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父母志
这里是家庭教育与自我提升的补给站,美好家庭的打造地,爸爸妈妈学习、思考、放松的后花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甘肃省教育厅  ·  你好,新学期 | 我们开学啦! ·  7 小时前  
霸州消费广场红  ·  设立霸州市综合高中的批复 ·  17 小时前  
黑龙江省教育厅  ·  新增!我省设立一所职业学校——哈尔滨商贸职业学院 ·  3 天前  
江苏教育发布  ·  解码《纲要》⑨ | ... ·  3 天前  
江苏教育发布  ·  解码《纲要》⑨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父母志

“房间整洁”与“房间凌乱”的孩子,20年后,过的是两种人生

父母志  · 公众号  · 教育  · 2024-10-07 07: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探讨了家庭环境对孩子学习和成长的影响,指出父母应给予孩子积极的教育和引导,特别是在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文章强调家庭环境的整洁与否直接影响孩子的专注力、自律能力和未来成长。作者通过分享家庭故事、心理学理论和实际案例,说明了混乱的家庭环境会侵蚀孩子的专注力和自律能力,而整洁的家庭环境则能培养孩子的自豪、自信和自律。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家庭环境不仅浸染孩子的生活习惯,更潜藏着孩子未来的模样。父母需重视家庭环境的建设,为孩子创造一个整洁、有序的学习和生活空间。

关键观点2: 凌乱家庭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凌乱的家庭环境会侵蚀孩子的专注力和自律能力。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可能变得懒散、缺乏进取心,难以建立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观点3: 整洁家庭对孩子的积极影响

整洁的家庭环境能给孩子带来积极的能量,培养孩子的自豪、自信和自律。父母应积极勤劳,让家里井然有序,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也会自然井井有条。


正文

为什么孩子写作业不认识?

为什么明明会的就是爱磨蹭?

为什么一些作业就鸡飞狗跳?

如何让孩子自己写作业?


10月8日9:00,点击 预约 直播间

家庭教育专家金琰老师给家长们支招

▽▽▽



作者 | 春和


俞敏洪说:

如果把家庭比作一台复印机,孩子是复印件,那父母就是原件。

复印件若出了问题,就要从原件身上找根源!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改变孩子的人生。

如果孩子专注力差、拖拉磨蹭、不自律,你就该反思是不是自己哪里做得不足。

干净整洁的家庭,能给孩子带来积极的能量;凌乱不堪的房间,则会带给孩子消极的影响。

家庭环境,不仅浸染着孩子生活习惯,也潜藏着孩子20年后的模样。

凌乱的家庭,侵蚀孩子的专注力

前几天,小区群里一位妈妈求助。

孩子上二年级,语文书不见了,想借本书写完作业。

想着豆包写完了作业,刚好要出门,就商量给她送过去。

出电梯就看到她家开着门,妈妈怒气冲冲训孩子:“你怎么这么笨,连本书都守不住。”

孩子低着头,吸着鼻涕,一脸委屈。

妈妈继续唠叨,说孩子专注力差,每天那个书本摊着,脑子不知道飞哪里去了,一会抠脚一会喝水,写作业就会磨洋工。

孩子忍不住顶嘴:“我昨天还看到语文书在沙发上,肯定是你拿走了,你每次都把家里弄得乱糟糟。”

听着孩子的话,我瞟了眼客厅。

门口鞋东一只西一只、地板上扔着吃剩的饼干袋、桌上堆着大大小小的纸盒、沙发扶手上的脏衣服像座小山……

不得不说,孩子的坏习惯,都是家庭环境养出来的。

凌乱的家庭环境,严重侵蚀孩子的专注力,绝非夸大其词。

心理学家鲍迈斯特,提出过一个著名理论:自我损耗。

它说的是,一个人做一件事情时,如果要一直对抗诱惑,就会感到某种心理层面的“损耗”。

这种损害,最终可能让人徒劳无功。

孩子6岁前注意力稳定性很差,很容易被外界的事物诱惑。

如果一个家里,乱七八糟地放着零食、玩具、饮料、衣服,很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那么孩子在学习、写作业过程中,就要不断和凌乱环境的诱惑对抗,产生心理损耗。

最终,孩子无法专心写作业、学习,又怎么可能拥有专注力?


