,一直在考虑如何把供应链打通,如何建立相应的标准,让一些先进的技术可以应用到装备制造领域,缩短在高端制造领域、生产管控模式等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让一些标杆企业可以与发达国家实现平等对话。


对于中小企业,很难以按照大型标杆企业的方式进行智能制造的改造,而且也很难完全参照探索出来的标准进行改造,很多企业要通过调研识别哪个环节是实施瓶颈,该如何改造。


成本更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中小企业无法像大企业一样进行大批量的人才与设备的更换,所以大部分需要慎重权衡。比如设备方面,如果企业经过权衡能在未来的七、八个月或一年之内,可以将换设备的费用收回,就可以去换设备;但如果不能,企业只能对自己现有的设备进行一些改造,将非数控的设备附加一些相关信息进行识别与驱动,或者添加一些配件实现自动化的目的。

所以这个过程会很漫长,不能像大企业一次性地重建,这种投入大多数中小企业是承受不了的。


2016年4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计划到2025年总结提升2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发现和培育600家有潜力成长为单项冠军的企业。

方案称,到2025年,总结提升2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企业可申请成为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或单项冠军培育示范企业。这两类企业在申报国家有关技术改造、工业强基工程、重大专项、节能减排等资金支持的项目时,将得到优先支持。


其实国家的布局依然遵循“先让大企业先做好智能化改造,再让小企业学习”的方式,所以才有了智能制造的示范企业出现,但智能化改造的周期太过漫长,中小企业很难熬到大企业建立成功范例,不及时转型未来依旧要淘汰。


所以着眼于均衡发展,关注“大而全”,也应该更专注于“小而美”企业。大企业攻坚大的技术难题,而小的一些配套技术难题交给中小企业,实现大中小企业同步发展,完善产业布局,形成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良性合作关系。


3

制造人才稀缺,培养缺少完善规划


由于我国的制造企业发展差距较大,一些大型制造企业往往会有上千人的专业研发队伍,各方面也相对成熟,除非是重要产品的研发,一般细微的调整完全可以自己解决。但一些中小企业由于信息化系统不成熟、产品单一,往往承担不起庞大的科研费用。


由于缺少同步的人才培养计划,现在即使在大企业,也会出现用工荒,这也直接导致用工贵的难题。


其实,对于千千万万中小企业来说,应妥善应对经济转型期的下行压力,冷静沉淀之后抓住机遇实现二次创业,结合现有的发展环境和自身条件,实现更多的内部变革和转型升级,从而创造更多新的发展空间,走上新的增长之路。

素材来源:橙色云工业设计

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留言,谢谢

展会&广告咨询:021-80392998转2#

项目&技术咨询:021-80392998转1#

培训咨询:021-80392998转0#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马后炮化工论坛

点击“写留言”↓↓,写您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