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江昭和
读大学之前,知道的侦探悬疑作家除了闻名遐迩的柯南道尔、大多知其作品却不知其人的青山刚昌,此外就是中国不见得经典但是在此领域难出其右的蔡骏。
后来更知道了江户川乱步、西区柯克,艾伦坡,东野圭吾,以及颇受金庸、亦舒等作家推崇的英国女侦探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
在侦探小说领域,蜚声文坛的女性作家似乎远远少于男性作家,或许是因为这种小说类型所要求的缜密严谨的逻辑思维,对于女性来说,属于软肋。
然而,正是在这样看似薄弱的环节,阿加莎克里斯蒂依然脱颖而出,并且在侦探小说界赢得有口皆碑的一席之地,让许多男性作家都难以望其项背。
侦探迷们充满亲切地称呼她为阿婆,想来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因为她已然驾鹤西去,一想到这个出生于十九世纪的女人,脑海就浮现起她那智慧深邃,饱经沧桑,看穿一切的目光;第二是对她「见多识广」的由衷赞叹,第三,也是出于对她的作品极其热爱的缘故。
就像亦舒迷们亲密地称呼他们的文学偶像为师太,是一样的道理。
这样聪明智慧的两位女性,不仅聪明得又自知之明,而且聪明得让世人皆知,所以得到这样的昵称,也是名副其实。
亦舒如今依然健在,而且对写作一往情深,作品超过三百部,创作欲望始终丰盛,乐此不疲,而当年的阿婆,著作之丰令人赞叹,——80部侦探小说和短篇故事集,19部剧本,以及6部以玛丽•维斯特麦考特的笔名出版的小说,著作等身堪比莎士比亚。
时至今日,阿婆的小说一共读了四本——《尼罗河上的惨案》、《东方快车谋杀案》、《悬崖山庄奇案》,以及《ABC谋杀案》。
在这四部小说当中,阿加莎克里斯蒂延续了侦探小说的一贯传统——主角不仅仅是抽丝剥茧,揭开层层迷雾的侦探本人,还有时而插科打诨,时而从中作梗,时而却灵机一动,或者无心插柳,玩笑之语却出人意料给大侦探指点迷津的「伙伴」,当然,两个不同性情的人在一起也能够制造出更多的戏剧冲突,擦出许多让人会心一笑,啼笑皆非的火花,而且人物形象也因为各自的衬托显得愈加真实丰满,像是唱双簧,或者东北二人转,使得情节演变显得更加摇曳多姿。
我想这是侦探小说里之所以通常会有一对「并肩作战」的伙伴的原因——像福尔摩斯与华生,江户川柯南和毛利小五郎,还有阿婆小说里,那位注重作案动机的,志得意满,不介意自我标榜,仿佛孔雀般孤傲自许的,留着高调张扬的两撇小胡须的比利时侦探波洛,和他那个时而优柔寡断,性情谨慎温和,时而一句看似「边角料」的话却令他电光一闪,仿佛醍醐灌顶的朋友黑斯廷斯。
虽然黑斯廷斯不见得多么聪明自信,但是在小说当中,如果没有他的存在,案情的水落石出可能还要走更长更曲折的一段路。
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是智慧超群,神通广大的英雄,每个人都会因为经历见识和思维习惯的缘故有陷在自己的思维沼泽,原地打转,寻找不到突破口的时分,所以一个与之性格不同的「他者」的存在,往往会构成柳暗花明的转机出现的必要因素。
所以,归根结底,这种安排不过是想证明,没有所谓的料事如神,不过是一步步拨开云雾见青天地探寻,这也让小说本身具有更加引人入胜的真实美感,提供更加酣畅淋漓的猎奇体验。
《东方快车谋杀案》与《尼罗河上的惨案》是阿婆作品经
典中的经典,以其营造的类似雪山快车,还有大海中的轮船等不可思议的案发现场,扑朔迷离的案情走向,人人「各怀鬼胎」,都不能彻底排除在外的复杂情节设计,最终答疑解惑,揭开真相时候恍若神助,但是细细回想,自然有其蕴藏的缜密逻辑,和合情合理的人性斗争的安排,让人跌足感叹。
阿加莎克里斯蒂是营建悬疑气氛,散播遮天蔽日的罗网的高手,整个人不由自主地就会深陷在她营造的时代氛围,环境现场里面。
虽然《东方快车谋杀案》的结局太过出人意表,令人感到有几分牵强刻意,而且结局车上十几位凶手都获得原谅,因为死者本身罪不可恕的安排终究让人感到有些失重,但是这种英国式的幽默,以及令人猝不及防的「峰回路转」,在她的作品里并非独一无二。
比如《悬崖山庄奇案》里,「贼喊捉贼」的尼克小姐,每个人都难免对她的遭遇心怀同情,然而随着情节走向,原来她才是黄雀在后的幕后黑手;还比如《ABC谋杀案》里,几乎所有人都认定了那个其貌不扬,精神萎靡的丝袜推销员就是制造出连环杀人案的凶手的时候,而且所有的证据也确实对他的嫌疑犯身份构成了强有力的指控,但是敏感多思,智慧脱俗的波洛还是看出了潜藏的矛盾并且终究将那个姿态端庄,仪表堂堂的罪魁祸首指认出来,还无辜的人清白——这一结局,也鲜明地体现了波洛看似狷介自恋的性情背后,难掩的善良品质。
读完之后不难发现一个贯穿始终的共同主题——「金钱腐蚀人性」,在金钱利益的熏陶里,姐妹相残,闺蜜反目,兄弟成仇的戏码层出不穷,令人唏嘘感叹。
《尼罗河上的惨案》、《悬崖山庄奇案》和《ABC谋杀案》在这一点上获得了空前的一致性——也可以说是阿加莎克里斯蒂喜欢玩味掂量的套路——外人面前情深意重的姐妹,兄弟,或者闺蜜,为了一份数量可观的遗产而生出嫌隙,当然往往只是一方心怀鬼胎,并非互相伤害,最终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东方快车谋杀案》虽然没有因为金钱而让本来应该
美好的感情变质腐烂的情节设定,但是那个死于十几道匕首刺击之下的男人,当初正是因为残酷无道的绑架勒索,并且撕票的恶行才一步步走向后来惨死的结局。
所以兜兜转转,还是金钱在作祟,就像亦舒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