正如香港心理医生Esslin Terrighena所说:

“混乱会使人们感到沮丧、不知所措,从而增加挫败感,消减人的专注力。”

长期生活在凌乱的环境里,会一点点侵蚀孩子的专注力。

让孩子越发懒散、缺乏进取心,很难建立起好的学习习惯:

不能专注学习,作业拖拉,学习敷衍;
做事难坚持,一会做这个,一会做那个;
作息凌乱,沉迷游戏,经常熬夜……

凌乱的家庭,破坏孩子的自律能力

看过整理师韩艺恩的一个采访。

她从业10年、走访过中国2000多个家庭,提出过一个发人深省的观点:

一个孩子是否积极自律,去看看他家的房间就知道了。

以前我一位同事,总跟我们抱怨,儿子懒得很,完全没有自律性,就爱玩游戏。

有意思的是,同事干活也是差强人意,多次被领导批评。

早该完成的工作进度,在他手里都是一拖再拖,最后只能潦草收尾。

后来有一次我们去他家做客,大家都惊呆了。

到处丢着脏衣服、吃剩的泡面放桌上发了霉,电视柜上灰落得能摸出印子来。

他儿子的书桌,文具乱七八糟摊了一桌,掉在地上的作业本还印着脚印!

家庭环境、父母都是一团糟,孩子又怎么可能学会自控、自律?

心理学理有个破窗效应,说的是:

如果一座房子出现了一扇破窗户,就会有人不断模仿,打破更多的窗户。

就比如:父母吃完东西,包装袋随手一扔,没事就躺沙发上刷手机。

那么,孩子就会有样学样,作业书本随地乱扔,没事就盯着电视,或者玩游戏。

一个孩子习惯了游戏、电视带来的低级快乐后,对待学习就会来越散漫敷衍。

再想养成自律的习惯,就难上加难了。

长期生活在凌乱的环境里,真的会一点点透支孩子自律能力!

反之,家里井井有条,父母自律积极的,会让孩子更愿意保持自律,在学习上也更容易养成好习惯,充满上进心。


我们老家,最早考上北大硕士的那家就有一个这样的妈妈。

她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大字不识几个。

但是她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条,非常整洁舒服。

相应的,两个孩子从小上学就是穿得整整齐齐,学习上有条有理,每天回家自己就写作业。

后来,儿子上了北大,女儿读了川大。

这就是,原生家庭的日常里,藏着孩子20年后的模样。

因为, 孩子的自律不是天生的,需要父母给予正面的教育和引导。

懒散的父母,养不出自律的孩子。

整洁的家庭,孩子都更积极自律。

房间整洁的家庭,孩子未来更有出息

哈佛商学院,曾有一项调查显示:

一所学校中课桌收拾齐整的孩子,往往都是那些成绩优异乐观开朗的孩子。

看过一个新闻,北大学霸晒出宿舍照片,引来上百万网友关注。

你能想象这是一群理工男的宿舍吗?

桌面干净整洁,除了学习和生活的必需品外,没有多余的杂物。

学习的书籍和生活用品分类整理,互不干扰。

这和我一个当了多年班主任朋友说的一模一样!

她说,她当班主任去最爱观察孩子的课桌和书本,结果发现:

那些课桌整齐,书包收拾得干干净的孩子,成绩一般都不差。

而那些把书包塞得乱七八糟的孩子,少有优秀的。

按他的理论就是: 抽屉整齐,脑子清爽。

凌乱的环境,带是一种充满凌乱感的环境暗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